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龙眠愚者等,出家后改名弘智,号无可、药地等,安徽桐城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诗文著于当时,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方以智一生跌宕流离,才情超 ,工诗画,善书篆,乃至天文历算、音韵医学无所不窥。著述宏富,虽身处忧患流离之中,仍著述不辍,生平著述达百余种。 本书搜罗丰赡,考订翔实,辨析中允,信以传信,疑以阙疑。在年谱正文之外,还广泛辑佚方以智的诗文、书画作品,及相关传记资料等,是研究方以智及其学术思想的 参考书籍。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江南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桐城派是清代以下 重要的古文流派,影响巨大,方苞与姚鼐、刘大櫆并称,是桐城派 重要的作家。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古文“义法”,追求道文并重。文风简严精实,古文写得雅洁自然,富有感染力。方苞的成就不 于古文创作,其作为官员、学者、选家,事迹亦多,只是为文学声名所掩盖,受到关注相对有限。现在这部《方苞年谱》,即力求通过充分的文献调查与考证,全方位、多面向地呈现方苞立体的历史形象,为读者了解方苞生平、所处时代、桐城源流提供一份扎实可读的材料。
宋祁(998-1061),字子京,小字选郎。北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官至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有《新唐书》列传、《景文集》等著作存世。《宋祁年谱长编》采用编年的方式以理清宋祁生平事迹为目标,展现其读书、从政、交游、文学创作等活动。本书按年编撰,列出宋祁一生事迹,并略作考证,其相关材料附后,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正文、附录。(一)前言部概述宋祁的生平、交游,评议宋祁其人、其诗、其文及文学思想。(二)正文“谱前”部分考察宋祁的字号、谥、籍贯及世系。“谱文”部分设时事、事迹、二栏,全面细致地考订宋祁行实、交游、文学创作等活动并 限度地汇集资料。“时事”栏。记当年政局变化及 外大事。“事迹”栏考证宋祁生平、仕宦、著述及交游等,诗文、史料依据附后。 (三)附录选录宋祁传记相关资料。
孙衣言(1815—1894),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披,斋名逊学,浙江瑞安人。清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官至太仆寺卿,寻以疾乞归。生平努力搜辑乡邦文献,刻《永嘉丛书》,筑玉海楼以藏书。著有《瓯海轶闻》《永嘉古文词略》《永嘉内外集》《逊学斋诗文钞》等。子孙诒让,购书益富。后其藏书大部分归于浙江大学图书馆。玉海楼至今保存完好,现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郭沫若书“玉海楼”匾及楹联。本书以丰富的材料对《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进行增补,将为研究孙氏父子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从年谱中还可以了解到晚清振兴永嘉学派的基本过程和温州的优良文化传统,对促进温州学的创建也将大有裨益。
本书为聊城东郡傅氏家族家谱整理研究著作,所依版本为清道光癸卯年嘉荫亭藏版《傅氏族谱》,包含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傅氏家族谱系图表,历代 入仕人物所得敕封、墓志铭等;后半部分为作者对傅氏家谱人物的整理研究部分,包括对傅氏家族人员科举中式情况、傅氏家族 人物的研究(如: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民国时期 史学家傅斯年等)。本书不仅再现了道光癸卯本《傅氏族谱》的原貌,还以笺注形式丰富了傅氏家族主要入仕人物的形象,为聊城傅氏家族研究提供了 全面的基础资料。
宋祁(998-1061),字子京,小字选郎。北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官至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有《新唐书》列传、《景文集》等著作存世。《宋祁年谱长编》采用编年的方式以理清宋祁生平事迹为目标,展现其读书、从政、交游、文学创作等活动。本书按年编撰,列出宋祁一生事迹,并略作考证,其相关材料附后,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正文、附录。(一)前言部概述宋祁的生平、交游,评议宋祁其人、其诗、其文及文学思想。(二)正文“谱前”部分考察宋祁的字号、谥、籍贯及世系。“谱文”部分设时事、事迹、二栏,全面细致地考订宋祁行实、交游、文学创作等活动并 限度地汇集资料。“时事”栏。记当年政局变化及 外大事。“事迹”栏考证宋祁生平、仕宦、著述及交游等,诗文、史料依据附后。 (三)附录选录宋祁传记相关资料。
文廷式是我国近代 爱国诗人、词家、学者,积 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书通过对文廷式一生之行旅做出了翔实可信的描述,展示了文廷式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为晚清历史、文学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孙衣言(1815—1894),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披,斋名逊学,浙江瑞安人。清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官至太仆寺卿,寻以疾乞归。生平努力搜辑乡邦文献,刻《永嘉丛书》,筑玉海楼以藏书。著有《瓯海轶闻》《永嘉古文词略》《永嘉内外集》《逊学斋诗文钞》等。子孙诒让,购书益富。后其藏书大部分归于浙江大学图书馆。玉海楼至今保存完好,现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郭沫若书“玉海楼”匾及楹联。本书以丰富的材料对《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进行增补,将为研究孙氏父子提供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从年谱中还可以了解到晚清振兴永嘉学派的基本过程和温州的优良文化传统,对促进温州学的创建也将大有裨益。
本书为“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之一种。殷夫(1910 -1931),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 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别了,哥哥》《血字》《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同时,他还在《列宁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本书以谱牒学为学术方法,详细记载了殷夫生平之事。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龙眠愚者等,出家后改名弘智,号无可、药地等,安徽桐城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诗文著于当时,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方以智一生跌宕流离,才情超 ,工诗画,善书篆,乃至天文历算、音韵医学无所不窥。著述宏富,虽身处忧患流离之中,仍著述不辍,生平著述达百余种。 本书搜罗丰赡,考订翔实,辨析中允,信以传信,疑以阙疑。在年谱正文之外,还广泛辑佚方以智的诗文、书画作品,及相关传记资料等,是研究方以智及其学术思想的 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