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三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修订,包括增加介入新技术和规范化的内容。本书以图解的形式描述基本介入诊疗技术、常见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和分型,以及介入技术的选择、操作要点与技术难点。
李明华主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示范案例》以放射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为大纲,针对放射影像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病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各个系统常见病的放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本书通过153例典型病例介绍和讨论,以期培养读者如何抓住疾病特征,举一反三,普及、提高对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能力。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放射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也可供其他相关科室的医师作为参考使用。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概论,简要介绍了放射治疗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发展简史;第二章、第三章介绍了学习放射治疗技术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基础;第四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第五章、第六章对基本放射治疗技术和特殊照射技术作了重点阐述;第七章、第八章对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执行及放射治疗质量的保证作了简要叙述;第九章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见放射治疗实例。本书在内容上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具备较为系统的、扎实的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放射治疗技术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放射治疗技术岗位奠定基础。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共分为十四章:第一~七章详细介绍了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器械、血管造影诊断和方法、基本技术以及目前应用广泛的特殊介入治疗技术;第八~十四章重点介绍了头颈部、胸部、腹部、腹膜后、盆腔、骨髓系统疾病和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介入操作、并发症及其防治和疗效评价。
本书为断层解剖图谱,每一层面都包括准确的断层解剖和对应的彩色插图,便于学习和记忆!
主要介绍普通外科各种疾病的放射正常影像及病变影像。同时,根据图像表现列出诊断的要点等。内容突出直观、新颖和实用性。
全书分24部分,涵盖增强超声在肝脏、肾脏、肠道、胰腺、脾脏、肾上腺、妇科、前列腺、阴囊、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淋巴结等相关解剖领域的应用;分专题讨论了增强超声的主要应用场景,如血管增强超声、增强超声引导的治疗、增强超声在治疗反应评估中的应用、胸腔增强超声、腔内增强超声、内镜增强超声、增强超声在腹部创伤和儿科的应用;每一章节涵盖了目前可用的造影剂,并详细阐述了增强超声的技术建议和影像学描述标准用语;该书有超过1000张高质量的图片,并配有说明和注释。该书丰富的病例能帮助读者充分了解增强超声的独特优势,例如比使用常规超声获得 具体、 准确的诊断,以及为放射辐射风险 大的年轻患者提供替代成像方法。
本书分三篇十三章,聚焦于腹腔和盆腔感染与炎症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 对每种疾病按照概述、病理学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介绍,可使读者 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以培养正确的诊断思路与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 本书着眼于读者对临床工作和拓展学习的需求,是一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高效实用的感染与炎症疾病影像学参考书,可作为影像科医师的参考书,也可供感染与炎症疾病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本书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放射治疗计划学》的配套教材,按照《放射治疗计划学》章节顺序编排,目的是为主教材的理论学习提供帮助。全书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内容、练习题和练习题参考答案四部分。本书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放射治疗计划学课程,进行教学指导及习题练习,包括:放疗计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教学,不仅仅适用于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同时本书适合肿瘤放疗医师、物理师和技师参考之用,主要以大量图片及实例等丰富的内涵使学生 容易掌握教材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及独立进行计划制作和评估、执行。
本书为“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X射线诊断的 技术与发展现状,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应用X射线进行诊断的辐射防护基本原则。重点介绍关于医疗照射诊断参考水平的 外 研究进展、剂量测试方法、X射线诊断临床质量标准和放射卫生标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并专门介绍了孕妇和儿童这两类特殊受检者的防护。 本书可供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临床诊断医技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以儿科的100个必须知道的诊断为中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放射性研究诊断的关键信息。书中对于每一个诊断,都有详细的图像和例证,并有相一致的版式和的概要,包括:关键事实、图像研究结果、不同的诊断、病状、临床争论点,精选的参考附注等。 读者对象:儿内外科、放射科医生。
本书是放射科医师临床工作规范指南,根据原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北京医师协会组织放射科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业务骨干共同编写而成,介绍了放射科医师日常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例清晰、明确,内容具有基础性、专业性、指导性及可操作性等特点,既是放射科医师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指导用书,也是北京市放射科领域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的用书。本书适合广大执业医师、在校师生参考学习。
《放射治疗设备与放射治疗技术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及计划评估、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临床放射治疗学、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肿瘤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技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网络建设及管理、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以丰富的实际案例作解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近年来放射治疗新技术、新进展,重点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