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院士访谈录:张锦秋》通过对张锦秋院士的近距离采访,以互动的方式,全面回顾了院士的成长经历、工作实践以及思想历程。以第一人称为主的方式娓娓道来,在具有高度可信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对具体项目的分析和思想渊源的剖析,还原了历史真实,是为重要的建筑史料,也是难得的励志读本。
近现代以来,梁思成、杨廷宝、童等一代代建筑师筚路蓝缕,用他们的智慧和实践,亲历并促进了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启动、发展、转型和创新,对中国建筑设计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建筑理论思潮纷纷引入我国,建筑理论、建筑文化 发展,建筑设计界呈现“百花齐放”的盛景,孕育了一批 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为纪念这些 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记录不同历史时代建筑设计的思潮,我社将20世纪90年代杨永生主编的“建筑文库”丛书进行重新校勘和设计,并命名为“建筑大家谈”丛书。丛书首批选择了梁思成、杨廷宝、童Q、张开济、张D、罗小未等建筑大家的经典著作:《拙匠随笔》《杨廷宝谈建筑》《 的论述》《现代建筑奠基人》《建筑师的修养》《建筑一家言》。所选图书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深入浅出,兼具思想性、学术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等编的《嫁接建筑--建筑中的旧与新》的主题是嫁接建筑。动词嫁接被定义为“连接或联合”或“依附或植入”。在建筑学的背景下,嫁接一幢建筑有四种方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新老结构并置;修改旧的形式; 是增加新结构,只需要稍微参考原有结构。本书列举了16个项目,可大致分为这四类,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对原有建筑的回应方法,这激发了人们用新的方式探索和利用旧建筑的欲望。在本书中提出的嫁接建筑方法多种多样,这将有望激发旧建筑隐藏的潜力。
本书主要讲述北京建院的沃土是如何滋养大师成长的,当代人如何感悟大师精神从而薪火相传。有识之士曾说,在信念不振和乐观消逝的时代,人们需要从故事中汲取力量。故事可打动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故事可勾勒一个个场景,生动地还原历史,其中蕴含的智慧,远胜于一个个理性的解读。据此,“生平+评述+作品”成为“八大总出场”的三段式结构。本书还将用令人信服的事例,展现永不褪色的北京建院老一辈大师的学风与品格。高扬其精神,传承其思想,挖掘“八大总”精神的当代价值。
《梁思成/中国建筑名师丛书》作者林洙。 《梁思成/中国建筑名师丛书》内容提要:我国当代建筑学家。早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曾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清华大学硬件西主任,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名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会长。
中国有六百多座城市,如何突出重围,实现城市振兴?承载厚重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真的不能复制?避免“千城一面”“古城变死城”,该如何做?物质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与保护等,古城 新该如何抉择?《古城 新: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振兴》以山东省济南明府城、即墨古城、台儿庄古城、周村古城、青州古城等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以生动的故事讲述这些古城 新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分析古城 新的内涵实质、推动力量、空间主体的行为特征与互动机制,进而从空间政治的角度揭示古城 新的逻辑和实现路径。
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奖赛,共征集来自全国82所院校的师生作品1662件。从本次会议的主题“文化传承&学科融合”的视角来看这些参赛的作品,会发现本届参赛作品创作形式 加多样,数量和质量有了 大的提升,参与的院校及人员 加的普及。就作品本身而言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创新性、文化性和融合性无论从创作形式还是创作内容均体现出本次大赛的主题。 本书为此次研讨会的优秀作品集,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美术、建筑院校在美术基础教学上的教学成果,在促进各高等院校专业交流同时,必将推动我国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本书精选了作者与其中30位建筑师的对话。这30位都是当今 有影响力的建筑师,其中有建筑理论大家,有 的建筑事务所的 , 不乏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这些对话充分展示了这些建筑师的思想发展脉络, 有利于读者理解他们及他们的建筑、抓住他们思想的精髓。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建筑家安藤忠雄(珍藏版)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日]安藤忠雄著 出版时间 20200601 I S B N 9787521716573 定价 8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2 字 数 145 (千字) 页 数 读者范围 大众 内容简介 几十年来,安藤忠雄从默默无名的非科班出身建筑师,成为世界各大名校争相聘请、在世界各地留下
中国有六百多座城市,如何突出重围,实现城市振兴?承载厚重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真的不能复制?避免“千城一面”“古城变死城”,该如何做?物质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与保护等,古城 新该如何抉择?《古城 新: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振兴》以山东省济南明府城、即墨古城、台儿庄古城、周村古城、青州古城等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以生动的故事讲述这些古城 新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分析古城 新的内涵实质、推动力量、空间主体的行为特征与互动机制,进而从空间政治的角度揭示古城 新的逻辑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