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全球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风电场项目开发备受重视。我国风电场项目开发建设规模迅速扩大,项目投资者愈发积极踊跃,但同时也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盲目性。 本书围绕项目遴选、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申请项目核准等风电场项目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阐述,涵盖了国家规定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的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简要介绍了海上风电场项目和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相关内容。同时,在附录中列选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依据目录,并列举出23个支持性文件示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风电场项目投资者或从事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的人员参考、借鉴和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本规范共分10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工厂平面布置,洁净用房分级和环境参数,对工艺设计的要求,建筑,通风与净化空调,给水排水,电气,检测、验证与验收。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968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
本书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附录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本书详细介叙述了断路器常规例行试验,试验原理、方法、标准。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断路器的试验分析、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及绝缘电阻、断路器时间-速度特性试验、断路器低电压动作特性试验、断路器微水试验、断路器耐压试验、断路器的试验操作流程、断路器的试验数据异常处理分析、故障案例分析等。
本书在版《锻造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修订,围绕锻造工的实际工作内容构建教材结构,针对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本书分四个单元,锻造基本知识部分包括图样识读、下料与加热、锻件的冷却与热处理、锻件表面清理、锻件质量检验和锻工安全技术等;自由锻造部分结合实例,介绍了自由锻造工具与设备、锻造操作中的手势信号、手工锻造操作、自由锻造工艺等;锤上模锻部分介绍了模锻设备、锤上模锻工艺及锤上模锻操作;胎模锻造部分介绍了胎模的结构及操作、胎模锻造工艺、胎模锻造操作。各单元的内容贴近生产实践、语言通俗易懂、配图丰富、操作具体,克服了传统教材偏重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弊端,拉近了培训与岗位的距离,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锻造操作技能。 本书由尹常阜编写。
本套口袋书包括变电站土建、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变电站(换流站)调试、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架空电力线路架线、架空电力线路立塔六个分册。各分册由通用部分、专业部分及应急部分构成,包括施工中各工种的全过程。本分册包括通用部分(作业人员基本要求、高处作业 、起重作业 、气割作业、消防 、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安全及绝缘工器具、运输及装卸作业 ),专业部分(杆塔组合 、拉线设置、临近带电体组塔 、杆塔的拆除),应急部分 (伤亡报告、人员救护)。
本套口袋书包括变电站土建、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变电站(换流站)调试、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架空电力线路架线、架空电力线路立塔六个分册。各分册由通用部分、专业部分及应急部分构成,包括施工中各工种的全过程。本分册包括通用部分(作业人员基本要求 、高处作业 、起重作业 、焊接作业、消防 、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及绝缘工器具、运输及装卸作业、有限空间作业 ),专业部分(桩基施工、土方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 ), 应急部分 (伤亡报告、人员救护)。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控制保护要求;5.地下水作业;6.爆破作业;7.监测。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环市西路204号;邮政编码:510010)。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书以防止整定人员责任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为主线,针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检修运行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各节点人员工作行为,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超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继电保护安全运行。Part 1 基础知识篇一、电网接线二、变电站接线三、故障分析四、二次回路Part 2 工程资料篇一、线路设计参数二、 线路实测参数三、主变参数四、工程图纸五、系统阻抗调整六、回路设计七、 保护装置参数八、互感器参数九、其它被保护设备参数Part 3 电网方式篇一、 正常运行方式二、 检修运行方式三、防全停方式四、高压母线全停转供方式五、重合闸方式Part 4 整定计算篇一、线路保护二、母线保护三、变压器保护四、其它设备保护Part 5 流程管理篇一、编制、校核及审核二、定值复核三、运行规程四、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T 50087-201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联合发布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规范和有效开展电流互感器状态检修工作,参考相关规程制订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文林、吴锦华、刘浩军、俞培祥、刘明、应高亮、孙翔、程焕超、谷小博、张一军、王刘芳、金祖龙、雷红才、周建平、唐听、胡海平。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为规范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参考相关规程制订本标准。对于开展状态检修的单位,执行本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为了规范输变电施工现场检查人员日常检查工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组织编写《输变电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作业卡》,包括变电站土建与电气设备安装、架空电力线路、电力电缆3个分册。本书为《架空电力线路》分册,按检查工序分为10章,分别为掏挖基础、灌注桩基础、开挖基础、500kV及以下悬浮抱杆组塔、500kV及以下吊车组塔、跨越施工含封网、导地线展放、紧线及附件安装、停电切改、索道运输。
E博士电力科普漫画系列丛书分为《电从哪里来》、《安全用电我知道》、《节约用电我知道》、《供电服务我知道》、《电力设施保护我知道》等几个分册。本书是《电力设施保护我知道》分册,利用E博士这个漫画人物贯穿全书,以生动的漫画形式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电力设施保护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性。
本套口袋书包括变电站土建、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变电站(换流站)调试、架空电力线路基础、架空电力线路架线、架空电力线路立塔六个分册。各分册由通用部分、专业部分及应急部分构成,包括施工中各工种的全过程。本分册包括通用部分(试验人员基本要求 、高处作业 、安全距离 、其他规定 ),专业部分(高压试验、继电保护、改扩建工程),应急部分 (伤亡报告、人员救护)。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吸取了国内电力电缆排管敷设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参考了相关标准,对电力电缆排管敷设的敷设要求、敷设工艺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电力电缆排管敷设提供依据。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E20083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进行修订而成。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自实施以来,对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然而,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并用来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条文。因此,在实际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①简单地按照每延米换热量来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很多隐患。②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造成岩土热物性参数
DL/T802《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7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一一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4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一一第5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一一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一一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L/T802的第7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毛秀钢、李大治、王贤灿、陈凝玲。 本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检修(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在分析配电网各类检修(施工)作业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项目作业的流程,对每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预控措施。本书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部分、架空配电线路检修(施工)作业、配电设备检修(施工)作业和电力电缆施工作业。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的流程、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标称电压10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