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国情教学参考框架》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和外宣政策的要求,以党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思想为根本遵循,参考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国情教育优秀经验,不仅对中国的文化国情教育的教学版块、难度层级、教学目标等作出科学、系统的规范和说明,同时更对文化国情教育所涉及的语言观、文化观、教育教学原则等作出了教学指导。
贾雷德 M.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探究了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他分析了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开展了一系列自然实验,对比了不同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并提出自然资源分布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不同社会之所以终会走向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而非人种生物学上的差异。正是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导致各大陆动植物驯化和物种沿轴线传播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先步入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而有的仍停留在狩猎采集社会,终带来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我们为什么会为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决定辩护?答案就在于 认知失调 当我们同时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时,我们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 费斯汀格认为,针对信念冲突而产生的压力,我们已经形成了应对的心理机制。因此,我们或改变现有的态度,或调整信念的相对重要性,或接受不可靠的佐证来为自己的选择辩护。这样,我们就把已做的决定合理化,并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凭借《认知失调论》,费斯汀格成为20世纪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该书及其所提出的理论在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亨廷顿的1996年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影响十分深远,该书向世人提供了一种看待冷战后世界的新视角:在新的世界中,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而不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他认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冲突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的冲突:西方过于傲慢,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他们带给世界的 礼物 ;伊斯兰则顽固地认为,自己的文化正在被道德败坏的 他者 入侵。因此,双方将陷入对抗局面。 这部著作引发了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争鸣,但它的影响在于决定了2001年纽约和华盛顿遭受恐怖袭击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向。
库恩写于1962年的这部著作,不仅被认为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经典之作,而且一直被视作20世纪伟大的著作之一。 库恩帮助每个人改变了看待科学的方式。他认为,科学发展不是线性而是循环往复的。科学在 常规 和 非常规 时期之间转换变化,才能有所突破。库恩对科学仅仅基于证据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反之,他认为科学总是建立在他称之为 范式 的不言自明的假设之上。当一个公认的范式被另一个取代时 通常是基于更好的科学解决方案的承诺,而不是立刻解决现有问题 一场 科学革命 就此展开。
图书名称 :阅读中国 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一级1 外面的世界 书号 :9787544680110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10-01 作者 :曹萌, 编 开本 :16
《普通语言学教程》根据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执教时学生所做的课堂笔记编辑而成,于1916年作者去世三年后首次出版。该书阐释了索绪尔的理论所有语言,不论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如何,均存在同样的内在结构。索绪尔列举若干例证,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有关词汇如何传递意义的结构主义方法;他同时对具体的言语行为和该行为赖以存在的更大的语言系统作了区分。《普通语言学教程》对后世的语言学研究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米歇尔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他对监禁、惩戒等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监狱创造了一套严密而广泛的监视系统,影响了整个社会。他梳理了欧洲刑罚的演变史,研究权力的深层结构提出权力机制的运作不再直接通过暴力行使,而是由 惩罚 发展为 规训 。在过去,罪犯往往被处刑,而今却被密切监视、控制。被监视的恐惧迫使罪犯循规蹈矩,而这一 狡猾的 手段早已越过监狱之墙,在我们生活中泛滥。福柯后总结道,过去的惩戒手段惩罚肉体,而如今的惩戒手段则规训心灵
图书名称 :阅读中国 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五级3 中国传统戏剧故事 书号 :9787544673976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3-01 作者 :赵莉, 编 开本 :16
《政府论》出版于1689年,是约翰 洛克的代表作,书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对西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批驳了当时主流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王位世袭论,并修正了社会契约的论点;下篇系统地阐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该书不仅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辩护书,也为随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书中的观点至今仍颇具争议。
中国时代先锋人物 系列丛书全书共六册,每册记述了一个优秀的中国青年成长故事每个故事均为中英双语对照,中文在10千字左右,同时配有多幅单色插图。通过故事解读优秀的中国时代先锋人物,引导海外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风貌以及培养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本册主人公为苏炳添。
中国时代先锋人物 系列丛书全书共六册,每册记述了一个优秀的中国青年成长故事每个故事均为中英双语对照,中文在10千字左右,同时配有多幅单色插图。通过故事解读优秀的中国时代先锋人物,引导海外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风貌以及培养他们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本册主人公为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
图书名称 :阅读中国 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四级5 沟通中西 书号 :9787544678391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3-01 作者 :刘影, 叶丹丹, 编 开本 :16
为满足广大考生的急切要求,我们在钻研国家汉办新汉语水平考试(五级)大纲和样卷的基础上,编写了《新HSK(五级)模拟试卷及解析》一书,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把握真题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在内容方面,在与旧HSK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把握当前新HSK考试内容的特点。如在听力内容方面,本书侧重考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场景中的对话,同时,还增加了商务汉语的听力内容,这也是新HSK与旧HSK很大的不同之处。在阅读内容方面,我们偏重选择能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阅读语料,在考查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能让考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完成句子”部分,我们选用了交际中常使用的词语,同时注意在语法点上的选取,展现汉语语法的整体特点和基本框架。在用所给出的5个词完成80字短文的题目编写上,我们尽量采用难词和容易词相结合的方式
克利福德 格尔茨开始人类学研究时,人类学家不管在世界上哪个地方考察,都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系统带入他们的研究,这样,他们把当地文化判定为各方面落后,从而让西方列强能够以 教化 的名义为其殖民行为找到正当性。 到了20世纪后半叶,学者们开始质疑文化研究中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文化的解释》(1973)使格尔茨成为人类学 象征思潮 的主要代言人,这一思潮认为应从当地人的角度解读其文化。这部著作让人类学重新确立了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使其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在2007年出版的这本书中,作者纳西姆 尼古拉斯 塔勒布告诉大家;书名中的 黑天鹅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它可能表现为金融危机、战争以及其他各种意料之外的事件,而这些事情会带来相当严重且不可挽回的后果。他借鉴哲学、数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很少为这些事件做充足准备。我们大脑处理知识的方式,以及我们通常使用的统计模型,都误导我们相信,未来是过去的复制品。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 黑天鹅 的存在,并为之做好准备。
阅读中国-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为指导,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国情,为全世界范围的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服务。本套读物的定位为学习型读物,适用对象为来华留学生、世界其他国家学习中文的大中学生、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学生以及其他中文学习者。本系列图书入选2021年度语合中心教学资源建设 (重点)项目。 本册图书是第四级的第二本,以介绍中国的文学故事为主,有论语故事,成语故事,有现当代作家的经典作品节选,共含20篇文章,对读者有很大吸引力。本书编写质量较高,相关练习题得当。作者基本按照词汇的限定来编写,文章中大量复现 HSK4 级词,加入适量超纲词,能让读者很好地练习和运用本级别词汇、扩展词汇量,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图书配有小程序,该
图书名称 :阅读中国 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五级4 走近老子 书号 :978754467398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3-01 作者 :殷晓明, 编 开本 :16
《消失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是阿尔君 阿帕杜莱在文化人类学界名声大噪的论文的结集。这些文章在整体上提出了关于全球化的一种理论,同时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对作者思想观点进行深入阐发的路径。 于人类学家而言,该书介绍了全球化对社群所带来影响进行思考的新方法。对其他社会科学家来说,书中关于全球化了的世界文化及身份重要性的理论为研究当下指明了新方向。《消失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对全球化必然导致各处同质化的观点也提出了不同看法。阿帕杜莱认为,全球化同样会引发新的差异化的生活方式。
图书名称 :阅读中国 外教社中文分级系列读物 四级1 中国百姓故事 书号 :9787544673020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02-01 作者 :张宜昂, 编 开本 :16
本书是为帮助更多汉语为零起点的外国人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所精心策划的。 该书以轻松活泼的彩色漫画形式帮助读者理解会话场景、以标准的普通话录音帮助读者模仿发音是本书*的特色。在这里,没有生涩难懂的语法,不需要熟记汉字笔画,只需借助画面进入情境,根据与中文句子对应的英文理解意思、根据汉语拼音读出发音就可以了。 另外,每册书提供的101句常用句式同时给出了多种可替换词语,学习者可以举一反三,一句衍生多句。书中更有生动幽默、配漫画的小贴士介绍中国的风俗习惯、文化常识,以及中外差异趣闻等,帮助读者了解中国。
《YCT标准教程 教师手册》共6册,对应《YCT标准教程》1 6册。本书是对应教材第4册的教师参考书,共包含一个热身课、一个复习课和11个正课,对应教程的热身、生词、课文、活动、练习、测试等版块。《YCT标准教程 教师手册》概括介绍了《YCT标准教程》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内容分布情况、教学板块的设计目的及在具体教学和测评中的使用方法,列明了各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所需教具及资源等,并在各课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活动方案、小测试及参考答案等,为教材使用者提供备课方案和素材。
【目录】 前言 引言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理念 5 基本内容 6 实施建议 附录A(规范性)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分级认定规范 A.1 评价指标 A.2 认定标准 A.3 认定范围 A.4 认定方式
在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经贸和文化往来愈发频繁的背景下,国内相继大学新增印尼语专业,对印尼语教材的需求愈发迫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教研室根据学校建设和印尼语发展的需要,倾心倾力编写了这套印尼语系列教材,希望能在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 本教材力求从中国人学印尼语的特点出发,结合初学者普遍遇到的难点,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家庭和社会场景等内容的对话和短文为主,课文练习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为宗旨,力求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同时,使初学者对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册语音部分的第2~7课除了非听力练习部分外,其他都配有录音。第8~16课配有录音的包括:对话、课文、句型、生词表和练习中的听力练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