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位医生也是留美归国的资深外科学研究者,在长期的癌症研究与临床实践中,不断观察与分析所治疗过的癌症病人,并且不断自问的工作札记,真实记录了与癌症抗争的探索历程。面对万病之王--癌症的肆虐,书中逐一揭示癌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癌症病人能否康复甚至痊愈?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能给癌症患者带来什么样的获益?传统中医中药在抗癌治疗中有什么重要性?心理状态对癌症患者的预后有何影响?肠内微生态和肠内营养对患者整体有何影响?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反复的临床实践,她坚定的认为,以恢复/重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或自我疗愈能力为核心,走中西医整合的之路,才是癌症患者的生存之道。给广大临床医师和有防治癌症强烈愿望的人们指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绿色通道。
本书立足于当前国内精确放疗的实际情况,兼顾知识性、启发性。全书共分为十三章,从肿瘤精确放疗中的相关影像技术、靶区和危及器官的规范化定义、IMRT原理及放射生物学入手介绍了放射治疗工作中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种常见肿瘤的基本情况、放射治疗原则及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简述:并对各肿瘤精确放疗计划的设计与优化进行详细讲解,其中大部分内容体现了编者近二十年来精确放疗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技巧。
本书主要介绍了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基本生物学特征;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及检测技术;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外泌体作为微环境重要组成在机体病理生理平衡中的调控机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分子诊断与精准医学中的作用;外泌体及其分子标志物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评价;工程化外泌体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前景。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可通过将临床图像与切除标本和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得出。今后形态学诊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诊断科学,为此,从事诊断的各位有必要在平时充分思考什么是必要的。临床医生有必要积极去进行前瞻性诊断,通过内镜活检可以使诊断更加可靠,但有时也会遇到诊断困难的病例。诊断的思考过程往往受经验的左右,越是年轻的临床医生越困难。本书从具体的方法论、思维方式、病理医生需要的临床信息、活检需要注意的要点、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的关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病理医生对临床医生的要求。希望对以后的日常医疗有所帮助。
随着上消化道内镜筛查的普及,临床遇到十二指肠上皮性肿瘤的机会在增加,特别是对十二指肠非乳头区腺瘤 / 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微创治疗的必要性在日益显著。针对本病的癌处置规则依然处于未确定的状态。本书以 十二指肠非乳头区腺瘤和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为主题,编者们根据收集的关于十二指肠非乳头区腺瘤 / 腺癌的病理诊断、内镜诊断和治疗最新知识的论文,整理了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现阶段能够取得的一定的共识为抓手进行了策划。希望能对读者们的工作有所裨益。
朱虹光主编,黄红、李宏为总主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病理科示范案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案例丛书》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理科专业的要求为纲,按器官系统为分类原则,对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案例进行了解析,着重于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的讨论,旨在通过全书180个案例的介绍,培养住院医师的病理分析能力,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 本书可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病理分析能力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本书共分为两篇19章。篇概述篇,主要包括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简介及相关基础知识。第二篇临床篇,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宫颈癌、卵巢癌、脑胶质瘤、头颈部鳞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皮肤癌及黑色素瘤和非基于肿瘤类型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等。每章均按照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靶向治疗药物及临床试验进展、免疫治疗药物及临床试验进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读者提供新颖、全面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进展知识。附录部分整理了目前美国FDA和我国NMPA批准上市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也步入了新的时代,人们正在满怀热情地创造着新的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肿瘤这一恶魔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体现肿瘤治疗中“以人为本,整体治疗”的思想,综合应用药疗、心疗、食疗、体疗,科学抗癌,作者集临床30余年治疗肿瘤经验整理成册,再次出版,把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把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作为医学目标,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 本书不仅对从事肿瘤研究和治疗的医务工作者,而且对患者及家属,都是一本实用的参考书。
本书分三篇。篇为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概述,包括肿瘤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药物分类及应用和实体肿瘤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第二篇为靶向治疗药物介绍,包括药物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FDA批准适应证及中国上市应用情况、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禁忌、特殊人群用药和临床研究介绍,共54种药物。第三篇为案例荟萃,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经过,后续治疗前评估、治疗目标和治疗策略;共20个案例。
平装版《癌症传》,普利策奖作品,文津奖推荐,10周年全新译本。 这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 被记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并对癌症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为医生、科研工作者和普利策获奖作家,穆克吉以细胞生物学家的精准、历史学家的视角和传记作家的热情,来审视癌症,记录了几千年来人类的抗癌战争, 终为读者带来这部内容震撼的癌症编年史。 癌症的故事饱含人类的智慧、坚韧和毅力,但也掺杂着傲慢、家长式作风和误解。穆克吉通过医学前辈和同辈的视角,讲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医疗工作者眼中的认识、挫折、胜利和死亡,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对抗这个无限狡猾的对手。就在30年前,人们还认为,通过一场全面的“抗癌战争”,人类就可以轻
......
本书涉及很多跨学科方面的知识,例如肿瘤心脏病学、肿瘤生殖学等,均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在 尚属起步阶段,给本书的编撰带来一定挑战。我们协同了众多肿瘤及相关跨学科专家,开启了肿瘤健康管理的先河。我们将本书定位为“患者的教科书、医生的科普书”,希望能在乳腺癌领域的医生中树立“ 提升”的肿瘤管理。
肿瘤的发生机制中有遗传学说和表观遗传学说,后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DNA甲基化修饰和组蛋白的各种修饰。本书阐述了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如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也同时
本书引自 Springer 出版社,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Cameron C. Trenor Ⅲ教授和 Denise M. Adams 教授精心编著。全书共 14 章,对临床中常见的各种脉管疾病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各种 血管肿瘤(如常见的婴幼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及各种罕见 的血管肿瘤)、各种类型脉管畸形(如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及各种脉管疾病相关综合征。每种 疾病独立成章,从自然病程、发病机制和遗传学基础、临床表 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描述,同时配有总 结性的表格和丰富的图片,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书中引用了大量文献支持相关数据和观点,可为读者提供全面 深入的视角,对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脉管疾病的临床一 线医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分7个部分,包括肿瘤登记的背景、登记方法、数据来源与质量评价、常用统计分析指标,以及肿瘤登记地区整体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负担的顺位情况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肿瘤登记处(兵团第七师、兵团第八师)恶性
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是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综合性治疗。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脑胶质瘤外科手术的病死率已由20 世纪50 年代的近50%,逐渐下降到21 世纪初的1% ~ 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其病死率现已接近零。本书是在《胶质瘤毛颖2016观点》基础上进行 新,增加了多学科团队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临床试验、物理治疗和相关视频动态图,实用性强, 临床医师学习和参考。
本书以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单味民族药为索引,收录该民族药的来源、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在来源部分,列出该民族药所属民族医药体系和别名,方便民族药科研工作者查阅。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部分,不单收录单味药的资料,也收录该味药的复方、有效部位和单体成分的资料,力求全面反映该民族药的研究文献内容,并且为了突出其抗肿瘤作用。《抗肿瘤民族药的药理与应用》的出版将为广大从事民族药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工作的同仁,提供系统性强、信息量充足、有参考价值、易于查阅的参考资料。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本书通过检索ClinicalTrials、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数据库,全面梳理已注册的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并对重磅 多中心临床研究做深入解读,临床医师、基础研究工作者、研究生等对肺癌免疫治疗获得全面了解。肺癌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的表现不同于传统的放化疗,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几乎所有的器官。所引发的毒性事件严重程度也不一样,部分不良事件较为隐匿。本书临床不良反应汇编部分,对常见和罕见的肺癌免疫治疗不良事件做一梳理,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