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绿地分类;3.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同时废止。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地下敷设;5.架空敷设。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在管线种类上,新增了再生水工程管线, 电信 工程管线改为 通信 工程管线。2.增加了术语和基本规定章节。3.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对规范中部分工程管线的敷设方式进行了修改,区分了保护管敷设和管沟敷设。4.结合实际调研及国家现行标准,对工程管线的小覆土深度、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小水平净距、工程管线交叉时的小垂直净距、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请组织编制 村镇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 等三项行业标准的函》(建标标函E200s}3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基本规定;3 选址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建筑设备。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增加了 基本规定 ,将 群众活动部分 与 学习辅导部分 合并为 群众活动用房 ,将。。专业工作部分 调整为 业务用房 ,删减了 防火和疏散 ;2.t。群众活动用房 增加了 室外活动场地 、 报告厅 、 多媒体视听教室 、 舞蹈排练室 、 琴房 、 计算机与网络教室 ,删减了 交谊用房 ;3. 业务用房 增加了 文艺创作搴 、 研究整理室 ,删减了 摄影工作室 ;4.对保留的原规范内容作了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供热生产、输配等供热相关场所标志的作用、使用和维护。2014-12-01实施。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电子文件形成;5.电子文件归档;6.电子档案移交和接收;7.电子档案保管;8.电子档案利用。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19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 117-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评价、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评价、各类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管控评价、与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的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建设评价。2010-12-01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与市政工程建设期间地下水控制。2017-3-1实施。
本标准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建设的团体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经工程项目合同相关方协商选用后,可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V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 (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总体规划勘察;5.详细规划勘察;6.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7.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9.勘察报告编制。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对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内容进行了补充,并各自单独成为新的章节;3.增加了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一章;4.提出了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乡)村的仓储用地规划。2014-6-1实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10] 43号)的要求, 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 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水资源和用水量;5.给水水质和水压;6.水源选择; 7.集中式给水工程;8.分散式给水工程;9.管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城市生态空间规划;5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9年3月1日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风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长三角标准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楼舒、王青春、南白苏、俞佳峰、孙战、李忠慈、吴晓晖、肖民、黄立变、谢欢欢、邓铭庭。本规范规定了历史建筑测绘成果的基本要求、测绘报告、测绘照片、测绘图纸、成果资料整理等基本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历史建筑测绘成果质量的管理。本标准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基本要求、测绘报告、测绘照片、测绘图纸、资料整理等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4环境卫生收集设施;5环境卫生转运设施;6环境卫生处理及处置设施;7其他环境卫生设施。本标准2018年11月1日发布,2019年4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 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规范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工程使用期间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为对象,编制组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初中经验,按照规范编制程序,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有关方面的建议,并与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标准等相协调,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6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检测机构能力、检测程序、检测档案等。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973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
根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软土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安全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 (课题编号:2012BAJ01B02)的研究成果,由同济大学会同有关设计和研究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组,结合多年来的基坑与隧道信息化安全监控实践,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标准,编制了《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安全监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不是强制性技术标准,用于指导城市软土地区基坑与隧道工程的安全监控,提高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住宅智能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实行智能化系统与养老住区同步建设、养老住区规划设计要求、住宅性能认定要求、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规划分级表、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实施细则、住区网络系统、综合信息平台等。
本规定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文件编制。
本规定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文件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