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撰写的一部经典名著,书中讨论的是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领域中与严密的论证推理完全不同的一种推理方法一一合情推理(即猜想)。本书通过许多古代著名的猜想,讨论了论证方法,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不但要学习论证推理,也要学习合情推理,以丰富人们的科学思想,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本书的例子不仅涉及数学各学科,也涉及到物理学,全书内容丰富,谈古论今,叙述生动,能使人看到数学中真正的奥妙。
本书对高等数学的大部分内容作了简明的、介绍性的论述,全书共分十二章,其中八章分别讨论数论、代数、几何及线性代数、极限、连续性及拓扑学、微分、积分、级数和概率、每章都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开始,一直论述到当前的进展,并附有该学科的历史概况及有关的著名数学家的生平简介,重要参考书。另外还有三章分别讨论数学模型与现实,数学的应用及17世纪的数学史,最后一章讨论数学的社会学、数学的心理学及数学教学。《BR》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严谨,可使读者了解数学的全貌、现代数学的特点及数学的应用并可提高读者对数学的兴趣。《BR》 本书由胡作玄同志翻译,张燮同志初校,沈永欢同志复校。
内容简介 近世代数是代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讲述代数基本结构的特性.本书除系统介绍群、环和域的基础知识(包括域的有限伽罗瓦扩张理论)之外,还力图强调近世代数中的思想和方法.书中有大量习题.除主线内容之外,还增加一些附录用来开拓和深化所学内容.本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多年的讲义基础上修改写成,可作为高等学校数学系基础课教材,也可供数学工作者和通信、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南开大学数学系讲授泛函分析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分6章:第一章,距离空间与拓扑空间;第二章,赋范线性空间;第三章,有界线性算子;第四章,Hilbert空间;第五章,拓扑线性空间;第六章,Banach代数。本书可作为泛函分析的一本入门教材。每章末附有一定量的习题。
本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重视数学发展规律、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尊重史实,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取史料,精选古今中外数学产生、发展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成果,将古代、近代和现代各国或地区的数学虫作简明、概括性的宏观介绍与评述。
本书根据作者近年来多次在南开大学讲授黎曼几何的讲稿写成,可以作为黎曼几何的入门教材,主要介绍黎曼几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全书共十四讲,依次介绍黎曼流形、黎曼联络、测地线、曲率等基本概念;其间介绍弧长的变分公式以及Jacobi场等基本方法,并讨论黎曼流形上的几何变换、微分算子、完备性、比较定理等;最后,作为黎曼流形的重要实例,介绍了齐性黎曼流形。每一讲都配有适量的例子和重要的应用,以及少量习题,以加深对相关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本书强调几何背景,着重介绍几何直观比较明确的一些定理,定理的证明也以经典微分几何方法为主。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教学丛书》之一。主要介绍在应用中经常遇到的几种基本随机过程,如Poisson过程、更新过程、Markov过程、平稳过程、Brown运动、Ito微分公式、线性随机微分方程,以及鞅过程和停时。全书材料丰富,每章结合大量有实际背景的例子来解释基本概念,并配有一定量的习题。
这是一本阐述控制论的理论和它在各方面应用的综合性、概论性的书,作者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他就是通过本书奠定了“控制论”这门新兴学科的基础.书中关于怎样把机械元件和电器元件组成稳定的、具有特定性能的自动控制系统,关于怎样用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传递和加工等方面的讨论对于自动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技术等方面有关的科学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关于如何应用控制论研究人的神经和大脑的活动,研究生物的适应和生殖机制,对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工作者有参考价值,书中关于本书诞生过程的历史叙述,对如何发展边缘学科,有一定的方法论上的意义,本书是研究控制论的重要的、基本的参考文献之一。中译本第二版增加了原书1961年第二版新增加的内容。
?定位为普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材,入门起点低,只涉及基本的数论、抽象代数知识。?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且实用的分支,代数编码与密码的入门切入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和当前计算机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具体的、 较好的纠错码体制和现代密码体制,以便在工作中能够使用。?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是抽象代数基础,第四节和第五节讲解有限域和有限域上的多项式环,这是代数编码与密码的基础。 第二部分介绍纠错码理论,引进线性码、循环码、 BCH 码 和 RS 码。 第三部分介绍代数密码学:讲公钥密码,即介绍 RSA 密码体制和 ElGamal 密码体制;讲分组密码,主要介绍了高级加密标准 AES 和 IDEA 密码体制;第八章讲密钥管理;第九章讲数字签名和认证系统。
胡里克编著的《初等代数几何(第2版)》是代数几何的一个导引,其目的是给出代数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用大量例题对它们进行解释,这可以让读者在一些补充资料的帮助下独立进行工作。《初等代数几何(第2版)》特意保持使用初等语言。书中一方面展开一般理论,另一方面则处理具体的例题和应用,并着重于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初等代数几何(第2版)》适合大学数学系的本科生阅读参考,他们已经学过了代数和函数论的基础课程。《初等代数几何(第2版)》的新版做了重大修改,增添了许多新图和习题,所有习题都有解题提示。
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科(包括经管类)各专业的数学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含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部分,内容包括初等函数、极限与连续、变化率与导数、积分、线性代数初步、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下册含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概率统计部分,内容包括多元函数的微分、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数理统计初步。各章均配有适当、适量的习题供读者学习巩固。
《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类型)教材相配套,分上、下两册,共十一章,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无穷级数等内容。每一章由内容摘要、典型例题与同步练习、练习题(题后附有参考答案)三部分组成。本书主要阐述了《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剖析了《高等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本书由周晖杰等主编。
本书是一本常微分方程本科生教材,传统意义的微分方程是讲解求解微分方程解析解的特殊技巧,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首先将数学建模贯穿全书,然后以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的表达,在解的裹达中,不仅仅限于解析解,主要以定性为主,通过斜率场、解的图像、相平面上的向量场及轨线等工具,到达对解的渐近行为的最好理解,最后以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模拟为工具加深对解的行为的直觉理解.全书的图形演示课件可焱陆本书指明的课程网站下载.全书分5章,主要包括一阶微分方程、一阶二维微分方程组、二阶线性常系数徵分方程、一阶二维非线性方程组和一阶n维线性微分方程组.
《高等数学引论》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上世纪60年代编写的教材,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全书共分四册,包含了微积分、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等内容,全书反映了作者的“数学是一门有紧密内在联系的学问,应将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放在一起来讲”的教学思想,还包括了作者的“要埋有伏笔”、“生书熟讲,熟书生温”等教学技巧,书中还介绍了数学理论的不少应用。这使得本套书不同于许多现行的教科书,是一套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数学教材。 册包括实数极限理论、微分和积分及其应用、级数理论、方程的近似解等内容:第二册包括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多重级数理论、曲线及曲面、场论、Fourier级数、常微分方程组等内容;第三册主要介绍复变函数论的一般理论;第四册主要介绍代数矩阵论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再版时得
本书是吉米多维奇主编的又一本极具影响的习题集,它适合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自1959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修订再版多次,本书译自*2006年俄文版。 全书包含三千多道习题和三百多道例题,几乎涵盖了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除解析几何处)的所有内容,并对课程中要求牢固掌握的重要章节(求极限、微分法、函数作图、积分法、定积分的应用、级数和微分方程的解法)给了特别关注。除此之外,书中还包括场论,傅里叶方法和近似计算的习题。
这本生动、简洁的书基于作者在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的本科生课程讲义,涵盖了计算的一般理论的基本概念。《可计算函数》从可计算函数的定义和一个算法开始,讨论了可判定性、可数性、通用函数、编号系统及其性质、m-完全性、不动点定理、算术分层、oracle计算、不可判定性的度。作者还介绍了一些特殊的函数模型,如Turing机和递归函数。 《可计算函数》可供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阅读,也可供所有希望学习计算的一般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数学家和程序员使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应用概率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集合论基础、*事件和概率、*变量、*变量的数字特征、概率极限理论、数理统计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应用概率论基础》是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汇编成册的,内容翔实,表述严谨,深入浅出,既清晰地阐明了各个概念和定理,又能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有助于读者掌握和理解概率论基础知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应用概率论基础》可作为大学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空问解析几何与向量运算、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相似对角化、二次型、MATLAB简述与应用。本书注重代数与几何的有机结合,强调矩阵初等变换的作用,将数学建模思想融人教材,注重应用背景及实例的介绍,并精选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便于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