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复杂结构微通道液冷散热技术及应用
    •   ( 117 条评论 )
    • 夏国栋,马丹丹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微尺度液冷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源于解决高热流密度微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目前已向各种有重量限制与体积限制的高热流密度领域拓展,如能源动力、航空航天、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微电子技术等领域。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电子设备因过热而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概率,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本书系统阐述了复杂微结构液冷强化换热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微结构对流动换热性能影响的研究方法、微结构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微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微通道热沉结构设计、歧管式微通道热沉结构设计、微通道热沉的系统集成及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强化传热性能研究等。

    • ¥85.6 ¥138 折扣:6.2折
    • 电力氢能科技前沿报告
    •   ( 6 条评论 )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电力氢能科技前沿报告》聚焦电力氢能领域的电解制氢、大容量长周期储氢、电力用氢和电氢耦合4个技术方向及14项关键技术,采用“定量分析+定性研判”方法,对电力氢能领域前沿趋势进行分析研判。一方面,基于论文文献、专利文献、战略规划、资助项目等的定量分析,客观揭示全球与我国电力氢能科技的战略布局、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情况;另一方面,邀请国内电力氢能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访谈,从领域科学家视角分析氢能科技前沿发展情况。

    • ¥73.2 ¥118 折扣:6.2折
    • 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
    •   ( 4 条评论 )
    • 刘吉臻等 /2025-03-01/ 科学出版社
    • 《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发展海上风电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是经略海洋的重要抓手。2019年9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项目系统研究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外部条件、基础支撑等重大问题,重点分析发展海上风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剖析推动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形成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重大举措,以期为国家能源转型提供决策支撑。《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是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 ¥85.6 ¥138 折扣:6.2折
    • 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
    •   ( 340 条评论 )
    • 朱锡锋,陆强 /2025-01-01/ 科学出版社
    • 生物质能本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换和储存下来的太阳能,也是唯一一种具有碳源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热解技术由于具有工艺过程短、原料适应性强、反应迅速、转化率高、易于工业化等诸多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编者基于多年的研究积累撰写成本书。全书内容共分7章,分别讲述了我国的能源形势和生物质能特点,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生物质的热解原理,生物质的热解炭化、热解气化和热解液化,以及生物油的性质与应用等,全书较好地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质热解技术体系。

    • ¥73.2 ¥118 折扣:6.2折
    •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关键技术
    •   ( 16 条评论 )
    • 邱景义等 /2024-09-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针对锂离子电池系统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场景,系统论述了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各项指标特性、应用边界条件、电池性能衰退表现与机制、电池单体到模组的控制技术、寿命评估与状态预警技术、创新消防处置技术等,以及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成组管理和检测评价等关键技术。本书研讨了以上技术的理论原理、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我国锂离子电池规模储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99.2 ¥160 折扣:6.2折
    • 压电能量采集动力学设计理论与技术
    •   ( 79 条评论 )
    • 张文明,邹鸿翔 /2023-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概述机械能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详细阐述压电能量采集基础理论,着重介绍机械调制原理与方法、磁力耦合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方法及其应用,并探讨往复运动压电能量采集技术、旋转运动压电能量采集技术、流体环境下磁力耦合压电能量采集技术、压本书概述机械能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详细阐述压电能量采集基础理论,着重介绍机械调制原理与方法、磁力耦合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方法及其应用,并探讨往复运动压电能量采集技术、旋转运动压电能量采集技术、流体环境下磁力耦合压电能量采集技术、压电驰振能量采集技术等应用和发展。

    • ¥89.7 ¥138 折扣:6.5折
    •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实验
    •   ( 7 条评论 )
    • 何平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实验》是新能源材料与化学领域的实验教材。《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实验》共六章,包括实验安全和仪器使用规范、电化学储能材料基础实验、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实验、二氧化碳的捕捉与转化实验、新能源器件制备实验、原位测量技术实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大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规范。《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实验》所设计的39个教学实验涵盖了新能源科学与技术所涉及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等)、电化学能源技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碳捕捉和转化以及关键能源材料提取回收等科研和产业方向,力求立足基础,覆盖全面,贴近前沿。

    • ¥54.6 ¥88 折扣:6.2折
    • 能源战略与政策
    •   ( 85 条评论 )
    • 董秀成高建张海霞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国内外能源市场的环境和变化趋势出发,结合我国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及碳排放现状,研究我国能源供需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能源矛盾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节能优先、结构优化、立足国内和国际合作战略的能源总体保障战略,以及对应的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专项能源战略,后探讨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政策建议。

    • ¥57.2 ¥88 折扣:6.5折
    • 聚光型管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   ( 20 条评论 )
    • 常泽辉,侯静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小型分布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本书根据作者课题组十多年系统研究的成果,结合近年来文献的最新研究进展撰写而成,系统介绍聚光型管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成果转化,首先提出聚光型管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思路,研究可对系统供能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技术,分析横管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竖管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理论探究环形封闭小空间内气水二元混合气体的传热传质特性,得到强化多效竖管降膜海水淡化装置热质传递的途径。

    • ¥83.2 ¥128 折扣:6.5折
    • 中国先进能源2035技术预见
    •   ( 472 条评论 )
    •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先进能源技术预见研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面向2035年,对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及地热能,核能与安全,氢能与燃料电池,新型电网,节能与储能,新型能源系统9个主要先进能源领域进行技术预见分析。邀请国内专家展望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对遴选出的中国先进能源领域未来重要的19项关键技术课题进行详细的述评。本书对我国先进能源技术预见研究、关键技术选择、重大科技政策及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63.7 ¥98 折扣:6.5折
    •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从模型到政策
    •   ( 2 条评论 )
    • 彭盼,魏云捷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跨经济学、管理学、环境学与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专业著作,构建了一个包括经济、能源和气候等多模块的综合模型,针对中国应对气候挑战及其响应行动的特点,在综合模型构建和策略组合分析理论、方法及实践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本书基于多角度评价指标,从成本有效性和成本收益性两方面评估地区气候政策的减排表现,同时探究适应类和减缓类气候支出之间的交互演化,进而全面地考察减缓和适应类气候变化措施对不同经济部门的气候支出和碳排放结构的影响,并比较减缓和适应类措施对应对与避免气候损失的经济效果。

    • ¥78.1 ¥126 折扣:6.2折
    • 热工测试原理与技术
    •   ( 17 条评论 )
    • 陈永平,刘向东,施明恒 /2021-11-01/ 科学出版社
    • 热工测试原理和技术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测量学科的重要分支。《热工测试原理与技术》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涉及的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测试基本要求而编写。《热工测试原理与技术》共10章,系统叙述各类热工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全面介绍热工测试常用的典型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热工测试原理与技术》内容包括:热工测试的基础知识,温度和温度场的测量,压力的测量,流速和流量的测量,功率、热流和热焓的测量,气液两相流的测量技术,工质的热物理性质及其测定方法,流体流动实验研究,热辐射,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 ¥89.7 ¥138 折扣:6.5折
    • 新一代能源系统(上)
    •   ( 119 条评论 )
    • 周孝信等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我国新一代能源系统战略研究的总论部分,涉及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现状、未来需求、发展前景预测,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和综合能源系统研究发展概况和趋势,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运营模式和市场机制,源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传输、消纳及转化技术,受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规划运行分析和控制技术,储能技术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和应用,以及能源互联网技术。本书详细阐述了新一代能源系统的主要目标、形态特征、构建方案,以及运营模式、市场机制和重大技术需求,并提出加快我国新一代能源系统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为制定现代能源体系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 ¥63.7 ¥98 折扣:6.5折
    • 传热学(第二版)
    •   ( 28 条评论 )
    • 李友荣吴双应吴春梅 /2023-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为满足高等学校工科大类系列课程改革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始终贯穿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能力、趋向前沿”的指导思想,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传热问题的能力。全书共8章,包括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传热过程和换热器等,每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本书按48~56学时编写,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可按需要选择。

    • ¥63.7 ¥98 折扣:6.5折
    •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1~2030)王如竹9787030768780科学出版社
    •   ( 86 条评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一。这一系列研究报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为不断促进本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而精心组织出版的系列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旨在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面向未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我国工程与材料领域中的重要科学和技术基础问题,增强国家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BR》本书站在国家利益和学科总体的高度,综合考虑国际学术发展动向和中国实际,论述了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的内涵、战略地位以及各分支领域的界定,详细分析了各分支领域,包括工程热力学、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可再生能源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科学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研究中的近、中期

    • ¥93 ¥150 折扣:6.2折
    • 能源供需系统分析——基于复杂网络新视角
    •   ( 63 条评论 )
    • 孙梅 等 /2019-12-01/ 科学出版社
    • 能源供需安全问题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当前能源研究中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能源供需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主体参与、具有多重复杂性的经济系统,简单的研究方法和局部分析已不能适应能源供需系统的复杂性.本书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对能源供需这一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从我国能源供需体系现状和历史演变数据出发,构建不同形成机制的能源供需复杂网络模型,分析各能源品种的供需内在机理、演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耦合、相互影响.

    • ¥63.7 ¥98 折扣:6.5折
    • 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
    •   ( 6 条评论 )
    • 黄晶等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聚焦氢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全面剖析了氢能产业现状、未来需求及其减排潜力。通过梳理国内外氢能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路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探讨了氢能制取、存储、输配及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了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技术分析与产业需求,《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提出了推动氢能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为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 ¥60.8 ¥98 折扣:6.2折
    • 新能源多输入逆变器
    •   ( 40 条评论 )
    • 陈道炼 /2023-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按照输入源路数、功率变换级数、电气隔离、电路拓扑等类型,在论述新能源多输入逆变器的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深入地论述新颖的直流变换器型两级多输入逆变器、直流变换器型准单级多输入逆变器和外置并联分时选择开关供电型、内置并联分时选择开关供电型、并联分时选择开关直流斩波器型、串联同时选择开关Buck直流斩波器型、串联同时选择开关Buck-Boost直流斩波器型、多绕组同时供电Boost型单级多输入逆变器。本书以三类单级多输入逆变器为例,论述新能源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研制。在光伏、风力、燃料电池等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的场合,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96.2 ¥14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