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升级,它不仅是一项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书内容分为IPv6发展背景与现状、IPv6技术分析、行业应用与未来展望等四部分。 本书首先梳理了从互联网IP技术到 IPv6 的发展时间线、在介绍了世界IPv6发展现状之后,重点介绍网络切片、新型组播技术等,并选取政务应用、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挖场景需求,让读者对IPv6有形象、真切、深入地了解。 本书有助于广大读者增强数字化、信息化本领,更好助力构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新优势,带动和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基于 MPLS 的流量工程》向用户提供了关于如何使用MPLS TE和相关特性使网络带宽化的信息。全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理解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MPLS转发基础、信息发布、路径的计算和建立、流量在隧道中的转发、基于MPLS TE的服务质量、保护与恢复、MPLS TE管理、支持MPLS TE的网络设计、MPLS TE使用技巧、MPLS TE故障排查等内容,附录部分介绍了MPLS TE命令索引、CCO和其他参考。 《基于 MPLS 的流量工程》适合那些对网络进行配置、故障排查和管理的网络工程师使用,还适合那些设计网络承载不同类型流量和支持不同服务等级协议(SLA)的网络建筑师阅读。
????????????NFC?????????????????????????????????????????????????????????????????????????Arduino?Android ?PhoneGap ???????????????????????NFC ????Android ???PhoneGap ?NFC ??????????PhoneGap ??????????NDEF??????????????????Android ???????Android ????????NFC????
通信系统理论内容与实际的工程开发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本书基于作者20多年的通信系统开发经验,重新审视通信系统理论与工程开发的重点、难点知识,期望引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本书重点阐述了在 移动通信系统(GSM)、长期演进技术(LTE)、 定位系统(GPS)等通信系统技术、产品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通信工程中常用的算法和其内在的物理含义,以及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逻辑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通信芯片采用的电路及其原理、通信芯片与软件无线电系统之间的关系、底层逻辑等内容,并结合5G系统的物理层关键参数和过程定义对5G系统进行分析,对其工程开发进行解读,构建5G芯片架构。 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实践性强,适合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及从事通信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阅读,也适合希望跨
本书聚焦5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详细介绍了5G安全发展背景、5G网络技术、5G安全威胁、5G关键技术安全等内容。其中,5G面临的安全威胁及解决方案、前沿技术助力5G安全、5G赋能典型垂直行业的安全场景等章节,详细介绍了5G三大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问题,具体描述了区块链、NFV、边缘计算等新技术自身的安全风险及5G安全增强。在5G赋能典型垂直行业的安全场景中包含5G热门的研究方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远程医疗安全等,系统地呈现了对5G各个领域的安全分析。 本书适合作为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安全研究、系统设计人员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安全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共7章,第01章以物联网通信系统为主线,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网络体系架构;第02~05章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链路传输和网络传输的基本原理;第06章以ZigBee和NB-IoT系统为例,介绍了通信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示例;第07章提供了使用仿真工具对关键技术进行仿真的实验教学案例。本书重视原理与应用、技术与系统的融合,阐明了物联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用技术,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帮助读者学以致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教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以及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理论与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学习使用,还可作为其他专业学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物联网通信系统及具体技术实现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 规划教材;也是“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18-1-033)本书系统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概念、光纤的传输特性、光源和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有源和无源光网络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光缆线路的施工和测试、波分复用、光纤网络、光通信新技术,以及光纤传感器。本书内容全面,讲解深入浅出,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