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批准《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27-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一九九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1992]73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4.建筑非结构构件; 5.建筑附属设备构件。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建设部《1999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建标[1999]308号)的要求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在编制前,开展了《工业环境振动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及相应规范》课题的研究,对主要的工业振源、全国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结构及古建筑材料等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室内实验,取得了大量可供分析的原始数据;对古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标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验证,为制订规范提供了科学的、可靠的依据。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以上述科研成果为依据、实践经验为基础,对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完成规范的送审稿和报批稿,经全国审查会定稿。 本规范分8章、2个附录。主要内容为:古建筑结构的容许振动标准、工业振动对古建筑结构影响的评估、工业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工.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基本设计规定;5.结构构件设计;6.构造规定;7.施工及验收。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纳入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规范了冷轧带肋钢筋应用范围;修改了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和受力钢筋小配筋率的有关规定;钢筋进场增加了重量偏差检验项目。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4.建筑设计与构造;5.结构设计;6.施工及验收。
CSI住宅是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确立的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本导则结合我国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研讨和修改,现主要内容有:总则、CSI住宅设计、CSI住宅部品技术、CSI住宅施工、CSI住宅维修与管理、CSI住宅质量与评定、术语和用词说明等。
本书共分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图例、图样画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调整了线宽组合;2.增加了需要索引的符号图样;3.增加或修改了图例。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73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工程设计;6.制作安装;7.质量与验收。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89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载体桩设计;5载体桩复合地基设计;6施工;7验收。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1月1日实施。原《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数据分类;4.数据编码;5.数据信息;6.数据质量。 本标准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7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 JGJ/T 327-2014 备案号 J1741-2014》由本社编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原材料技术要求;4混凝土性能;5配合比;6施工;7质量检验。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的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施工与质量验收。2011-12-01实施。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检测设备;4检测技术;5测强曲线;6 强度推定。本规程由住建部905号公告发布,自2016年05月01日期实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要求;4.设计;5.施工;6.检验与验收。
本书适用于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进行加固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风洞试验,自2015-08-01实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改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基本设计规定;5.叠合楼板结构设计;6.构造要求;7.工程施工;8.工程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彭家巷468号,邮政编码:410153)。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检测仪器;4.测试;5.数据处理;6.检测报告。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 (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结构设计与施工验算;5.构造要求;6.构件生产;7.施工及验收。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设计规定、结构设计、构造要求、施工、验收。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2014-1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