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学推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于改进思维方法,作为 科学逻辑 丛书之一,本书从科学推理的实用角度来编写,不仅详细介绍了科学思维的逻辑原理,而且结合丰富的科学案例来阐明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论述科学的推理方法,从而启发科学思维并提升读者的科学推理技能。科学推理的逻辑重点是归纳逻辑。本书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科学概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因果分析、因果推理、因果探究、实践推理、科学假说,附录附有科学推理测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特点。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逻辑学、推理与批判性思维、科学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适合对此感兴趣的各类读者阅读。
本书以近年来机械工程领域的高水平SCI期刊论文的实例讲解为特色,旨在提高理工科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用英文撰写科研论文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本书具有学术性强、内容丰富、资料充实、应用面广等特点。 全书共计四篇14章,*篇根据写作流程,针对期刊论文的每一组成要素分析其一般功能、语言特征、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第二篇给出词汇、句子等语言表达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给出量和单位、图表设计、公式表达等注意事项;第三篇包括英文科研论文的投稿与审稿、SCI期刊论文检索系统及评价指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的准备与演讲;第四篇以8个附录的形式给出了机械工程学科撰写英文科研论文的重要写作资料,包括机械工程学科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机械工程学科SCI检索期刊信息、机械工程学科中文核心期刊中英文对照、各类基金资助项目名称的中
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制高点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还在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博弈日益激烈,科技竞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分为八章,从科技创新的内涵、战略地位、面临的挑战和战略路径等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抢占科技制高点来支撑和引领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与优势,以及科技创新如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个方面。
经过近四年的系统研究,本书以重大科学发现的规律探索为定位,提炼了2000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成长环境、师承路径、科研定位、资源整合、突破发展、成果扩散的信息谱系,构建了研究解析的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同时,精选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三大领域27个经典案列进行深度研究,提出对中国当代重大科技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技决策优化推进的比较经验,以及面向中长期科技政策制定参照的建设思路与建议。
本书对大国崛起规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大国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构建新颖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模型,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对北京、上海、大珠三角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统计数据,通过横向以及纵向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出三大科创中心的特征以及独特的发展路径,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提出有创新性的政策建议。我国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肩负着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是我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2017年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从 ·鲍尔的肩上取下一小块组织,用这些组织的细胞开展了一项特殊的实验。8个月后,这些细胞发育组装成了一个迷你大脑:细胞的种类不仅从皮肤细胞转变成了神经元,而且细胞之间还形成了大脑中那样的神经连接,能够传递神经信号。 随着干细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这类看似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中, ·鲍尔回顾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生命的历史,并 读者去领略这一领域当今 前沿的进展:创造各式各样的迷你器官并把它们组装起来;用猪作为器官工厂,生产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通过3D打印的方法打印组织甚至器官;见证中国科学家创造出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增进人类对生命的理
20世纪30年代早期,已是纽约学界新星的芒福德为弄懂工具、器械和生产工艺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的影响力,如饥似渴地遍览论述工业社会兴起的著作,他注意到尽管技术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却没有哪部作品充分探讨过人与技术丰富而复杂的关系。 由此,《技术与文明》以10世纪的发明创造为起点稳步向前,以始技术阶段、古技术阶段和新技术阶段为三个节点,记叙了艺术、工艺、科学、工程学、哲学、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的千年技术进步史。在这一千年间,西方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形式因机器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如何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推动环境和生活常规发生巨大转变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用了哪些手段和方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未曾预料的价值?芒福德都在这本书里给出了极富远见的回答。 芒福德对历史重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 几章将故事带入 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 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的多普勒分析 出版社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杨益新;杨龙;徐灵基 出版时间 20190201 I S B N 9787030600158 定价 9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57 (千字) 页 数 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