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指南》由三部分构成,靠前部分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说明,主要论述其任务来源、主要编制过程、主要技术内容及审查意见;第二部分是条文释义,对《规范》的12个章节和4个附录的条文规定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解释和说明;第三部分是附录,包括低压电器有关制造标准,低压电器按产品名称的分类,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使用类别举例,封闭电器的外壳防护等级,低压电器正常的使用、安装、运输条件,低压电器空气中很小电气间隙以及低压电器很小爬电距离。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认真总结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经验和火灾事故教训,充分考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的混凝土泵送施工,本规程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的泵送施工。2012-03-01 实施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均可能面临燃煤掺烧问题。由于锅炉适应煤质特性的范围,以及燃煤掺烧出现的煤质特性多样性和变化趋势的不确定性,电厂在实际掺烧过程中缺乏系统、全面的掺烧理论指导,经常出现安全和环保问题,给国家、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现编制《电站煤粉锅炉燃煤掺烧技术导则》技术标准,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本标准对涉及煤粉锅炉燃煤掺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和规定,包含以下内容:术语和定义、不同锅炉掺烧原则、与锅炉设备匹配的混煤技术指标与计算方法、掺烧方式的确定、掺烧比例的确定、燃烧混煤锅炉的运行。《DL/T 1445—2015 电站煤粉锅炉燃煤掺烧技术导则》规定了在役电站煤粉锅炉燃煤掺烧时对配煤煤种的特性要求及技术指标,掺烧方式与掺烧比例的确定,以及锅炉燃烧混煤时的运行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燃烧烟煤、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1257-2017):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1257-2017):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共分10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设计条件和基准,管道材料,管道组成件,管道布置,管道应力分析,管道支吊架,管道施工及检验要求,保冷和防腐等。
本部分规定了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及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变压器(电抗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DL/T802《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分为7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一一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一一第4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双壁波纹电缆导管 一一第5部分:纤维水泥电缆导管 一一第6部分:承插式混凝土预制电缆导管 一一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本部分为DL/T802的第7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线路器材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先进、张鸿、毛秀钢、李大治、王贤灿、陈凝玲。 本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技术要求;4、检验方法;5、检验规则;6、结果评定。 本标准由建设部发布,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 将标准名称修订为《混凝土用水标准》,将混凝土养护用水纳入本标准;2 增加术语一章,取消分类一章;3 将再生水纳入本标准;4 在水质技术要求中,预应力混凝土用水pH值由4.0提高到5.0,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用水pH值由4.0提高到4.5;钢筋混凝土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由1200mg/L减少到1000mg/L;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用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0mg/L;硫酸盐含量由2700mg/L减少到2000mg/L;取消了硫化物检验项目;增加了碱含量内容;5 增加了放射性检验项目;6 确定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为惟一的强度对比试验方法;7 全部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8 增加检验频率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研究院、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劲松、白亚民、白恺、曾芳、孙维本、孙树敏、王建军、李晓霞、盛明裙、江建明、崔志刚。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T 1498《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 第3部分:电容型设备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绝缘在线监测装置; 第4部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 第5部分: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本部分为第1部分。DL/T 1498的本部分规定了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及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GIS)、电容型设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装置,其它在线监测装置可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以国内外有关同类规范为参考,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多次与科研、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进行交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内外建筑灭火器配置的工程设计和应用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工程实际。
本标准参考了国内外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相关标准、规定,重点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组成、性能要求、应具备的功能和测试方法做出了规定,可指导公用电网及其他类型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建设,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状况实施有效的监测,对监测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与评估。本标准目前尚无对应的国际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为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节能设计,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工程规划与总布置节能设计、建(构)筑物节能设计、机电及金属结构节能设计、施工节能设计、工程管理节能设计、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等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节能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节能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做到安全可靠、能源节约和经济合理。水利水电工程的节能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 1585-2016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按照GB/T 1.1 2009的规则起草。制定《DL/T 1585-2016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的目的是规范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要求,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DL/T 1585-2016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要求。《DL/T 1585-2016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适用于公用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其它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可参照执行。《DL/T 1585-2016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DL/T 1585-2016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范》由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及柔性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与答》由启智工作室编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图书适用于需要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从按照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的要求提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视角,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提出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方法,围绕数据要素驱动作用的逐步发挥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要求,构建一套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从而支持相关各方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全局化推进数字化转型这一复杂巨系统工程。本图书注重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核心路径、关键驱动要素。从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新型能力建设,数据要素驱动提出系统化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一整套参考架构,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可执行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877—2014》由本社编
本标准以SD 261—1988为基础修订而成。本标准与SD 261—198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强调全过程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 ——增加了电测技术监督工作对象; ——增加了电测量变送器、交流采样测量装置、互感器的技术监督工作要求; ——细化了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监督要求; ——在技术管理上,增加了电测计量人员、标准实验室和计量标准装置的技术监督要求。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 261—1988。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勇、朱晓丽、卢有龙、丁丹一、郭伟。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本标准是对DL/T 518.1—1993《电力生产人身事故分类与代码》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DL/T 518.1—1993的主要差异如下: ——原标准中事故类别“车辆伤害”代码改为“交通事故”; ——删除原标准中“简称”列,包括“机器伤害、容器爆炸、中毒窒息”三个简称代码; ——增加“辐射、冻伤”伤害二项事故类别代码。 本标准颁布实施后代替DL/T 518.1—1993。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凌云、王思宁、杜永胜、解文艳、周力。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l993年。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l00761)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气参数测量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和电力电缆线路的工频电气参数测量。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试验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规定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水压试验原则、技术要求、试验前的准备、试验的实施及水压试验记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水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