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3卷。《第I卷:系统科学概论》旨在通过具体研究工作的例子来展示什么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在什么样的问题中可以发挥作用,系统科学有哪些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张秉伦先生是我国著名科技史家,在生物学史、印刷史、农业史领域、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学和地方科技史等领域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散见于他生前出版的系列学术论文中,对今天的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方便今天和今后科技史工作者对张先生成就的了解和借鉴,本书集中集中这些论文。
科学编史学,是对科学史的理论性研究,包括科学史学史、科学史学家研究、科学史著作研究、科学史研究理论思潮研究等。作者刘兵教授是国内先在此领域中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曾出有影响颇大的《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在该书出版后的十多年中,作者刘兵教授本人及其所指导的从事科学编史学研究的研究生们又陆续对科学编史学合作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既对一些新的科学编史学问题进行了探索,也对一些重要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即是在这些前沿性研究论文的基础上,选择其精华者汇集而成,反映了国内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成果。 本书适合关心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学者,及关心相关科学与人文问题的其他读者阅读。
《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技术史研究》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承办的 第三届中国技术史论坛 论文集,汇集了会议中技术史与科学史、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遗产保护学、博物馆学等学科交叉的论文,体现了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中国技术史研究的新成果。
《自然科学家素质畅论:从科技史看科技人才素质》从科学技术史这一视角对自然科学家的素质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列举了100多位自然科学家的事例,引用了200多条自然科学家名言,深刻揭示了素质与自然科学家成长、成才、成功的关系,用科技史实说明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如何着力培养和尽快具备杰出自然科学家所具有的这些优秀素质进行了思考和论述。全书共30章,每章集中论述了自然科学家的一种素质;每章末都有一个与本章内容有密切联系的 同步聚焦 板块,是对各章内容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提升。 《自然科学家素质畅论:从科技史看科技人才素质》可用于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等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也可供广大科技人员加强修养参阅,亦是研究科技人才素质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