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3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2 条评论 )
    • (元)朱震亨 /2018-06-01/ 中国医药科技
    •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大字版)》是)《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三册书的合集。 《格致余论》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名。全书共一卷,共载论文四十余篇,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以及脉法、养生、优生等理论,内容颇丰。朱震亨 的论文《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均见于此,所以《格致余论》被 为是反映朱震亨医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成书于1347年,目前 可见版本有元刊本,明正德间刊本,东垣十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4~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16种。本次整理所选底本为元刊本。 宋代官方编纂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多为辛香燥热之剂,流行甚广,弊端甚多。对此,主张辨证施治、滋阴降火的朱震亨,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力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不妥之处,著成《局方发挥》。全书共

    • ¥10.8 ¥18 折扣:6折
    • 中药养生治百病
    •   ( 0 条评论 )
    • 谢文英 著 /2015-06-01/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治未病”的概念较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还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亚健康已经成为常态,并有年轻化、扩大化的趋势,分清自己倾向于哪种体质,并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成为目前养生的新潮流。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养生需求,《中药养生治百病》根据体质的不同将中药重新分类详细的介绍了中药的功能主治、挑选保存、养生禁忌,并添加居家验方及药膳养生等内容,充实详尽,条理清晰,方便实用。希望通过阅读《中药养生治

    • ¥17.78 ¥29.8 折扣:6折
    • 心印绀珠经/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
    •   ( 1 条评论 )
    • (明)李汤卿 /2016-04-01/ 中医古籍
    • 李汤卿编著的《心印绀珠经》分上下两卷,上卷首列观手面五指、望虎口三关、察面部五位气色诸项以辨病之深浅、症之顺逆。所举极详,仅三关指纹形色就有十六种之多,并将面部分为五个部位,一一与五脏对应,提出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诊断依据。下卷所论养生,虽多出自道家摄生之功法,但其摒弃了炼丹、神仙方术等虚妄之说,而注重气功、导引的治疗作用。治疾与养生相结合,药物与气功相结合的养生学特点。全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学易记。所授功法、简便实用,有病却病,无病养寿。

    • ¥12.3 ¥20 折扣:6.2折
    • 脉因证治(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元)朱丹溪 /2018-06-01/ 中国医药科技
    • 《脉因证治》,旧题元·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翁)著,清·汤望久(字来苏)校辑,初刊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一般认为本书非朱氏原著,系后人辑集丹溪诸书方论编成。 朱丹溪著的这本《脉因证治(大字版)》分4卷,共70篇。卷一、卷二列卒尸、痹、痉、厥、伤寒、大头肿痛等内科病证27种;卷三、卷四除分载宿食、留饮、暖气、吞酸、嘈杂、积聚、消渴诸内科病证外,还列述外科、五官、妇人、小儿等病证36种,附有杂证、杂治、脏证、七情证、杂脉、察视、汗等7篇医论。每述一病,首述脉诊,次审因辨证, 论治法。“脉、因、证、治”一以贯之。既严守辨证求因,又有审因论治原则,集多家之长,切于实用,因此历来被视为学医津梁。 本书以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池阳周学海校刊周氏医学丛书本为底本,以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年新一版铅印本为校本

    • ¥12 ¥20 折扣:6折
    • 伤寒选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0 条评论 )
    • (明)汪机|校注:王玉兴//耿晓娟//阚湘苓 /2015-10-01/ 中医古籍
    • 《伤寒选录》八卷,明·汪机(石山)所撰。该书成编(1536年)后,海内一直未见其传本。200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冈本启迪院藏明万历三年(1575年)敬贤堂刻本复制本影印发行,为现代研究汪机的伤寒学说提供了依据。《伤寒选录》的研究方法及学说渊源于王叔和、成无己、王履,又能汇通诸家。从不同侧面对《伤寒论》的脉、证、方、治分别作了系统的归纳、分析、研究,载入了大量伤寒文献,使后世治伤寒之学者可藉此书而有所选择。 该书的整体结构大致可分三大部分,按论、症、方药为序,对仲景伤寒条文进行了匠心 的整理。 卷一为各专题论说;第二至七卷以病症名为纲,归纳伤寒条文,为之集注;第八卷为“伤寒选录药方”,其中又分方、药两部分。可见该书内容详尽,又便于观览,这就是该书 主要的特色。同时作者精心择取前贤的论说,不但

    • ¥24.2 ¥40 折扣:6.1折
    • 从零开始学中医系列 图解针灸入门 艾灸书籍 针灸穴位图解书
    •   ( 0 条评论 )
    • 尹爱兵,常红 /2017-1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专为针灸入门所著,以临床有效为准则,汇集针灸疗法之精华。全书用500余张真人针灸图展示说明,除了介绍针灸基础内容,还介绍了现代生活中内科、外科、妇儿科、男科、五官科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每种疾病从基本操作到不同的辨证分型,一步一图,具有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更针对当下热点 美容瘦身针灸进行了单章介绍。本书可供针灸临床与教学、中医美容、养生馆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

    • ¥17.68 ¥28 折扣:6.3折
    • 脉因证治(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元)朱丹溪 /2018-06-01/ 中国医药科技
    • 《脉因证治》,旧题元·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翁)著,清·汤望久(字来苏)校辑,初刊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一般认为本书非朱氏原著,系后人辑集丹溪诸书方论编成。 朱丹溪著的这本《脉因证治(大字版)》分4卷,共70篇。卷一、卷二列卒尸、痹、痉、厥、伤寒、大头肿痛等内科病证27种;卷三、卷四除分载宿食、留饮、暖气、吞酸、嘈杂、积聚、消渴诸内科病证外,还列述外科、五官、妇人、小儿等病证36种,附有杂证、杂治、脏证、七情证、杂脉、察视、汗等7篇医论。每述一病,首述脉诊,次审因辨证, 论治法。“脉、因、证、治”一以贯之。既严守辨证求因,又有审因论治原则,集多家之长,切于实用,因此历来被视为学医津梁。 本书以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池阳周学海校刊周氏医学丛书本为底本,以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年新一版铅印本为校本

    • ¥12 ¥20 折扣:6折
    • 脉因证治(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   ( 0 条评论 )
    • (元)朱丹溪 /2018-06-01/ 中国医药科技
    • 《脉因证治》,旧题元·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翁)著,清·汤望久(字来苏)校辑,初刊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一般认为本书非朱氏原著,系后人辑集丹溪诸书方论编成。 朱丹溪著的这本《脉因证治(大字版)》分4卷,共70篇。卷一、卷二列卒尸、痹、痉、厥、伤寒、大头肿痛等内科病证27种;卷三、卷四除分载宿食、留饮、暖气、吞酸、嘈杂、积聚、消渴诸内科病证外,还列述外科、五官、妇人、小儿等病证36种,附有杂证、杂治、脏证、七情证、杂脉、察视、汗等7篇医论。每述一病,首述脉诊,次审因辨证, 论治法。“脉、因、证、治”一以贯之。既严守辨证求因,又有审因论治原则,集多家之长,切于实用,因此历来被视为学医津梁。 本书以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池阳周学海校刊周氏医学丛书本为底本,以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年新一版铅印本为校本

    • ¥12 ¥20 折扣:6折
    • 伤寒论讲义/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
    •   ( 0 条评论 )
    • 包识生|校注:杨鹏举//杨艳红 /2011-09-01/ 学苑
    • 《伤寒论讲义》是民国时期包识生的力作之一,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遵循《伤寒论》原意,对六淫引起的疾病广而用之。包氏著述本书主要目的是对《伤寒论》条文进行解惑,并在原文释义(解惑)之后与相关的条文比较异同,而总体概要其含义。所以本书原体例主要为:原文、讲(问、答)、义三部分。 《伤寒论讲义》通过包氏的独特见解以痛斥谬误。包氏独到的见解和学术思想,也是其成为大医的重要因素。

    • ¥14.76 ¥24 折扣:6.2折
    • 金匮要略心典/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 0 条评论 )
    • 总主编:吴少祯|整理:柳西坤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金匮要略心典》为清代雍正时期 医家尤怡编撰。尤氏对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精究细研,结合多年的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十易寒暑”著成《金匮要略心典》。该书行文精炼扼要,语句通俗明了;对原文的解释旁征博引,择善而从;对治法、方药的分析匠心独运,切合临床;同时不忘勘除谬误,务求阐发仲景原义。该书可以称得上是《金匮要略》研究心得之杰作,至今仍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吴少祯总主编,柳西坤整理的《金匮要略心典/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选择《金匮要略心典》上佳版本,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原文进行了认真校注,并就尤氏对《金匮要略》条文的注释作出点评。点评主要从尤氏注释的精彩之处、独到之处、紧要之处、值得借鉴之处及可商之处着眼,力求有助于正确解读该书;点评以精、简为原则,不做展开和赘述,点到为止,

    • ¥19.2 ¥32 折扣:6折
    • 图解新思维·中医学基础
    •   ( 0 条评论 )
    • /2023-05-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图解新思维·中医学基础》以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审定教材《中医学基础》为依据,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思维方法、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预防和治则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以“知识点归纳、相似点比照”为特色,供高等教育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中医护理,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心理等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备考复习用书,也可作为医药行业考试与培训的参考用书。

    • ¥27.6 ¥40 折扣:6.9折
    • 金匮要略心典/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   ( 0 条评论 )
    • 总主编:吴少祯|整理:柳西坤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
    • 《金匮要略心典》为清代雍正时期 医家尤怡编撰。尤氏对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精究细研,结合多年的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十易寒暑”著成《金匮要略心典》。该书行文精炼扼要,语句通俗明了;对原文的解释旁征博引,择善而从;对治法、方药的分析匠心独运,切合临床;同时不忘勘除谬误,务求阐发仲景原义。该书可以称得上是《金匮要略》研究心得之杰作,至今仍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吴少祯总主编,柳西坤整理的《金匮要略心典/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选择《金匮要略心典》上佳版本,作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原文进行了认真校注,并就尤氏对《金匮要略》条文的注释作出点评。点评主要从尤氏注释的精彩之处、独到之处、紧要之处、值得借鉴之处及可商之处着眼,力求有助于正确解读该书;点评以精、简为原则,不做展开和赘述,点到为止,

    • ¥19.2 ¥32 折扣:6折
    • 皇汉医学系列丛书 温病之研究 瘟疫论私评
    •   ( 0 条评论 )
    • 源元凯;元庵秋吉 /2023-04-01/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温病之研究》共上、下两卷,由日本汉医学家源元凯所著。本书主要评论、辨讹、纠偏吴又可《瘟疫论》,并阐发自己的观点。本书创立了瘟疫“上盈下虚”之说,并介绍了自己治疗瘟疫的用药经验,如邪入于胃宜大黄以取下,邪传于肾宜附子以温通。《瘟疫论》是论瘟疫之常法,《温病之研究》则为瘟疫之变法,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足羽翼又可氏矣。 《温病之研究》详因辨治,审证录验,实用性强,为学习、研究温病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 《瘟疫论》,又称《温疫论》,是中国*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瘟疫)的中医学图书,作者为明朝末期的医学家吴有性(又可)。 日本学者云庵秋吉质文卿,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对瘟疫的治疗也颇有独特的见解,为了让后人更好地掌握治疗瘟疫的方法,少走弯路,所以对《瘟疫论》一书进行了详细点评,并于1

    • ¥26.04 ¥42 折扣:6.2折
    • 家庭养生偏方精选
    •   ( 0 条评论 )
    • 编者:刘莹 /2018-02-01/ 上海科普
    • 刘莹编著的《家庭养生偏方精选》本着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原则,分生活中常见疾病、五官皮肤疾病、男女疾病、筋骨疾病、儿科疾病等五大方面,针对每种疾病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疾病的原因及症状,然后针对每种病介绍了多种偏方良方,每种偏方都从原料、制作和功效几方面进行系统而通俗的介绍,有些偏方还附以注意事项,条理清晰、简单扼要,以便于广大读者朋友查阅参考。

    • ¥21.9 ¥36.8 折扣:6折
    • 中药汤剂煎服
    •   ( 1 条评论 )
    • 编者:张磊 /2018-03-01/ 中医古籍
    • 张磊编著的《中药汤剂煎服 》重点介绍中药汤剂煎服方面的科学知识,以读者从理论上认识它,在操作上掌握他,达到充分发挥汤剂应有的药效,在操作方法上掌握它,达到充分发挥汤剂应有的药效,取得 的治疗效果。书中还介绍了常见中药中毒表现及中药解救方法,以便读者掌握运用。

    • ¥12.18 ¥19.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