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曾任包豪斯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撰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靠前部分是格罗皮乌斯亲自撰写的文字简介;第二部分收录了大量包豪斯同时期的现代建筑照片。该书简要概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现代建筑的发展,表达了在一段时间内,建筑师们依赖学术美学,在建筑设计上受制于传统,与现代的城市设计脱节,而新型的技术、材料等正在一场建筑设计的革新。书中展示的现代建筑均由其精心挑选,呈现出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代表性现代建筑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大量专业、精美的建筑照片,对研究当时的现代建筑有极大的学术及文化意义。
《包装装潢设计》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和从事包装设计的专业人员。本书系统、全面地叙述了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以现代包装设计的视点,结合国际包装设计新的发展特点,对我国现代包装设计的理论和设计教育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对分类包装设计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如当前发展迅速的礼品包装设计。对当今世界上一些新的包装设计理念、方法及手段,如绿色包装、人性化包装等,有的前瞻性。本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地方在于不对包装设计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而且对包装设计所赋予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如对包装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文化性与商业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研究等。该书配有大量的外包装设计图片及学生习作,对学生与专业人员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书是集
《黛安娜 弗里兰自传》是黛安娜 弗里兰的两本著作的其中一本。黛安娜 弗里兰是时尚界的先驱,是她将时尚与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结合在一起,让时尚杂志变成一本具有文化品位的杂志而不是单纯讲穿衣打扮的肤浅的商业推广杂志。是她开创了“时尚编辑”这个职业的新时代,她的时尚观点、杂志运营理念至今影响着整个时尚出版界。 她的自传记录了其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同时代的时尚设计师、艺术家、作家的交往,讲述了其时尚态度、个人风格。这本书被很多时尚杂志、时尚公号奉为时尚从业者书。
《国际时尚设计丛书·服装·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第2版)》通过对设计提要的分析,如何进行创新与设计拓展等基础性内容的讲述,展开讨论服装设计的面料、色彩、廓型、服装结构、装饰以及不同品类的服装设计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于系列服装设计、电脑辅助服装设计以及服饰的整体风格造型设计都有较为全面的讲述;同时,对从事服装时尚行业不同职业的相关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描述。针对服装设计中对过程、创新与实践等探讨的需要补充了多个案例,充分展示了服装设计的艺术魅力与创造力。
《景观设计绘图技法》(原著第2版)包括绘图语言与设计过程·手绘基础·文字·手绘和概念图·方案设计·剖面图与立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表达图示集锦·透视图,以及每章之后另附的绘图练习。本书内容由浅入深、逻辑清晰、易于掌握,详尽地讲解了景观设计中涉及的基本绘图技法。通过清晰明了的线描图结合专业的文字讲解,本书作者有名景观设计师格兰特?W.里德以此呈现了景观设计中主要的四个阶段,即项目准备阶段、现状调查和分析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编制阶段中需要绘制的图示成果,包括场地分析图、概念图和草图、方案图,以及施工图。在内容编排上,铅笔、钢笔和马克笔的绘图技法,文字的表达,方案图、剖面图与立面图的绘制等知识点从易到难依次呈现。本书汇集了更快捷、更高效的剖面图和透视图的符号体系,另外新增了一个章节专
《视觉艺术设计新态势系列 中性之美:新视觉形态的表达》开篇带我们走近中性形态,重新审视中性及中性形态。第二章将进行构成元素及构成方法的基础学习和训练。第三章着重介绍中性形态的来由。第四章介绍中性形态辐射下产生的多元设计样态。第五章主要介绍中性形态的形式美法则。第六章为中性形态实验室,这一章主要介绍如何通过中性形态来还原和构建新的设计方式方法。 《视觉艺术设计新态势系列 中性之美:新视觉形态的表达》不仅适用于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也能延展到设计专业课教学当中。在第六章中性形态实验室中,很多作品都是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完成的。 因此《视觉艺术设计新态势系列 中性之美:新视觉形态的表达》也是一本当代艺术与设计创作方法的实验性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图案设计》充分契合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求,致力于培养能够与设计产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在结构上以教材的学术性、系统性为基础,并综合教辅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以及工具书信息庞大的优势,将20%的传统教学内容、30%的教育理念和50%的经典案例解析与设计项目实训融合,通过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点,分析设计案例,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其设计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创作类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按照六个单元展开:单元,图案设计概述;第二单元,图案设计造型与表现;第三单元,图案设计的创作基础和形式;第四单元,图案设计创造力的培养;第五单元,图案设计色彩效果的传达;第六单元,图案设计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图案设计》
制图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在《环境艺术制图(第二版)》的编写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其第二版在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与更新,增加了与教学同步的新内容。《环境艺术制图(第二版)》分部分:部分为画法几何,包括投影基本知识,点、线、面、体的投影,投影变换,曲线、曲面和曲面立体,平面立体,轴测投影;第二部分为阴影与透视,包括阴影,平面立体的阴影,几何元素的透视等,并通过建筑实例具体运用;第三部分为建筑制图,包括建筑制图规格、视图、剖面图、断面图,以及建筑施工图和室内施工图的有关内容、绘制和识读。《环境艺术制图(第二版)》配套编写有《环境艺术制图习题集》,可供选用。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建设的滞后,必然影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进一步快速健康的发展。目前高校美术专业教材的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二是编写者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组织协调,因而不能形成一个完备的教材体系;三是使用混乱、盲目,用书单位抓到什么用什么,在教材和学生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要想实现我国美术教育从量到质的全面提高,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这套高等学校美术专业教材的编写,就是我们为改变教材建设滞后状况所做的初步尝试。 在河南省高校教材委员会和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00年3月在开封召开了高校美术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