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线性变换的角度对矩阵的诸多重要概念进行了新的梳理。具体而言,第1章给出了矩阵的由来,指出矩阵是表达自然界中线性变换的最为自然的工具;第2章讲述了线性变换在一组基下的矩阵表达,从而引出矩阵相似的概念;第3章结合数的发展从特征分析的角度给出了一个矩阵可能包含的线性变换类型;第4章着重阐述若尔当标准形理论以及其重要的物理意义;第5章从线性变换的连续性角度,讨论了矩阵的任意次幂问题;第6章从线性变换的整体缩放角度,讲述了行列式的几何意义以及相关的代数性质;第7章和第8章的研究对象从单个的矩阵转到矩阵的集合,着重讲述了矩阵李群和矩阵李代数的相关概念及含义。
本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之一。 本书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经典数学教材之一,是微分几何教程的简明阐述,在大学数学系两个学期中讲授。内容包含:一般拓扑,非线性坐标系,光滑流形的理论,曲线论和曲面论,变换群,张量分析和黎曼几何,积分法和同调论,曲面的基本群,黎曼几何中的变分原理。叙述中用大量的例子说明并附有习题,常有补充的材料。 本书适合数学、物理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全书共分两卷,涉及的面很广,可以说概括了1920?1940年代数学的主要成就,也包括了1940年以后代数学的新进展,是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是第一卷,分成11章:前5章以最小的篇幅包括了为所有其余各章作准备的知识,即有关集合、群、环、域、向量空间和多项式的最基本的概念;其余各章主要讲述交换域的理论,包括Galois理论和实域。
数学符号是数学文献中用以表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等的记号。本书研究了常见的200余个符号的来龙去脉着重探讨了常用的100多个符号的产生、发展历史。作者从卷收浩繁的古算史书中进行考证,以史为据,自成体系,可读性强。
最优化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线性规划、无约束优化及约束优化的基础理论和求解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与最优性条件、无约束优化的最优性条件、约束优化的最优性条件与鞍点定理;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算法、内点算法、非内部连续化算法;求解无约束优化的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辄梯度法、拟牛顿法、非单调线搜索法、信赖域法;求解约束优化的序列无约束优化法、可行方向法、序列二次规划法等,也简单介绍了多目标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求解方法。本书内容丰富,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章后都附有大量的习题,便于教学。
本书汇集了抽象代数中的大量问题和反例, 主要内容有群论、环论、域和伽罗瓦理论等. 书中通过例子对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比较仔细的对比, 考虑了很多重要定理在不同条件下是否成立的问题, 给出了抽象代数中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德国数学家尤尔根?约斯特的著作Bernhard Riemann Ueber die Hypothesen,welche der Geometrie zu Grunde liegen, 以一个微分几何学家的独特视角, 将黎曼几何学思想置于更为宽广的背景??哲学、物理学以及几何学??加以考察, 并将黎曼的推理置于他的追随者基于他的开创性思想所获得的更普遍和更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 作者遵循西方数学史家所主张的数学史研究方法论之“接受史”研究范式, 考察了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物理学中的空间观念、康德的空间哲学, 以及非欧几何学发展的历史, 同时还用现代数学的观点对黎曼关于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文本中所涉及的现代数学概念予以阐释, 探究黎曼几何学与现代数学和理论物理的深刻联系.
《现代几何学 方法与应用》是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对几何课程现代化改革的成果,作者之一的诺维可夫是1970年菲尔兹奖和2005年沃尔夫奖得主。全书力求以直观的和物理的视角阐述,是一本难得的现代几何方面的好书。内容包括张量分析、曲线和曲面几何、一维和高维变分法(一卷),微分流形的拓扑和几何(第二卷),以及同调与上同调理论(第三卷)。
本书简要介绍经典信息几何与矩阵信息几何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全书共八章:第1章概述信息的发展历史;第2章简要介绍作为信息几何理论基础的微分几何的基本内容,没有涉及太多复杂的定义;第3章介绍经典信息的基本内容;第4章介绍矩阵信息几何,着重介绍相关的李群、李代数以及一般线性群的重要子群和子流形的性质,而且介绍各种流形上的自然梯度算法;第5~7章介绍经典信息几何的应用;第8章介绍矩阵信息几何的应用.
《微积分学教程(第1卷)(第8版)》是一部卓越的数学科学与教育著作。自*版问世50多年来,本书多次再版。至今仍被俄罗斯的综合大学以及技术和师范院校选作数学分析课程的基本教材之一。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本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是在20世纪初*后形成的现代数学分析的经典部分。本书*卷包括实变量一元与多元微分学及其基本应用;第二卷研究黎曼积分理论与级数理论;第三卷研究多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斯蒂尔吉斯积分、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本书的特点是:一、含有大量例题与应用实例;二、材料的叙述通俗、详细和准确;三、在极少使用集合论的(包括记号)同时保持了叙述的全部严格性,以便读者容易初步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本书可供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课程作为教学参考书,是数学
交换代数与同调代数是代数学中的重要领域,也是代数几何、代数数论等领域的强大工具,因此是很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所需要甚至的。本书针对各方面读者的基本需要,内容包括多重线性代数、交换代数(包括“硬交换代数”)与同调代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在取材上只注意这些学科中重要且实用的基本内容,而不涉及很专门的课题。在内容的安排上,采取了“低起点,高坡度”的方式。在预备知识方面,只假定读者学过群论和域论(包括伽罗华理论),而从环的基本理论讲起。每一章后面都有若干习题,标有星号的习题在附录B中有解答或提示。
本书介绍算子代数与非交换Lp空间的基本内容,共分6章第1章和第2章阐述c*代数的基本理论,包括Gelfand变换、连续函数演算、Jordan分解和GNS构造等内容。第3章和第4章系统论述vonNeumann代数的基本理论,涵盖了核算子、算子代数的局部凸拓扑、Borel函数演算、vonNeumann二次交换子定理和Kaplansky稠密性定理、正规泛码等内容。第5章介绍非交换Lp空间的基本性质,包括非交换测度空间、非交换不等式、非交换Lp空间的对偶性、可测算子以及非交换测度空间的张量积等内容。第6章是若干例子,它们是前述各章内容的补充与综合应用。附录介绍Hilbert空间上紧算子的谱理论。全书内容简练、结构清晰,每个结果都给出详细的证明并且例题充分翔实。
本书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О.А.奥列尼克多年来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为大学三年级学生讲授该课程基础上的扩充。内容包括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古典与现代理论的基础部分,以及泛函分析、广义函数理论、函数空间理论方面的一些知识。作者是И.Г.彼得罗夫斯基的学生,在偏微分方程这个方向享有盛名。此书反映了莫斯科大学在这个课程上,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新情况,可供我国偏微分方程课教学参考。 本书可供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数学、物理、力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也可供工科院校应用数学系师生参考。
本书以抛物型方程、双曲型方程和椭圆型方程为基本模型,系统地阐述有 限差分方法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格式。在详细介绍每个格式的时候,一些重要的 数值设计思想和理论分析技术得到详尽的讨论,有限差分方法同其他数值方法 的联系与区别也得到简要的论述。本书既注重理论的严谨性,也关注算法的实 现细节;内容既注重历史的发展轨迹,也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书是初等数论入门的通俗科普读本。书中以身边的生活之事为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数的奇妙性质与规律。作者用直观、易懂的讲解, 读者去体会数论证明的不可思议与酣畅淋漓,在惊奇与畅快之中提升对数学的理解程度。本书可作为学生了解数论、提高算术能力的辅助读物,也可作为技术人员理解计算科学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