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钱学森英文原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第三版。原书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本版对第二版中的文字、符号等错误进行了补正。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共二十一章。上册十二章,下册九章。 本书保留了原书的基本内容。在叙述方法上,也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点,由浅入深,既重视物理概念,又注意理论上的严谨性,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讨论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时,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的描述方法并重,互相补充。
本书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变革,以及随着这种变革所发生的方法论创新与科学革命?? 大写的科学革命 。具体来说就是:勾勒史前人类神话宗教自然观与自然认识之间的关系;梳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内涵及科学思想意蕴;厘清中世纪自然哲学与自然神学、近代早期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阐述近代科学革命的自然观变革、方法论创新及其关联;探讨现代科学的新发展、自然观的新变革及其方法论创新所引发的现代科学革命;构想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的未来科学革命形式。由此就从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以史为鉴知兴替 的视角,系统地展现了由自然观变革和方法论创新所引导的 大写的科学革命 的概貌。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本范式,建立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汇集着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规范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方向,为中医学数千年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最为关键的钥匙,2011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本书融会古今中外《灵枢经》研究的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新知,对每篇原文分为导读、原文、校注、释义与知识链接5个板块,围绕原文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讲、讲对了还是讲错了、对错何以判断以及所讲内容的现代价值5个层次,从哲学文化与自然科学两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力求回归中国文化本源,融会古今科技知识,贯通中医理论临床,寻找中医思维钥匙,启迪学术未来发展。
本书选取钱学森从1961年到1998年关于系统科学的书信共277封,并按系统科学的结构进行了分类编排,每部分均作了简单介绍。读者从书信中可以全面了解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的论述,并且按时间顺序了解钱学森思想发展的脉络。
无
本书运用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脑认知和机器智能的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按照定性分析、数据方案设计、定量关联分析、多学科系统建模、仿真与实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原型构建这一完整的研究体系,对科技创新人才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七商要素出发,定性分析了影响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要素,并构建了科技创新人才指标体系。利用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通过皮尔逊系数和AMOS结构方程定量分析了七商指标的内部关联关系和七商之间的逻辑关联关系。构建了科技创新人才匹配模型和基于多层交互权重和熵值理论的科技创新人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样本个体是否符合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标准进行判别,进一步通过评价模型系统评价样本个体的科技创新层次等级。通过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科技创新人才无向加权小世界网络的节点重要性评价和网络
本书围绕科技规划的一般过程及其方法展开论述。按照科技规划的过程,从科技规划的编制、科技规划的实施、科技规划的评估等方面展示科技规划的整体面貌,其中重点论述了科技规划编制阶段的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相关问题。同时,应用案例分析方法,评析先进国家科技规划编制的经验, 并对我国科技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过程进行管理和政策层面的思考。
本书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梳理总结20多年来福建在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形成的主要成效、典型 经验和创新做法。全书由特别访谈、发展报告、优秀案例3个主体部分组成。 特别访谈记录了对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亲历者、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十 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川同志的采访,科技特派员制度当年在福建如何萌发、 形成和发展,这背后的故事由他们娓娓道来。发展报告主要介绍科技特派员制 度的整体概况与发展演变,以及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践模式与各地发展情 况。优秀案例围绕机制体制创新、模式经验创新和路径成果创新等3个方面, 集中展示了20多年来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及其经验做法,旨在充分发挥典型 案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坚持中不断拓展提升、发扬光 大
复杂系统建模是越来越多的复杂工程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军事作战系统、人工生命系统等研究的基础,有着极其广泛而旺盛的社会、经济、国防和科技需求,堪称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新领域。《BR》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复杂系统建模理论、方法与技术的著作。作者在全面论述系统建模基本理论和常用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面向复杂系统数学建模的新方法与技术,以及仿真建模环境和工具,并深入讨论人们十分关心的大型复杂仿真系统建模的VV and A与可信度评估技术及其应用。
泛素家族包括近20种成员蛋白,其中泛素介导真核细胞内 大多数蛋白质通过蛋白酶体进行选择性降解,类泛素蛋白ATG8/LC3则介导细胞自噬。细胞自噬通过溶酶体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蛋白质聚集物和细胞器等细胞内物质。邱小波教授等10位学者于2008年共同编著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共8章)一书。该领域在过去10多年中取得了迅猛发展,已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增加了自噬的内容,以反映过去10多年来该领域的快速发展,系统而深入地介绍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及应用前景,共29章。
本书是关于外推法在多维问题应用的专著。全书共10章,除阐述显式外推:Richardson外推与分裂外推在多维积分、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的应用外,对于隐式外推:如基于多层网格法的τ外推、基于有限元内估计的局部有限元外推、稀疏网与组合技巧也有专章介绍。
数字技术迅速普及,但数字红利却并未同步实现。数字红利指快速增长、更多就业和更好服务带来的广泛效益。是什么在阻碍着各国实现数字技术可以带来的富有转型意义的深远影响?本书分析了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全球近60%的人口还不能上网,基本无法在实质意义上参与数字经济。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数字技术的收益可能会被日益增多的风险抵消。《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虽然数字革命如火如荼,但 非数字配套机制 未能同步发展,包括促进准入和竞争的法规、帮助劳动者参与利用新经济的技能、以及对公民负责的体制。没有非数字配套机制,数字投资的发展影响不会令人满意。那各国应该怎么做?各国应该制定比目前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战略更为广泛的数字发展战略;应该营造让技术发挥*效益的政策与体制环境。简而言之,各国需要建立健全的
本书从基础与交叉前沿、空间光电、信息、材料与制造、 能源、生物、人口健康、农业、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等主要科技领域及重大基础设施,选择纳米电子学、深空探测、量子计算、轴承钢、多能互补系统、合成生物制造、癌症新疗法、植物微生物组、海洋牧场、新生代生态环境演化、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这11个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前沿学科、热点问题或技术领域,逐一对其进行 研究发展态势的全面系统分析,剖析这些前沿领域和热点学科或科学问题的 整体研究进展状况、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竞争发展态势,并提出我国开展这些相关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布局、研究决策等提供重要的咨询依据,为有关科研机构开展这些科技领域的研究部署提供 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参考背景。
本书以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CO2、H2O、热量和动量通量的观测原理与方法,为从事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了野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与分析、生态学知识与数学模型的提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考书。全书共17章,第1~6章系统介绍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和水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地球大气圈的垂直构造与大气成分,大气圈的辐射传输与地表辐射平衡,近地边界层特征与空气运动基本方程,近地边界层湍流运动特征与扩散通量等有关近地边界层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第7~10章详细讨论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热平衡的通量观测、涡度相关技术原理及通量观测
材料内部和材料之间的界面是材料研究中的核心领域之一,与材料科学的所有领域几乎都密切相关。本书通过阐述一些简单的模型和关键的实验结果,着重论述基本概念,使读者逐步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本书包括晶体材料中界面的结构、热力学、动力学和性质4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第1章至第4章介绍界面结构,包括界面几何、位错模型、原子间相互作用和原子结构等。第5章至第7章介绍界面热力学,包括界面相和相变、固溶原子偏聚等。第8章至第10章介绍界面动力学,包括扩散、守恒运动、非守恒运动等。*后两章介绍界面的电学和力学性质。原著一经出版,即成为全世界科研人员公认的界面科学的经典著作。本书可供物理、化学、材料、机械和电子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是一部有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与引用方面的统计报告,以我国正式出版的、2015年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学科近2000种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为统计源期刊,对这些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20多项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丛书含总论和19个学科领域专题报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正值刘人怀院士从教50周年出版,展示了刘人怀院士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师风范。该文集收集了刘人怀院士从求学以来50多年100多幅珍贵的照片,有刘人怀院士花费大量时间撰写的从教50年感悟,以及刘人怀院士的朋友、同事、学生撰写的与刘人怀院士共同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和生活趣事文章50余篇。刘人怀院士培养的几代学生在文集中还记录了他1963年至2013年50年间的辛勤耕耘和硕果累累。
科技规划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系统谋划。本书主要聚焦基础前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包括人口健康与医药、生物、农业)、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八个主要科技领域,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据与计算平台等两类科技创新公共支撑平台,以科技强国、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和领军型创新研发机构(包括国立和私立研发机构)、国际重要科技组织等为重点观察对象,以近年来特别是面向未来的中长期主要科技领域的战略与规划为调研和分析重点,按照主要科技领域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战略研究,完成了主要科技领域与科技创新平台领域的科技战略和规划分析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突出了主要科技领域研究内容特色和战略重点、科技发展趋势前瞻和未来创新方向特色、国家科技研发竞争力与影响力特色、科技领域与重大计划部署特色
无
本书系统介绍了分析偏微分方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Riesz基方法,侧重于由二阶偏微分系统描述的弹性振动系统的Riesz基性质、谱确定增长条件以及指数稳定性,从一般抽象的理论开始到具体偏微分系统Riesz基的验证都有全面叙述与证明。特别地,本书重点介绍比较法、对偶基方法以及Green函数法的技巧与理论,其中关于本征值与本征函数的渐近表示具有独立的意义。为了自洽的需要,本书也介绍了所涉及的泛函分析、Sobolev空间理论以及线性算子半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