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加速器质谱技术(AMS)是基于加速器技术和粒子探测技术的一种同位素质谱技术,是属于加速器、粒子探测器以及质谱学的交叉学科。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质谱仪、加速器和探测器的概念、原理、结构等;加速器质谱仪的测量方法;AMS在核科学、考古学、地学、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环境和资源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本书读者对象为加速器质谱仪的测试运行维护者、应用研究者、各类用户(环境、资源、设施、医药、食品、材料等)以及相关高校师生和青年学者。
本书是美国关于核物理、核系统和核能应用方面***的教材之一,先后出版了7次。全书共三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和原子核、放射性、核反应、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第2部分介绍辐射及其应用,包括辐射生物效应、辐射标准和辐射探测方面的内容;第3部分介绍核动力,包括反应堆与核电厂理论、反应堆安全和安保、海上和航天核能推进、放射性废物存储、运输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第7版的主要特色:一是将能源经济学融入合适的章节中;二是提供更多的工作实例和章节习题。
本书是有关空间核安全的研究成果总结。本书涵盖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和空间核反应堆系统,针对安全原则和安全分析方法、安全问题和事故场景、安全保护和事故缓解方法以及安全测试开展了讨论。主要内容包括辐射防护和屏蔽、推进剂火灾和 、轨道动力学、大气再入、撞击分析、反应堆临界安全、反应堆瞬态分析、风险及可靠性评估、事故后果分析和空间核安全监管。每一章都对空间核安全项目中使用的计算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讨论。本书可供核安全专业师生、核工程师、航天安全专家以及其他涉足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射频电子辐照加速器原理及相关技术,电子辐照加工的相关应用如直线加速器及其加速管设计技术、梅花瓣加速器和蛇形加速器等新型的重入式射频加速器设计技术、辐照均匀化技术、电子束流引出与打靶技术等。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深度和广度,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辐照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值核反应堆原型系统CVR1.0的核心技术,包括数学物理建模、大规模并行算法与优化、软件实现及验证等。本书内容充分反映了高性能计算与核反应堆技术紧密交叉的**成果,并和欧美同类研究对标,具有前沿性。第1、2章综述数值核反应堆研究的现状和典型成果。第3章定量分析反应堆主要物理过程高保真数值模拟对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需求。第4章介绍我国典型超级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和编程技术。第5~10章介绍CVR1.0的关键核心技术、大规模并行软件系统的实现技术及具体算例。
您最近查看的商品和相关推荐 查看或编辑你的浏览历史记录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中国核学会 2023学术双年会于 2023年 10 月16—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核科技自立自强”,大会共征集论文 1400 余篇,经过专家审稿,评选出 522 篇较高水平论文收录进《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八卷)》,报告共分 10 册,并按 28 个二级学科设立分卷。
本书是“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之一。本书将核电理论知识与核电项目实际经验相结合,从核安全级电气机柜的特点、设计基本要求、核级物料选型规则、印制线路板组装件装焊技术、模块及电缆制造、整机装联、系统敷设、验证试验、包装运输九个主要方面介绍了核安全级电气机柜电子装联过程及工艺技术知识,其中主要涵盖了导线端头处理、导线端子无焊压接、电缆组装件制作、屏蔽处理、线束布线绑扎、机械装配、螺纹连接等典型工艺,并包括了核级产品装联关键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素的介绍和讲解。本书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电子产品装配人员、检验人员以及从事核电相关行业的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粒子加速器的物理学、技术和应用,阐释了加速器应用的技术和物理基础,使读者能够 好地理解加速器及其应用的基础和当前与未来的技术。 本书首先介绍了将电子和离子从几keV加速到大约250MeV的相关技术和辐射安全内容,然后描述了这些粒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背后的物理学,粒子束与靶之间的能量损失和核相互作用的数学描述,以及 进的计算机模型在物理学范围的完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本书介绍了加速器技术在科学、医学和工业中 重要的应用,包括半导体生产、癌症治疗和太空探索。 本书适合对物理感兴趣且对材料加工、设备布局和应用有强烈兴趣的人员阅读。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是高校反应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反应堆工程中有重要作用。本书首先介绍堆内热量产生、燃料元件传热、单相对流传热、两相流动和沸腾传热的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反应堆堆芯稳态热工设计准则、堆芯热工设计的单通道分析方法和子通道分析方法; 简单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及其在反应堆热工水力中的应用,以及临界流、两相逆流限制、支管夹带、自然循环等特殊重要现象。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核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核工程领域研究生及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绪论、锆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方法、锆合金的腐蚀性能、新锆合金基体显微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关系、氧化膜组织结构对腐蚀性能的影响、氧化膜内残余应力与相结构以及腐蚀性能的关系、含Nb新锆合金腐蚀机理的探讨、石墨烯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论与趋势分析。书后还附有相关标准,供读者参考。 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可供核工业材料方面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材料类、核能类、环境类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中国核学会 2023学术双年会于 2023年 10 月16—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核科技自立自强”,大会共征集论文 1400 余篇,经过专家审稿,评选出 522 篇较高水平论文收录进《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八卷)》,报告共分 10 册,并按 28 个二级学科设立分卷。
本书为“ 核反应堆技术丛书”之一。本书基于核动力设备对密封安全可靠的基本要求,从密封原理、分类、相关物理量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出发,系统论述了设备和管道的常用密封形式、密封材料及技术要求、密封产品(技术)研发、鉴定、试验和验证、工程选型、设计准则、力学分析、质量控制、现场安装及失效分析等应用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包括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密封、高温气冷堆密封的国产化研究成果, 、多角度论述了核动力装置的静密封技术,涵盖了 外 的密封理念和技术,相关内容均为作者多年研发和实践经验总结。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紧贴工程和运行实践,可供工程公司、核电运行单位、设备制造企业、研究院所、检验监测机构等单位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准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