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关于核物理、核系统和核能应用方面***的教材之一,先后出版了7次。全书共三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和原子核、放射性、核反应、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第2部分介绍辐射及其应用,包括辐射生物效应、辐射标准和辐射探测方面的内容;第3部分介绍核动力,包括反应堆与核电厂理论、反应堆安全和安保、海上和航天核能推进、放射性废物存储、运输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第7版的主要特色:一是将能源经济学融入合适的章节中;二是提供更多的工作实例和章节习题。
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加速器质谱技术(AMS)是基于加速器技术和粒子探测技术的一种同位素质谱技术,是属于加速器、粒子探测器以及质谱学的交叉学科。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质谱仪、加速器和探测器的概念、原理、结构等;加速器质谱仪的测量方法;AMS在核科学、考古学、地学、生命科学和药物开发、环境和资源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本书读者对象为加速器质谱仪的测试运行维护者、应用研究者、各类用户(环境、资源、设施、医药、食品、材料等)以及相关高校师生和青年学者。
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射频电子辐照加速器原理及相关技术,电子辐照加工的相关应用如直线加速器及其加速管设计技术、梅花瓣加速器和蛇形加速器等新型的重入式射频加速器设计技术、辐照均匀化技术、电子束流引出与打靶技术等。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深度和广度,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辐照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有关空间核安全的研究成果总结。本书涵盖放射性同位素电源和空间核反应堆系统,针对安全原则和安全分析方法、安全问题和事故场景、安全保护和事故缓解方法以及安全测试开展了讨论。主要内容包括辐射防护和屏蔽、推进剂火灾和 、轨道动力学、大气再入、撞击分析、反应堆临界安全、反应堆瞬态分析、风险及可靠性评估、事故后果分析和空间核安全监管。每一章都对空间核安全项目中使用的计算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讨论。本书可供核安全专业师生、核工程师、航天安全专家以及其他涉足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全书共9章,介绍了电离辐射剂量学和辐射防护的基本物理量、电离辐射致生物效应的基本原则、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法规标准等内容。
本书为粒子加速器系列之一,为引进版。原书稿是 粒子治疗合作组织(PTCOG)关于粒子治疗设施安全方面的两个报告(未正式出版,有原著者免费授权)。主要内容分技术篇与管理篇两部分。技术篇全面讨论了辐射防护、屏蔽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包含加速器介绍、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屏蔽设计原则、辐射剂量监测、备件活化处理原则、蒙特卡罗技术、次级辐射剂量以及安全系统和联锁装置。管理篇从管理角度探讨粒子治疗设施的安全问题,涉及风险管理理论、危险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风险缓解以及治疗工作流程和保证等。本书读者对象为对质子、轻离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感兴趣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员,特别是那些从事粒子治疗设施设计、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士。
中国核学会 2023学术双年会于 2023年 10 月16—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核科技自立自强”,大会共征集论文 1400 余篇,经过专家审稿,评选出 522 篇较高水平论文收录进《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八卷)》,报告共分 10 册,并按 28 个二级学科设立分卷。
《太空中的原子能II》是《太空中的原子能》(DOE于1987年出版)的续集。从对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的计划和系统的简要概述开始,《太空原子能II》追溯了美国太空核动力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包括为开发而设计的任务和计划。这段历史主要是用非技术语言写成的,以供普通读者和经验丰富的空间核专业人员参考。本书中译本可供我国相关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科学家、工程师、其他学者等从业人员学习参考,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推动我国技术发展。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文明的基础,核能的发现和利用是20世纪科技对人类社会的 贡献之一,为人类提供了高效率、高能流密度的新能源以及大量新技术,体现了 的综合科技实力与水平。核电是一种稳定、清洁、规模化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书主要介绍了世界核电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核电厂工作原理、核反应堆的物理及工程基础知识、压水堆核电厂的系统和设备、核电厂的控制与运行、安全性、我国的核安全法规体系、核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各种 压水堆核电厂、钍基熔盐堆、次临界驱动堆、聚变堆、小型堆等各种型式的核电厂和核供热厂的发展、核能的各种应用技术等。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体系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可以作为高校能源类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核电课程教材,也可以供专业人员及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课程,是酒店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叉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酒店业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同时,信息技术给各行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成了各行各业转型变革的热词。“互联网+”与酒店行业的结合使得这个传统行业重新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动力,互联网使得酒店的运营模式出现了转变,实现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同“OTA”和移动端的互联互通。同时,也改变了人们预订酒店和住宿的体验,消费方式的便捷化使得行业市场不断扩大。作为一名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管理的角度去掌握IT技术,从信息的角度去管理企业,这是对现代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酒店管理信
中国核学会 2023学术双年会于 2023年 10 月16—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核科技自立自强”,大会共征集论文 1400 余篇,经过专家审稿,评选出 522 篇较高水平论文收录进《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八卷)》,报告共分 10 册,并按 28 个二级学科设立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