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供幼童学习为人处世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范。篇幅极短,却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上佳读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编写,意为教育童蒙的文字。后来经过清代学者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小儿语续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撰写的两部蒙学著作。《小儿语》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续小儿语》刻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这两本书通行的版本有很多,本书采用的是清代陈宏谋编《五种遗规》本,该本有吕得胜的序、吕坤的跋,其后都附有陈宏谋的按语。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编撰的,但具体作者已经无从知晓了。它汇集了孔子、孟子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关言善行和民间流传的格言谚语,讲述的都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的基本道理。 《名贤集》全书3000字左右,上下两句对仗成文,也有些句子前后关联形成段落。该书是一本汇编型通俗读物,其版本流传较多,不同版本汇集的内容、文字稍有不同,但整体同多异少,主编张庆利在各种版本的基础上做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