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是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自然游憩空间。本书以山东省莱芜市红石公园改造为例,探讨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的方法。全书共分二部分,*部分是对公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的思想,第二部分是对公园景区与景点改造设计作详细的阐述。全书图文并茂,既有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思想感悟,同时又有大量精美的设计与施工图幅的展示红石公园改造设计之美。
本书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继200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作品集和2006年在鲁迅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后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为全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设置的*权威性、*学术水准的专业平台,旨在促进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全面提高,并展示和研究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更好地发现作品、发现人才,提升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
《湿地公园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是作者(张玉钧)长期从事湿地公园规划研究的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湿地公园规划方法,内容包括绪论、湿地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湿地公园建设投资估算与效益评析、湿地公园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等;下篇是湿地公园规划案例分析,在内容上分别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对10个典型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 《湿地公园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可供湿地公园规划工作者、湿地科学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铺装景观设计方法及应用》对铺装景观的地位、作用、功能、设计原则、设计要素、材料、结构、施工工艺、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铺装景观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书中收集了国内外铺装景观实例近300幅,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
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区域,由奥林匹克中心区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组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均坐落于奥林匹克中心区的范围之内;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则更是奥运会官员及运动员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因此,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北京奥运工程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与焦点,倍受世界关注。 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北京城市中轴线上,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与景观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不同阶段中的丰功伟绩。奥林匹克公园延伸了北京城市的中轴线,无疑是中华民族崭新足迹的纪念碑。设计师们融汇中西方景观要素和设计语言,用贯穿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为代表的现代文明,阐释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通向自
本书主要围绕居住区景观的几个主要要素,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任务、原则、方法与步骤入手,详细论述了居住区的绿化种植景观、功能性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建筑景观和照明景观设计,同时分析研究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后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以加深读者对本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本书写作基于实践,涉及众多的工程实例,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践性,既涉及工程技术要求,又具有人文关怀的探索,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可作为各高校《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参考书,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各设计单位、园林绿化公司和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精)》是对南京艺术学院校园规划和设计的全方位展示,适合从事校园建筑规划和设计的专业读者,相关专业师生及校园管理者阅读。南京艺术学院简称“南艺”,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江苏省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其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局主席,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截至2013年全国拥有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截至2013年,学院占地720余亩,有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
本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虎丘 纽约、拙政园 多伦多、留园 温哥华、艺圃 波特兰、网师园 蒙特利尔、沧浪亭 迈阿密、狮子林 埃德蒙顿、耦园 西雅图。本书列举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北美城市中的苏州园林。将这些北美城市和这些苏州园林予以某种特质上的解构比对,希望以随笔的形式带给读者一点比较文化上的思索和想象,书中还有大量的配图,供读者阅读。
本书是2002-2003年度我国风景园林界的优秀作品荟萃,有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与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收集资料,精选而成。主要介绍风景名胜、绿地系统、公园花园、景观环境四部分24个项目。是建筑、规划、园林、环境、旅游等部门有关人员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书可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旅游部门有关人员参考。
新世纪已经过去了9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中国的运行超过了20年,“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也到了第七届。 环境艺术设计: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专业称谓;一个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专业;一个代表设计发展方向的专业。早在198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奚小彭教授。在室内设计专业讲授《公共建筑室内装修设计》课程时就明确指出:“用发展的眼光看。作者主张从现在起这个专业就应该着手准备向环境艺术这个方向发展。作者的理解,所谓环境艺术、包括室内环境,建筑本身、室外环境、街坊绿化、园林设计,旅游点规划等等,也就是微观环境的艺术设计。”从那时起。环境艺术设计主要经历了在高等学校的专业发展。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室内装饰系,1961年更名为建筑装饰系。1984年更名为室内设计系。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将
在社会快速转型、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急速推进中,风景园林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众多的物质和精神矛盾,丰富的规划与设计论题正在召唤着我们去研究论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等编写的《风景园林师》包括:发展论坛、博览园区、风景名胜、园林绿地系统、公园花园、景观环境、名家名师。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手册(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是一部关于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方面的应用手册。作者为日本非常权威的专业人士,从事园林绿化工作40余年,这是作者几十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在日本受到了造园专家、建筑师、土木工程师等多方的好评。书中包含了园林植物景观*技法、作者常年经验总结,以及前人实践技法等丰富的内容,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方方面面的内容,全面而系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低碳小花园设计(2)》编著者王洪成。 低碳是作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的气候问题提出来的,是个宏观的环境问题。自然界唯有海洋和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而植物因光合作用要吸碳释氧。主要对策除了减排外,就是增加地球陆地表层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而且要适当地提高叶面积系数。主要通过绿地规划进行宏观布控,再落实到项目建设。 低碳经济、绿色增长 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风景园林行业亦是如此,只有将低碳理念与技术融合到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中,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承担起建设 美丽中国 的历史重任。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再次将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确定为奋斗目标,吹响了建设 美丽天津 的号角。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作为本市行业的主力军,主动探索,奋力创新,在不断地总结实践中逐渐把握住了低碳园林理论与实践探
本书为《欧洲当代著名建筑师作品精选》的一册,凡撒·洪科宁是著名的照明设计师、灯具设计师、建筑师、规划师、室内设计师。近年来做过很多著名的城市照明设计、灯具设计等。他的作品和照明设计理论、研究方法对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照明设计事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全书分三个主要部分,部分为设计师的一些理念、文章;第二部分为已经完成的案例;第三部分为参赛方案、正在进行中的案例。 本书适用于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灯具设计师。
品、品味、品题,是自古以来中国美学迥异于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 品题对于风景园林尤为重要,可说是有品题则活,有系列更灵。《风景园林品题美学——品题系列的研究鉴赏与设计》通过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资料的爬罗钩沉,紧密联系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优秀实例,并结合作者金学智自身的设计实践体悟加以科学整合,提出了“风景园林品题系列”的核心概念,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品题美学理论体系。全书遴选了古今一百多个具有不同个性内涵的典型系列品题进行重点鉴赏品评,不但覆盖了20多个省市地区,而且有深度,有新意,体现了众多学科的聚焦渗透,这些在学术上也均具有填补空白的开创性意义。同时,还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自己设计的数十个系列品题。 《风景园林品题美学——品题系列的研究鉴赏与设计》可供广大风
杨经文编著的《生态设计手册》分为三部分:一 、生态设计的概念、前提、理论等基本介绍;二、生 态设计导则(包括帮助设计者确定所要设计的生态内 容;系统的室内舒适条件和相关的系统设计;系统的 内外环境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的评估);三 、相关的生态思考。本书是作者长期实践探索的总结 。它以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生态设计为主要研究 对象,全面而广泛地介绍了生态设计知识和系统的生 态设计方法,并结合了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普 通生态学等理论的知识,对建成环境中的生物物种进 行了一定深度的探讨,介绍、提出了”城市屋顶空间 物种”、”景观桥”、”正干扰”等概念;作者对被 动生态设计,如”风铲”、”被动式日照系统”等较 为重视,介绍了通过计算机流体动态模拟等方法,以 及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