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学建立以来,对汉语方言的研究日益重视。近十几年间,调查方言词汇,编纂方言词典也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编纂方言词典,不但是研究方言本身的需要,同时也为研究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演变提供大量可贵的资料。本书是国内*本专门研究武汉方言的专著,作者朱建颂教授毕生从事语言研究工作,尤重武汉方言研究,被称为 武汉方言*人 。此书曾于1999年被收入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现作者重新修订,单独出版。全书收录武汉方言条目5000余,共50万字,全面描述了武汉方言,是目前记录武汉方言*权威的词典。本项目是一部专科词典,对记录、保留、研究武汉方言有重要作用,是武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应用成语词典系列初版于2006年,包括《歇后成语词典》《同义成语词典》《反义成语词典》《十用成语词典》《连用成语词典》《双查成语词典》,现增加《新形式新用法成语词典》《对偶成语词典》《速查成语词典》三种。本次修订在版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新成语,完善本系列词典的质量,同时完善了品种,几乎覆盖成语词典的各种内容。 本书稿为"应用成语词典系列"之一种。连用成语是指在意义上具有关联性的成语(限两个成语的连用),恰当的成语连用,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深刻,表现力更强,拓宽了成语的使用功能。本书中的成语连用,有的利用同义近义来重复表意,互相补充来增强表现力,有的利用其语义关联、含义承接、层次递进的特点,使表达更清晰明了、意味深远。成语连用不仅能表达丰富的内容,还能形成抑扬顿挫、韵律和
《多功能成语词典》所收词条涵盖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中出现的各类成语,同时也酌收了部分学生课外读物中出现频率较高、使用较广的成语。所收成语主条均以权威、规范的书写形式立目,清晰明确,便于学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成语。对于一些有其他表现形式且运用较广的成语,本词典也适当予以收录,并以副条的形式列出,与主条严格区分,不致混淆。这种编排体例非常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尤其是考试的实际需要。
本字典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使用对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法规和*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收录全部常用字和次常用字,3500个及其他通用字500个,共计4000个,与《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甲表一致。力求规范、新颖、实用,除具有一般字典的功能外,并具有以下特点:释义简明易懂,例词、例句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字头标示笔画笔顺、部首和间架结构;详列同义词、反义词,设立组字和提示。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并有名人名言、脑筋急转弯、歇后语和谜语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现代汉语词典》(双色缩印本)收录各类语词6万余条。以现代汉语语词为主,注重收录现代语文词语包括一些常用口语词,兼收部分文言、白话、方言词语,并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新词语。释义和例证从不同角度和功能尽量做到清晰、完备,以帮助读者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深理解、正确掌握。
《语言整合性描写和体系性词典学》是ю.д阿普列相二十五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是阐述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主要理论概念。语义描写原则和语言学研究宗旨的纲领性文献。 《语言整合性描写与体系性词典学(上)》描述了”意义文本”模式的整合性语言学描写原则;论证了词汇是具有严密组织的分类体系和运作体系。语义元语言是自然语言简便和标准的描写语言的判断;提出了语言的形式模式和借助句法描写语义的新概念;研究了同义现象与同义词典的词位分析性注释的方法论。语言单位意义在话语中相互作用的规则等问题;阐释了词典学类型和词典学肖像等体系性词典学研究的纲领。理论和基本方法。
。。。
本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O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广泛搜集各类俗语共14500余条(含副条)。本书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经验,很好地保证了本书的专业水准。全书体例谨严,适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阅读。
《语言整合性描写和体系性词典学》是ю.д.阿普列相二十五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是阐述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主要理论概念。语义描写原则和语言学研究宗旨的纲领性文献。 《语言整合性描写和体系性词典学》描述了“意义—文本”模式的整合性语言学描写原则;论证了词汇是具有严密组织的分类体系和运作体系、语义元语言是自然语言简便和标准的描写语言的判断:提出了语言的形式模式和借助句法描写语义的新概念;研究了同义现象与同义词典的词位分析性注释的方法论,语言单位意义在话语中相互作用的规则等问题;阐释了词典学类型和词典学肖像等体系性词典学研究的纲领、理论和基本方法。
王希杰著的《汉语修辞学(第3版)》以语言学理论为纲,从现实交际活动出发,将理论研究与言语交际实践融为有机整体,构建了缜密独到的修辞学新体系;同时,力求解决表达与理解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 版出版以来,本书一直以其理论创新、科学实用而受到广泛赞誉,是众多高校修辞学课程的教材。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参考书,也是报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汉字书法是我国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萌芽、初创到成熟完美,由图画象形符号到表意文字。书写的主要工具,由硬到软。汉字的书写体式亦由象形到篆、隶,再到楷、行、草诸体。不仅经过了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且也在形体及书写体式上渐次递变,日趋完善、成熟。作为人们交流信息、记录语言的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汉字书写的实用过程中,通过对其笔画用笔、结体造型和章法布局的不断美化完善,不仅构成了汉字群体的形式美,而且书者又把丰富的情感融注于点画线条的流变之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规律。起于点画用笔,系于单字结体,成于整体布局,美于风神气韵,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展美于流变之中。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进行阐释,提供丰富资料,探索成语本源。强化使用和范例功能,每个成语词条中均提供了典型、规范的例句。词典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