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本文件规定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例行检查与维护、常见异常情况检查及措施、检修策略和检修项目、变压器解体和组装要求、组部件和器身检修要求、检修试验项目与要求、大修后的验收与试运行、大修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35kV~750kV电压等级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气体绝缘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等可参照执行。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在最近十年中发展十分迅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学习、了解,以及在此就业。与此同时,很多人群也希望更好地了解该领域,如在校学生、动力电池行业新入职者、需要研究该行业发展的金融业从业者,以及转行进入该行业的朋友们等。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需要一些教材为入门者提供全面的科普,但是动力电池行业具有技术发展速度快、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这也给科普这一任务提出了难题。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很多关于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行业的科普书籍,但是总体来说很少有书籍基于工程而非科研视角,为广大入门者提供整个行业知识的入门指南,帮他们整体构建一个完整的动力电池知识体系,形成对行业的整体认识,而不只是专门聚焦于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进行特别学术性的深入介绍。本书意图填补如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电源及用房设计、供配电设计、智能化系统设计、布线系统设计、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运行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共分25章和8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代号,基本规定,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安装,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检查接线,柴油发电机组安装,UPS及EPS安装,电气设备试验和试运行,母线槽安装,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导管敷设,电缆敷设,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塑料护套线直敷布线,钢索配线,电缆头制作、导线连接和线路绝缘测试,普通灯具安装,专用灯具安装,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接地装置安装,变配电室及电气竖井内接地干线敷设,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建筑物等电位联结等。
为了正确、合理地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不适用于、、弹药、火工品工厂、核电站及飞机库等特殊功能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密切结合保护对象的功能和火灾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设计采用的系统组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并应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 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或建筑内场所变更用途时,应校核原有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标;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权力插手干预招标投标活动,搞权钱交易,使公共采购领域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灾区;一些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相互串通,围标串标,严重扰乱招标投标活动正常秩序,破坏公平竞争;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技术条件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安全耐久;5.健康舒适;6.生活便利;7.资源节约;8.环境宜居;9.提高与创新。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2.调整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时间节点;3.增加了绿色建筑等级;4.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5.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
本书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人员培训考核大纲》编写,系统梳理了安全监督人员需要掌握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对于安全监督人员更好地从事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适合相关从业人员使用。
为促进我国电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生产人员了解、掌握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积累超超临界机组建设、运行、管理经验,满足广大新建电厂、改扩建电厂培训、考核需要,特组织专家编写了本套《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丛书》。 本丛书包括《汽轮机设备及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环境保护》六个分册。全套丛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内容力求反映我国超超临界1000MW等级机组的发展状况和*技术,重点突出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工作原理、结构、启动、正常运行、异常运行、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机组停运、事故处理等方面内容。 本书为《热工自动化》分册。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内容有: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概述、分散
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基基 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照明数量和质量;5.照明标准值;6.照明节能;7.照明配电与控制等。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工程总承包费用项目、工程价款与工期约定、合同价款与工期调整、工程结算与支付、合同解除的结算与支付、合同价款与工期争议的解决、工程总承包计价表式。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计价活动。 发承包人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计价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守法、绿色的原则。处理纠纷时,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交易习惯,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计量应依据各专业建设项目适用于工程总承包的计量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与更新改造的供水、灌溉和排水泵站设计。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泵站等级及标准、泵站主要设计参数、站址选择、总体布置、泵房、进出水建筑物、其他型式泵站、水力机械及辅助设备、电气、闸门拦污栅及启闭设备、泵站更新改造设计、工程安全监测。
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定格,本书全面反映了截至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化学和阿拉伯化学的源起和发展状态。全书取材翔实、结构严谨、叙事生动、史论结合,观点客观、公正,为化学史提供了的简明而权威的综述。
本标准共分九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本书以传统的建筑史研究方法为基础,采用大量的历史和碑刻文献作为研究依据,并辅以建筑结构和特征的分析,厘清北京地区寺院建筑的发展脉络、布局特点和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艺术史、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法,对于寺院建筑的形成原因、形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力图在融合建筑史和艺术史学手法后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在研究对象上,本书以北京寺院建筑及遗址为主要分析样本,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寺院的布局形态和建筑形制,挖掘佛教建筑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演化规律。本书章节以时间为顺序,解析北京现存寺院的重点实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寺院的布局以及佛殿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归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修建的水工建筑物经抗震设计后,减轻其地震破坏及防止次生灾害,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烈度为Ⅵ、Ⅶ、Ⅷ、Ⅸ度的1、2、3级的碾压式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拱坝、水闸、水工地下结构、进水塔、水电站压力钢管和地面厂房、渡槽、升船机等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直流电网中各类高压电气设备巡检、检查和试验的项目、周期和技术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压等级为750 kV及以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施工准备与基本要求,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与封层,沥青贯入式路面,透层、黏层,钢桥面沥青铺装工程,其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城镇道路、机场场区道路、停车场及其他铺面工程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沥青面层的施工与质量验收。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施工准备与基本要求,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与封层,沥青贯入式路面,透层、黏层,钢桥面沥青铺装工程,其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城镇道路、机场场区道路、停车场及其他铺面工程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沥青面层的施工与质量验收。 本标准
本书所有文字、数据、图像、版式设计、插图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著作权法保护。未经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作品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复制、转载、出版或变相出版。本书封面贴有配数字资源的正版图书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关注“交通社公路中心”公众号,可获得更多数字资源。本书扉页前加印有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专用防伪纸。任何侵犯本书权益的行为,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