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心素如简,优雅一生》讲述了杨绛(1911—2016)先生一生穿越百年时光,历经坎坷风雨,向世界昭示着优雅和坚韧。杨绛的一生,有过很多个角色。她是爱人心中完美的妻子、朋友,但她亦是优秀的自己,与
为扬仁恺写画传,这是我从来不敢奢望的事。2003年10月间,文物出版社社长突然将这件任务落实到的我的肩上。一种兴奋激荡着我的胸怀。因为正值先生九十大寿之年,又是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之际。出版这本书,对我来说能干点具体的工作是一种光荣。但又备觉压力,心中无底。因为写作时间很短,况且我又是一个舞文弄墨的门外汉,对此一窍不通。日常又惰于学习,文笔低拙,为这样一位外知名的人物写书,简直是胆大妄为。 杨仁恺的书画作品中透出一股文人学者的书卷气、画风质朴,诗画交融,不尚奇,不求怪,竣整而含古韵,挺拔而俊媚,疏密有度,刚柔相济。融诸家之长,雅俗共赏。这不仅来源于他的天资与功力,更重要的是半个多世纪的鉴定生涯对他的熏陶。
本书记述了著名红军将领曾士峩的光荣一生,分为少年壮志、热血青春、参加武装起义、进军井冈山、为大众之生息而战斗等11章,史料丰富,语言鲜活,全面反映了其成长经历、革命生涯、历史贡献。曾士峩,1904年
她幼年丧母,少年拒婚,青年离异,英年陨落…… 她漂泊在哈尔滨、青岛、上海、东京、武汉、西安、重庆、香港…… 她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她的生命很短暂,只有三十一年;她的创作时问更短暂,只有十年…… 她像夜空的流星,迅忽划过却光彩绚烂…… 她为时代撰写了一部《生死场》,她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呼兰》…… 她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田中禾年谱》由徐洪军著
本书以《漱玉集》《金石录后序》为第一手材料,兼及文人笔记、地方志等,又广泛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尽可能重建李清照经历两宋变迁、家国动荡的一生。本书严谨而不失趣味,再现了李清照人生里的悲欢离合。作者将李清照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昌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兼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湖北通志馆筹备处主任、《湖北通志》总纂。书稿借助第一手资料
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不羁之心。李清照,生在群星璀璨的大宋,活在乱世纷繁的大宋。少时,她受到苏轼、黄庭坚、曹希蕴、魏玩等文学榜样的激励。之后,她与丈夫赵明诚收藏和研究金石,随后又经历战乱、逃亡和藏品的遗失
本书讲述90位深圳创业者的事迹。
《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作者丁曦林以深邃的历史视角,从*国百余年油画史的纷繁人物中,挖掘出一个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闵希文等大师私交频繁、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又有创新突破的“隐者”陈
《老子画传》描绘了老子一生的历程,无论是总角小儿,或是弱冠青年,还是花甲老人……形象都栩栩如生。为了呈现老子悟“道”过程中亦真亦幻、难以言说的文化风韵,郭德福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当代艺术的绘画语汇,让绘图更具艺术感染力。 尤为可贵的是,该书文、图作者合一。在撰写文稿时,郭德福吸收了《史记》特有的历史与逻辑结合、艺术与真实融合的笔法,全文生动易懂又不失韵味。文中用很大的篇幅描写老子的生活与交游,看似平淡,却微言大义,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士豪教授是世纪同龄人,今年是他llo周年诞辰。他开创了我国的内分泌事业,他提出了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名称——肾性骨营养不良,他又于1958年创建了我国个内分泌学专科——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他在内分泌领域的杰出成就让国际医学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他在骨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长期为国际同行所引用,他在垂体和性腺方面的开创性动物研究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在营养代谢的研究和治疗方面被后世奉为先驱,他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法进行激素测定,他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是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经典权威著作……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第二屑协和论坛缅怀刘士豪教授学术上的丰功伟绩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台盟中央宣传部编著的《林正亨画传(纪念革命烈士林正亨诞辰100周年)》客观的角度,生动的笔触,鲜活的故事,记述了革命烈士林正亨的一生。体现了台湾地区人民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