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园林建筑、仿古建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很多从业人员迫切需要了解古建筑基础知识。本书以宋《营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则例》、吴《营造法原》三本历史著作为基础,讲解古建筑中所涉及的常用名词,剖析古建筑构造的细节内容。体系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全书共分八章:中国古建筑文化特征;中国古建筑台基与地面;中国古建筑木构架;中国古建筑屋面结构;中国古建筑砖墙砌体;中国古建筑斗栱;中国古建筑木装修;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本书可供古建筑设计、施工、预算和教学人员参考阅读,是一本随用随查的知识手册。
本书以简要文字和大量精美图片,宣传、介绍了佛塔的起源、传播、种类,我国早期佛塔塔刹的形制、不同材料制作的塔刹形制的演变、组成塔刹不同元素的演变、佛塔塔刹的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等,显示了佛教建筑艺术由外来逐步汉化的历程。本书可供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及国内广大读者和国外读者阅读、参考。
杨秉德主编的《石库门里弄民居》以简要文字和大量精美图片,详尽宣传、介绍了上海石库门里弄民居的建筑风格、起源和演变,讲述了石库门里弄的风俗、居住环境、市民日常生活以及名人趣事。本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国内百余位专家学者和摄影专家不惮繁杂,对遍布全国有历史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进行认真考察和潜心研究,并按建筑思想、建筑元素、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古城镇、古村落、民居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书院与会馆等建筑专题与类别,历经数年系统科学地梳理、编撰而成。
中国精致建筑100 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国内百余位专家学者和摄影专家不惮繁杂,对遍布全国有历史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进行认真考察和潜心研究,并按建筑思想、建筑元素、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古城镇、古村落、民居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书院与会馆等建筑专题与类别,历经数年系统科学地梳理、编撰而成。本套图书按专题分册,就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建筑特征、建筑文化,结合精美图照和线图撰写。全套100册、文约200万字、图照6000余幅。 这套图书内容精练、文字通俗、图文并茂、设计考究,是适合海内外读者轻松阅读、便于携带的专业与文化并蓄的普及性读物。目的是让*多的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全面地欣赏和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丰姿、独特的设计手法
本文基于全国性的研究视野梳理统计江西会馆建筑在全国的空间分布,确定了江西会馆建筑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在动态研究上,通过建筑文化传播性的研究角度切入,研究江西本土地域建筑文化和他乡江西会馆建筑之间的动态关联,在概念上通过 原乡 和 他乡 的空间文化概念, 原型 和 类型 建筑概念,予以实现。在静态研究上,从会馆建筑类型的 普遍性 和江西会馆建筑的 特殊性 两条线索两个方面并行论述分析江西会馆不同的建筑类型。 普遍性 对应会馆建筑的典型特征, 特殊性 对应江西会馆的地方性特征。对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具体深入研究上,本文从 士农工商 四民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不同人群和会馆建筑类型之间的关联和类型之间的区别。 本文分析确定了会馆建筑的历史演变分期以及在全国背景之下江西会馆的建筑历史演变特点。确定全国会馆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关于中国园林潜心研究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传承与转译的精华成果,全书共分九章,从山石、林木、理水等角度进行研究,其中部分文章曾在重要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获得许多学者的推崇,包括葛明、童明、黄居正、朱涛等等,堪称代表今天中国建筑领域有关中国自身文化与建造传统、园林空间的研究与见解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本书提出了 消耗型快感 与 生产型快感 的二元理论,并以中国古典空间(山水、园林、建筑)里的宴饮、游赏、情色、藏书为四大快感主题展开有关情境叙事,通过观察晚明空间中这些传统元素所折射的一种普遍性,深入到人的欲望、生命政治以及哲学人类学层面展开思考,进而探讨南宋与晚明为什么未能从 近代的拂晓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出 近现代文明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国古代建筑精粹:民间古堡》中中国福建土楼是独一无二的民居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古堡,特别是其中的圆土楼,以其特立独行的形态引发世人好奇,人们*好奇的问题是:圆土楼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而设计出来的?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鉴赏》以类型学为体例,内容包括城市建筑艺术、宫殿、坛庙、陵墓建筑艺术、民居建筑艺术、宗教建筑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学宫与书院建筑艺术、桥梁艺术。每一类建筑都基本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艺术特征、典型实例鉴赏等内容,集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鉴赏》既可作为建筑、艺术、历史文化、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高艺术修养的参考书,又可供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阅读,提高艺术情趣。
《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是一本导读书。古往今来,在我国浩瀚的图书宝库中,有不少图书涉及建筑学专业,其中不乏有关建筑理论及建筑史的专著。为了引导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师,特别是大专院校建筑系师生了解古今有关理论及历史的重要建筑图书的主要内容和精髓,我们选取了40余部图书并邀请对这些图书素有研究的专家为《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编》撰写专文,加以评述。
程国政编注的《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清代下)》选文对象为清代的建筑文献,全书分上、下两册,共选文约160篇,涵盖重要的历史事件、城池营造、园林营构、著名建筑、典章制度、水利工程和技术等方面。力求通过文章的遴选勾勒出清代建筑历史发展的轨迹。 《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集要(清代下)》文章编排按作者生卒年代顺序,兼顾当事之历史人物的时代顺序;作者生卒年等不详的文献按照事件发生的年代等线索酌定编排顺序;单篇篇目按照提要、正文、作者简介与注释进行编排。本书为建筑文献读本,适合广大建筑专业的师生和古建筑工作者以及爱好者阅读、收藏。
对于中国传统时期的营建活动来说,除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经济和技术等客观因素外,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等社会思想观念层面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本书希望对影响中国传统营建活动的思想和观念做一概要梳理,尝试描述今天所见的中国传统时期建成环境的物质实体是在一种怎么样的思想观念与逻辑体系之上建立起来的。上篇 营建之道 侧重于传统时期意识形态、精神信仰、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等因素对营建活动的影响,下篇 营造之器 则侧重于这些思想观念是如何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体系中各个环节的基本逻辑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