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研制出版始于1997年,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利用C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以及进行引用效率、引用网络、期刊自引等统计分析。同时,利用CJCR中的期刊评价指标,还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自CJCR问世以来,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选用的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在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的各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中收录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期刊共2165种。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上刊发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期刊文章发表与引用方面的统计报告,是在 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 基础上,以 中文知识链接门户 为基础,以我国正式出版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6000多种中文期刊(包括英文版期刊)为统计源期刊,对全部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分项切分、规范化处理和有效连接,经统计分析后编制而成。本报告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科学评价期刊的特征和学科地位,客观地反映期刊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CO2、H2O、热量和动量通量的观测原理与方法,为从事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了野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生态学知识与数学模型的提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考书。全书共17章,第1~6章系统介绍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地球大气圈的垂直构造与大气成分,大气圈的辐射传输与地表辐射平衡,近地边界层特征与空气运动基本方程,近地边界层湍流运动特征与扩散通量等有关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第7~10章详细讨论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热平衡的通量观测、涡度相关技术原理及通量观测
《大国重器――深海》是《大国重器(全3册)》系列图书中关于海洋部分的科技成果展示,主要讲述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历程。从利用海风发电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从深海勇士的深潜到探索二号的运输,从蓝鲸一号的挖掘到雪龙号的破冰、蛟龙号、水下机器人、海底电缆等的不断深入。高度延伸了海洋探索相关学科的广度,拓展了内容的深度,增加了知识的密度。通过高清图片以及科学的解读,展现有关海洋之中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每一项对海洋的探测都是从零到一的奋斗史,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 加立体形象的看到国之重器背后凝聚的合作与智慧。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创造和创新精神。大国重器还有 多的秘密,被提炼出来藏在字里行间,等待着读者去探索和发现。 《大国重器――空间》是《大国重器(全3册)》系列图书中关于空间部分的科技成果展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流体动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的体系结构,其内容分为粘性流基础、层流边界层、层流—湍流转捩、湍流边界层以及边界层理论的数值方法五个部分,其中粘性流基础部分是边界层理论的基础与核心;而层流边界层与湍流边界层是边界层理论重点研究对象,本书围绕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的层流与湍流边界层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了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状态、温度边界层中温度场与速度场的耦合、边界层分离与再附、边界层控制及轴对称与三维边界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对对自然对流、射流与尾迹、自由剪切湍流、湍流内流等与边界层理论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实阐述。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四卷下(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创刊到196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48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2010 年 9 月,美国陆军退役上校詹姆斯 ·皮尔斯( James G. Pierce )博士与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军营的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合作发表了一篇有关陆军组织文化的研究报告。皮尔斯推测, “专业组织能够培养未来的 ,使其为应对未来环境与内部的不确定。性做好长期准备,这种能力取决于组织文化”。他认为,美国陆军领导层“可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带领这个军种走向未来的成功。” 仅靠死记硬背,不再足以造就当今复杂挑战下需要的那种军人了。时至今日,美国陆军的课程继续使用判断题和多重选择题来评估指挥员,这是无效的。适应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已经成为现代军人的关键技能。陆军领导可能声称,他们正在改变训练和教育方式、确保在下属中灌输这些技能,但唐纳德 · E. 范德格里夫认为,他们并没有做到。他们确实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三卷上(1934-194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34年创刊到194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78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四卷上(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创刊到196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59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这是一部出色当行的西方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作者从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建构出一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但本书的成就和价值远不止此,因为作者不仅仅整理出一部西方科学史,而且要以此为阶梯,去探索一个 重大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但要澄清这一问题,研讨的范围必须从科学史推广到西方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整体。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书在科学史叙事的后面衬托着一层西方哲学史,而且还隐现着一套西方文化史。但本书的深度尚不尽于此,作者笔下写的是西方科学史,心中关怀的却是科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全书的设计和论辩方式也有意无意地针对着“李约瑟问题”而发,作者对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及其他相关论著有着深入理解而且评论得 中肯。
席泽宗院士是我国 的科学史家,在新星和超新星、夏商周断代、科学思想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天文学史学科的引路人。本文集辑为六卷,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席院士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依次为《科学史综论》《新星和超新星》《科学思想、天文考古与断代工程》《中外科学交流》《科学与大众》《自传与杂著》,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席院士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展现了一位科学史家的学术生涯和思想历程,为学界和年轻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历史提供了一种途径。
本书通过对金元时期科技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考察,重点探讨了以理学家、科技实践家、人文学者为代表的典型人物的科技思想,比较清晰地勾勒出金元科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并对金元科技思想的历史演变及特征进行了新的学术审视和反思,以期为当代科技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此外,本书不仅有作者对金元科技思想成果的经验总结,而且还有作者对金元科技思想本身所存在“缺陷”的批评和反思。 本书可供宋辽金元史、科技史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席泽宗院士是我国 的科学史家,在新星和超新星、夏商周断代、科学思想史等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是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我国天文学史学科的引路人。本文集辑为六卷,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席院士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依次为《科学史综论》《新星和超新星》《科学思想、天文考古与断代工程》《中外科学交流》《科学与大众》《自传与杂著》,所选内容基本涵盖了席院士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展现了一位科学史家的学术生涯和思想历程,为学界和年轻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历史提供了一种途径。
本书针对合成生物制造的核心——高性能细胞工厂设计原理与方法所需的知识体系开展内容设置,主要从细胞工厂代谢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设计,细胞工厂鲁棒性底盘开发,数字化细胞工厂设计,细胞工厂高效构建、进化及筛选,细胞工厂应用及工程伦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细胞工厂设计原理。 本书共分为13章,其中,第1章简述了细胞工厂发展与设计理念;第2章阐述了细胞工厂的热力学与动力学驱动设计;第3、4章详述了细胞工厂物联网络设计与信息调控网络设计;第5、6章介绍了细胞工厂底盘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抗逆设计;第7、8章介绍了生物逆合成与细胞途径设计,以及细胞工厂设计软件与数据库;第9~11章详述了细胞工厂的快速构建原理、定向进化原理与技术,以及性能快速表征与筛选原理; 2、13章总结了细胞工厂的典型应用案例及其涉及的生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三卷下(1934-194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34年创刊到194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61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