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18章。*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物理冶金简介,其目的是提供尚无材料、冶金背景之读者阅读此书所需要之相关基础知识,以便对后续各章节能有较深入的了解;在第三章至第十一章包括了粉末制造(第三章)、粉末测试(第四章)、成形前工艺(第五章)、粉末成形(第六、七章)、烧结(第八、九章)、后加工(第十章)及特殊工艺(第十一章)。由于目前铁系合金钢、不锈钢、非铁合金、硬质合金、钨、钼高温金属及磁性材料等产业较为普遍,所以再分出六章作进一步的介绍。*后一章则为实验部分。
《钢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系列专著全面介绍常用钢类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各钢类相关标准及工程应用。本书为第五分册,介绍不锈钢的性能要求、腐蚀类型、分类和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以及各类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特点。
......
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是当今世界冶金前沿技术,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这项技术使传统的冶金工艺流程、工厂管理及制造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炉演化为熔炼炉,通过炉外精炼技术的配合,炼钢工序为薄板坯连铸机提供合格、适时的洁净钢水,在质量和时间上满足连铸生产的需要。薄板坯连铸连轧使高温连铸坯在时间、温度和空间上连续成为必然。在这种革命性的变化中,无缺陷连铸坯的生产、生产事故的快速反应与设备事故的快速诊断、熟练的生产操作技术以及全线生产控制信息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珠钢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本书介绍了珠钢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绪论、珠钢电弧炉冶炼设备与工艺、珠钢LE精炼设备与工艺、珠钢CSP薄板坏连铸设备与工艺、珠钢
本书以ROS 2核心原理为主线,以机器人开发实践为重心,在详细讲解ROS 2核心概念、组件工具的基础上,介绍ROS 2构建仿真/实物机器人系统的方法,剖析ROS 2用于视觉识别、地图构建、自主导航等应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探索。为加强长、中、短、临不同阶段的地震预测预报科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008年7月起,地震部门启动“中国大陆7、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专项工作,简称“M7专项”,并成立了由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M7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在广泛、系统了解国际中-长期预测研究方法与现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并采用以地震地质和历史地震、大地形变测量、地震学与地震活动性等多学科观测资料与技术方法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科学思路和研究的技术方案,针对我国大陆有监测能力地区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开展以判定未来十年及稍长时间7级及更大地震发生地点为目标的中-长期预测探索,并于2010年底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M7专项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