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CO2、H2O、热量和动量通量的观测原理与方法,为从事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了野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生态学知识与数学模型的提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考书。全书共17章,第1~6章系统介绍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地球大气圈的垂直构造与大气成分,大气圈的辐射传输与地表辐射平衡,近地边界层特征与空气运动基本方程,近地边界层湍流运动特征与扩散通量等有关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第7~10章详细讨论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热平衡的通量观测、涡度相关技术原理及通量观测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四卷下(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创刊到196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48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三卷上(1934-194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34年创刊到194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78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四卷上(1946-196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46年创刊到196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59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三卷下(1934-1945)》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34年创刊到1945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61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本书从基础与交叉前沿、空间光电、信息、材料与制造、 能源、生物、人口健康、农业、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等主要科技领域及重大基础设施,选择纳米电子学、深空探测、量子计算、轴承钢、多能互补系统、合成生物制造、癌症新疗法、植物微生物组、海洋牧场、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这11个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前沿学科、热点问题或技术领域,逐一对其进行 研究发展态势的全面系统分析,剖析这些前沿领域和热点学科或科学问题的 整体研究进展状况、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竞争发展态势,并提出我国开展这些相关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布局、研究决策等提供重要的咨询依据,为有关科研机构开展这些科技领域的研究部署提供 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参考背景。
《 自然 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平装版)第二卷下(1931-1933)》是一套自然科学论文精选集中的一卷,收录了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自然》从1931年创刊到1933年期间发表过的经典科学论文44篇,这些文章由《自然》杂志主编遴选,由《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为每篇文章撰写编者按,并由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翻译成中文并审订。全书通过原汁原味的科学论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是一部有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与引用方面的统计报告,以我国正式出版的、2015年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学科近2000种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为统计源期刊,对这些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20多项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Michael Gazzaniga教授是国际知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也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由他编写的《认知神经科学》一书的前两版曾为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学习者系统介绍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和发展状况,受到了广泛欢迎。相信《认知神经科学》(第三版)中译本的出版,将对我国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生命科学和教育科学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带来近期新研究成果的整合与评述。
欢迎翻开第三版!每当像认知神经科学这样的新领域出现时,人们对它的前途并不总是信心满满,甚至怀疑它会不会昙花一现。对新领域的新鲜热情就像看着一只一次站立起来的小鹿一样,她能行吗?这崭新的生命能否发育长大?这新的生命中能放射出真正的意义吗? 10年后的今天,认知神经科学已经空前繁荣。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体察这种进步:领先的大学已经着手实施创新举措,旨在发展专门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向,以便为研究者提供这一领域研究所需的工具和跨学科研究的机会;新杂志每年都在创办,以适应认?神经科学新分支中文献数量的指数型增长;由于与会者人数激增,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的年会年年爆满:从一次会议时的400人陡增至2008年第十五次会议时的1800多人。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这一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课本也是如此。15年前,我们从
《动物营养学原理》共有13章,全面覆盖了动物营养学的经典和前沿概念。本书首先概述了动物营养学的生理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继而详述了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化学特性,随后系统地介绍了动物体内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运和代谢以及能量代谢。在整合营养学的理论和动物饲养实践的基础上,本书对动物维持和生产的营养需要量及动物的采食调控进行了深入讨论。*后,本书对维持动物生存、促进动物生长、改善动物生产蛋白质的饲料转化效率以及为替代饲用抗生素而使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正值刘人怀院士从教50周年出版,展示了刘人怀院士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师风范。该文集收集了刘人怀院士从求学以来50多年100多幅珍贵的照片,有刘人怀院士花费大量时间撰写的从教50年感悟,以及刘人怀院士的朋友、同事、学生撰写的与刘人怀院士共同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和生活趣事文章50余篇。刘人怀院士培养的几代学生在文集中还记录了他1963年至2013年50年间的辛勤耕耘和硕果累累。
本书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梳理总结20多年来福建在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形成的主要成效、典型 经验和创新做法。全书由特别访谈、发展报告、优秀案例3个主体部分组成。 特别访谈记录了对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亲历者、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十 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川同志的采访,科技特派员制度当年在福建如何萌发、 形成和发展,这背后的故事由他们娓娓道来。发展报告主要介绍科技特派员制 度的整体概况与发展演变,以及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践模式与各地发展情 况。优秀案例围绕机制体制创新、模式经验创新和路径成果创新等3个方面, 集中展示了20多年来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及其经验做法,旨在充分发挥典型 案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坚持中不断拓展提升、发扬光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