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是新中国*部现代汉语字典,首次出版于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作为世界发行量*的工具书,它曾经陪伴几代人学习语文、提高文化水平。《新华字典》第11版,体现了在辞书编纂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上的与时俱进。第11版修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主持,主要有如下特点: (1)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 (2)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 (3)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语言的变化,收录了一些新的义项、词汇、例证等,删去了一些难懂、过时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 (4)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更便于读者使用。 (5)新增正体字800多个,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术语用字为主。 (6)根据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对某些繁体字、异体字做了相应处理,增收繁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是一九*年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词典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上提出,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组织编写的。会议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工作者协作编写。一九七八年国务院把这部大型字典列为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一九八三年,这部字典又被正式列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出版工作,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胡耀邦同志作了专门批示:“请川鄂两省有关部门大力协助进行。希望全体编写同志同心同德,克服一切困难,完成这项有历史意义的工作。”秉此精神,川、鄂两省承担这部字典编写任务的三百余名同志,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于一九八四年编成初
本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与我社联合出版。中国是文明古国,词汇大国,词语浩如烟海,丰富多彩。本书是王仕良先生花了四十年多年的时间编写成的。全书230多万字,收录了近百万词汇,分为物、人、事3个大类,600多个次类,10000多个小类。将词条的释义前移,把同义词排列于其后,省去了对同义词的一一释义。这一编写体例,具有创新性。读者阅读此书,可以从词条认识人或事物的前后变化、方方面面,获得乐趣。该书的出版,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汉语词语演变发展的研究,将起到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 外相关研究,共构拟汉语语法化路径416条,路径构拟遵循 小路径原则。每条路径由两部分构成。 部分是来源和目标例句,尽量选择 早期的例证。第二部分是路径分析和说明,探讨语法化路径的句法和语义动因、演变机制,分析已有研究的得失,并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汉语相关语法化路径的地位。本书有助于归纳、总结汉语语法化演变规律,探讨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语法化演变方面的异同;有助于回顾、总结已有语法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有助于与 语言学界交流、对话;可以为方言语法研究提供很多参照,还可以为方言词汇的探源提供一些思考及旁证,对词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汉语大词典 札记》共收札记3700多条,凡90余万字,历时二十余年撰成。此书为作者应用《汉语大词典》阅读典籍进而对《汉语大词典》的探索。或探索其词条,或探索其释义,或探索其书证,或探索其读音与字形,或探索其便于理解。 《 汉语大词典 札记》作者马固钢认为凡有利于完善与理解《汉语大词典》者,皆在札记探,索之中。其探索方法除继承训诂传统方法因声求义等以外,亦从考虑正反同辞、探求词语源流发展、应用语法分析、核实历史事实、比较句子语气五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全面探索。札记可以丰富对训诂学、词汇学、辞书学的深入探求;当读者应用《汉语大词典》之时,可以将此书视作工具书,以辅助理解《汉语大词典》,且补其不足;将来修订《汉语大词典》之日,此书在资料上、方法上更有其参考与借鉴的意义。
笔者认为《引用语大辞典》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体例严谨。每个词条主要包括:难懂词语典故、异读字音的注释、串讲。在考释语源时,引用原话用 语出 表示;语义所本用 语本 表示,如 一唱雄鸡天下白 ,出自*《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是众人皆知的,而该句是化用李贺《致酒行》 雄鸡一声天下白 而来,故在指明出处时用 语本 。(2考证引用语之出处,时间跨度大。上至《诗》《书》,下至*等当代人之诗词文章,只要有人引用无不收录,大大超出了清人只研究古语的范围。(3)书证丰富,征引范围广。《引用语大辞典》对于一些引用频率较大的词条,尽量选取不同时代的书证以反映词条在各个时期的引用情况,征引所及,经史子集、道藏佛典、曲艺唱本、笔记小说、报刊杂志无所不包。(4)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引用语中有很多虽然出典的时代较早,
一、这是一本解释自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共收词50306余条,为从事语言教学及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料。 二、本书所收词目主要选自唐代至清代戏剧、小说、僧侣及宋儒语录等中常用而一般辞书极少收录的语词和部分短语。敦煌变文、诗词曲作品等亦为本词典所收词条的重要来源。 三、词目下附两个书证,尽可能做到一为戏剧书证,一为小说书证或其他书证,以供比较,同时兼收部分诗词曲作品为佐证,而着重在元杂剧和明代小说。 四、本词典按汉语拼音音序编排。为查阅方便,用音节隔开,但不分四声。鉴于某些字的古音与今音(普通话)毕竟有所区别,注音时视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同音词依笔划多少排列,由本字派生字编在一起,如胡、湖、葫、猢、(米胡)、糊、蝴、衚等字排在一起;同笔划者则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