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
    •   ( 18788 条评论 )
    • 彭子益 /2017-10-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为什么老中医李可先生,经半个世纪苦苦搜求,寻找到并亲自主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 中医秘籍 李可老中医认为:该书作者、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家彭子益,是 中医复兴之父 ,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 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 生命宇宙整体观 、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成为当代继承发展中医学的入门向导,成功阶梯。 世界医学的有识之士,必将受她的启发,重新认识 生命与宇宙整体观 ,借鉴彭芋学说,实现战略突破,从困境中脱茧而出。

    • ¥25.8 ¥39 折扣:6.6折
    •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
    •   ( 792 条评论 )
    • 责编:邹湘侨|口述:无名氏 /2011-10-01/ 广西师大
    • 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医除了治疗人的肉体,还治疗人的精、气、神。其精气神部分,比如经络穴位、五运六气、五藏六腑,便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些, 是中医“内证”的领域。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是一本从中医视角谈解剖的书,它甚至不仅仅是一本谈人体奥秘的书,它所揭示的是人的生命与宇宙的交流的独特方式和通道,生命的运行与大自然的神秘关联。本书以 文化和知识为背景,将中医的脏腑、经络等放在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进行说解描画,既有外在观察,又有内在实证,必然会对专门的医家,道家和中医爱好者产生极大启发。

    • ¥27.41 ¥46 折扣:6折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522 条评论 )
    • 刘渡舟 /2008-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是现代有名中医学家刘渡舟先生经典著作。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的整体。《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目是在刘老讲课录音的基础整理而成的,有理论、有临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伤寒论》的六经辩证理论体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 ¥27.3 ¥42 折扣:6.5折
    • 医宗金鉴(上)(精)
    •   ( 34 条评论 )
    • (清)吴谦等编 /2001-01-18/ 人民卫生
    • 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上)(精装)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942),是当时政府编篡的一部医学丛书。 《医宗金鉴》(上)(精装)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示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示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等14个部分。 由于本书的内容,切合实际,简明扼要,因此,二百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中医初学中医的 书。今据“武英殿”刊本排印,以供广大中西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参考之用。

    • ¥25.51 ¥39.5 折扣:6.5折
    •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心悟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夏运民编著 /2023-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重点介绍了陈达夫教授的眼科六经辨证、八廓学说以及眼科疾病与六经的关系等内容,并作精炼的心悟阐述。针对眼科的疑难病症,如青光眼、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等疾病,有详细的理论阐述和医案发挥,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为了有利于传承老师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基础上对相关的中医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思维方法作必要的增补和深入的阐发并增加了多年来治验的典型病案,以进一步佐证和强化原著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在原著《中医眼科经法要》基础上,编写成《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心悟》一书,以期贡献社会。

    • ¥18.8 ¥29 折扣:6.5折
    • 运气体质实践录(第1辑)
    •   ( 1 条评论 )
    • 邓杨春|责编:朱江 /2023-12-01/ 中国中医药
    • 五运六气乃中医之精华,历代大医对其评价甚高,然其理艰深,自古精通者寥若晨星。运气之关键,在于天地人气机运转之枢机,掌握了这个枢机,就可通过观察天地星象、物候以把握先机,防治人类疾患。人生天地之间,先天体质就被出生之时的运气打上了烙印,且伴其一生,作者在书中将其称为运气体质,按五行之太过不及分为十种,分别详述。知道自己的运气体质,对一生中容易罹患的疾病的防治就占了一丝先机,多了一条思路。甚至日常饮食、健康管理,从中亦可深受启发。本书可与作者《运气传习录》系列参照阅读,以运气思路参校四诊合参、方证对应,临证有效率也可进一步提升。

    • ¥23.14 ¥36 折扣:6.4折
    • 医学心悟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3-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系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准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共分五卷,末附一卷。书中明确提出辨证八纲、施治八法理论,并对伤寒及内、外、妇、五官疾病作了系统论述。其论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治法切于实用,故自清代以来,成为初学中医者的推荐阅读之书。本次整理,乃以雍正十年程树滋堂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26.1 ¥39 折扣:6.7折
    • 景宋本脉经 学苑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晋]王叔和 /2010-05-01/ 学苑出版社
    •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的脉学著作,使脉学独立分科,奠定了中医脉学发展的基础。王氏认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故撰集"岐伯以来至华佗"之经论要诀,详析脉理,陈述脉法,细辨脉象,明其主病,使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声色证候,治法宜忌,无不賅备,首次从理论到临床对中医脉学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本书共10卷,97篇。其中,卷1主要论述寸、关、尺3部脉位、浮中沉3种脉候,24种病脉体象(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浮、革、实、微、色、细、软、弱、虚、敝、缓、迟、结、代、动)及平脉、疾病,和难愈脉侯;卷2论述"关前"、"关后"脉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门等部位的脉象变化及所主疾病,寸、关、尺各部脉象主病与治疗以及奇经八脉之脉象与主病;巻3主要论述脏腑的平、病、死脉;卷4论述"遍诊法"与独取寸口脉法的

    • ¥11.7 ¥18 折扣:6.5折
    • 医宗金鉴(下)(精)
    •   ( 16 条评论 )
    • (清)吴谦等编 /2001-01-18/ 人民卫生
    • 吴谦等的《医宗金鉴》(下)是《医宗金鉴》的下册,《医宗金鉴》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942),是当时政府编篡的一部医学丛书。原书共90卷,本书系其一部分,原书卷次44~99卷。 《医宗金鉴》(下)内容主要论述中医妇科四大症:胎、产、经、带,其中包括每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由于每病及每方,均先列歌诀,后列注释,使读者易诵易学,所以,本书对于学习、研究中医妇科很有参考价值。但本书某些内容,有不尽符合现代要求的提法,尚希有分析地接受。

    • ¥27.13 ¥42 折扣:6.5折
    • 中医诊断学图表解(第2版)/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丛书
    •   ( 1 条评论 )
    • 陈家旭 /2011-11-01/ 人民卫生
    • 《中医诊断学图表解(第2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 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带头人、首批 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主讲人陈家旭教授主编。 本书1版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多次重印。此次修订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适应教材的 新及教学内容不断深入的需要而编写。 本书修订仍保持1版的风格,以图表形式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体现出来。本书共有200余幅图、1 00余个表,注重以“图”示例中医诊断的原理,明晰症状、证候的来龙去脉:突出知识点相互联系的内容,力争使零碎的内容系统化:用“表”将内容相关、形式类似的部分,用简明的语言表现出来,使之一目了然,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 《中医诊断学图表解(第2版)》图表绘制简洁、合理,既系统又直观地将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可谓是教师和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难得的

    • ¥24.51 ¥38 折扣:6.5折
    • 井穴通络(健康触手可及)
    •   ( 2 条评论 )
    • 编者:张忠//孔文良|责编:褚蔚 /2023-08-01/ 东南大学
    • 井穴通络法是以中医经典理论为依据,在古今医家实践基础上,以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为指导,以揿针等为工具刺激体表井穴,开窍醒神、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从而改善人体不适症状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该方法以揿针为主要针具(揿针由承淡安先生受皮内针启发创制和发明),较好实现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以及对澄江针灸学派学术的挖掘整理和守正创新。 该方法根据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按照承淡安先生“精简疏针”要求,利用“同气相求”原理,对穴位取用、操作步骤等进行 程度的简化,很多常见症状利用手部指尖6个穴位即可完成操作,充分体现了简单、安全、易学、方便、实用特色。 井穴通络法体现了本人多年来对传统文化、中医理论的研习心得与临床实践经验,在操作形式上突出了至简至易的鲜明特点,在操作规范

    • ¥24.01 ¥39 折扣:6.2折
    • 九宫圆运动之古中医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无 /2014-01-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九宫一词在中医典籍里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本书以洛书九宫、八卦理论,干支学说,比类取象的方法,诠释中医理论。延续了《内经》的思想,拓展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全书侧重医理,以中气为核心用于辨证论治,重视时间、地区、体质因素对处方用药的影响,提出了时间诊法及辨证与九宫诊法及辨证等概念。对当今中医界的热点话题如《辅形诀》的思想,温阳药的应用发表了作者独有的观点。

    • ¥15 ¥25 折扣:6折
    • 中医基础理论
    •   ( 0 条评论 )
    • 编者:苏新民//刘鹏飞|责编:宋伟丽 /2022-07-01/ 西安交大
    •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介绍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机,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本教材编写遵循“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本教材叙述简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符合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与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方便其学习与理解,教材在每章前后分别设置了学习目标和目标检测。此外,本教材在保证高职高专层次培养目标需要的同时,注意与本科相同专业同类教材内容的衔接,以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

    • ¥29.97 ¥45 折扣:6.7折
    • 热敏灸实用读本(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58 条评论 )
    •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 /2019-10-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了热敏灸的理论、技术操作、热敏灸优势病症的治疗方案和强身健体的保健方法。论述了灸疗的新概念,更新了大家对灸疗方法和施灸部位的认识;详细介绍了热敏灸防病治病知识与方法,方便老百姓自己学习与操作;展示了热敏灸近期新的科研成果,开拓了读者的视野;列举了大量临床案例,让读者感受热敏灸的神奇效果。

    • ¥22.7 ¥35 折扣:6.5折
    • 石室秘录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3-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石室秘录》为清代有名医家陈士铎编著。本书是中医古籍中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全书分6卷,依次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集,各集之中以治法为目。其中,礼集中载14种治法,乐集载30种治法,射集中载39种治法,御集中载33种治法,书集中载12种治法和17论,数集中载有7大类疾病(7门)和16种杂病。全书论述总计128法、17论、7门、16杂病,·内容闸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100种左右疾病的证治,收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其中大多处方为白裁,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俱备的治法专著。

    • ¥25.3 ¥39 折扣:6.5折
    •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   ( 89 条评论 )
    • 祝谌予 /2005-10-01/ 人民卫生
    •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知名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博览医籍,熟通医理,实践经验丰富,为病人诊治多能取得卓著的疗效。他一生致力于为病患服务,并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在临床实践中,他看重疗效,提倡创新,不仅对中、西医理相结合身体力行,而且十分重视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强调“有是证,用是药”,并结合自身临床感悟提出了“十纲辨证”的新观念。他在诊治疾病上多有独到之处,如注重分析影响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等,在用药上擅用“施氏药对”, 是其治疗疾病的一大特色。 本书共选载了1949年后施氏验案212例,分为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其他疾病四部分。每类疾病首论其证治,记述施今墨先生辨证治疗的独特见解,次列各证病案,详述其治疗中遣方用药过程,每一病案后均附有按语加以阐释。本书忠实反

    • ¥13.56 ¥21 折扣:6.5折
    • 草木含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1-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为“小学生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读本”之一,全书分神农为何尝百草、本草的生长智慧、良药苦口利于病、阴平阳秘辨四性、是药三分毒吗、走出国门的中草药等版块,将中医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名方、中医药对生活和人的身心影响、简单方便易于上手的中医保健和治疗方法等,融入到有趣的故事和活动中,让我们的小读者在了解传统中医药学的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无穷魅力的同时,促进其与现代健康理念、运动健身、合理膳食和心理健康的全面融合,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全书寓教于中医学经典理论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寓教于故事,寓教于生活场景。图文并茂,集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为纸数融合产品,以增加体验感。

    • ¥17.6 ¥28 折扣:6.3折
    • 中药茶饮疗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嵇冰 /2024-01-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内容分为基础篇、药材篇、养生篇和治病篇。基础篇中主要介绍了中药茶饮疗法的历史渊源、分类、组方原则,同时介绍了中药茶饮的制作、饮用方法及常见的中医证型。药材篇涵盖了多种茶叶的基础知识及多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具体功效、泡服方法和配伍禁忌等。养生篇介绍了九种体质的中药茶饮和四季中药茶饮。治病篇参照中西医疾病种类分类编排,中医疾病共分为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脑系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及肢体经络病证;西医疾病分为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慢性胰腺炎、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先概述疾病之貌,后辨证分型,附以茶饮方。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参考阅读,同时也适合中医爱好者、茶叶爱好者、保健养生爱好者等人士阅读。

    • ¥27 ¥45 折扣:6折
    • 医方集解/中医临床丛书
    •   ( 33 条评论 )
    • 汪昂 /2006-06-01/ 人民卫生
    • 本书系我国清代 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精心整理编撰而成,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全书共分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每方除列述方名、说明主治、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用的“急救良方”及养生参考的“勿药元诠”。 该书广搜古今诸家名方,汇集众说详加注释,选方切于实用,文字通俗简明,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医方剂学专著。 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成(1682)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

    • ¥16.15 ¥25 折扣:6.5折
    • 中医男科诊疗精要9787117341783庞保珍 庞清洋人民卫生出版社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慢性前列腺炎
    •   ( 0 条评论 )
    • 庞保珍,庞清洋 /2023-06-01/ 人民卫生
    • 《中医男科诊疗精要》一书系统介绍了 勃起功能障碍、遗精、早泄、不 症、弱精子症、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20种常见的男科疾病诊疗精要。病证的介绍主要是采用以西医病名为主结合中医病名辨证的编写体例。每一病证的论述首先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对该病证的概念加以介绍,然后从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摄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此外,还介绍了中医男科常用中药与方剂。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旨在帮助广大临床工作者掌握中医男科疾病诊疗精华要点,提高中医男科诊疗水平。

    • ¥25.19 ¥39 折扣:6.5折
    • 图解穴位埋线疗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李强,李迎红 主编 /2018-01-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着“看得懂、学得会、用的上”的编写原则,、李迎红主编的《图解穴位埋线疗法》重点突出穴位埋线的临床操作技术及相关知识。全书图文并茂,更配以操作视频,用二维码的形式附于正文相应位置,方便实用,真正实现“看得见的操作、听得见的讲解”。适于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爱好中医传统疗法的医疗工作者、基层大夫、各级诊所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27.9 ¥45 折扣:6.2折
    • 河南医学史略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徐江雁 等 /2021-08-0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河南医学史略》的编写,旨在通过对历史的考察,记述河南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果,构建河南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框架,全书共六章,分为“中原地区的原始人类与疾病”“夏商周的医学认知”“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医药知识的发展”“隋唐五代时期医药知识的完善”“宋代时期河南医学的繁荣”“明清时期河南医学的发展”。 原始社会、夏、商代早中期的医学资料,由于文字记载缺失,所以适度引入考古学分期,其医学发展除论述基本社会卫生环境的发展以外,则以古人类学为主,借此考见当时的人类体质、发病与社会环境状况。 医学史的编撰,重在史料的搜集、整理、排比,历代正史撰述虽不乏医政、医事、医家等史料,但由于编撰体例的,记载往往多有简略,故该书资料选择不局限于正史正典,历代笔记杂录、考古发现等中的相关内容也择要选取,

    • ¥23.1 ¥38 折扣:6.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