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机理影响的研究》重点阐述了马铃薯感染胞囊线虫生理反应机理及马铃薯与胞囊线虫相互影响和作用,介绍了模拟胞囊线虫影响马铃薯生长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成因,列举了马铃薯晚疫病模拟模型。本译著还介绍了马铃薯黄萎病菌的生命周期和生态学原理,描述了黄萎病菌动态模型建立过程。本著作列举基于作物生长的传染病模型预测种薯单产及病毒感染影响的相关研究及预定模型与虫害管理软件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基于植物组培苗具有无杂菌、适应能力强、繁育快且供应周期短、便于运输等优点,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已经在马铃薯、甘薯、香蕉、花卉、果树等百余种经济作物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水平领先,经验成熟,人才储备较多,这为我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在科技扶贫和脱贫攻坚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植物组培产业与脱贫攻坚——第九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集了近期我国在植物组培方面研究的部分新成果新技术,这将在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中起到一定的技术支撑作用。
这是我国目前收录很全、内容很完整、版本近期新的一套植物卫生措施靠前标准,其中包括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植物保护靠前公约(IPPC)秘书处公布的经植物卫生措施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全部36个标准及标准所有附件。这些标准可以为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谈判提供技术指导。
加强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控研究是柑橘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突破优质候选基因不多、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不深等制约柑橘抗溃疡病分子育种的瓶颈,作者及所在团队长期致力于挖掘柑橘抗、感溃疡病相关基因研究。本著作介绍了作者长期以来围绕柑橘抗、感溃疡病基因的一系列原创研究成果,是作者所在团队 的多个科研项目的凝练和总结,主要涉及柑橘抗、感溃疡病相关基因的挖掘、功能验证以及机理解析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适用于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等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师生学者及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何运转、谢晓亮、刘廷辉、贾海民、叩根来主编的《中草药主要病虫害原色图谱(精)/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河北省丛书》选取了河北省常见的35种大宗药用植物,并以之为童,每章先介绍该植物的分类、主要种植区域和病虫害种类,然后对其主要病害和害虫进行详细描述。病害部分按病害症状、病原物、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四部分内容编写;害虫部分按形态特征、寄主范围、为害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要点五部分内容编写;本书共介绍了35种药用植物主要病虫害212种,其中病害106种,害虫106种。每毒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病害症状及田间发病特点、害虫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等均附有彩图,图文并重,实用性强。本书对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鉴别、防治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为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药农提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中药材植保
本书共编入林业与园林树木病虫害430种,其中病害165种、害虫265种,共包含图片100O余幅。树木病害篇分为针叶树病害、常绿阔叶树病害(包括竹、棕榈、月季)、阔叶落叶树病害、树木其他病害,共4章,分别介绍了各种病害的寄主(或树种)与危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树木害虫篇以目为单位,分为直翅目害虫、等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鳞翅目害虫、膜翅目害虫、双翅目害虫、缨翅目害虫及真螨目害虫,共8章,分别介绍了各种害虫的拉丁学名、寄主与危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本书是目前安徽省内林业与园林领域 为完整的森林保护工具书,适合林业、园林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选用。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将为我国植物保护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研讨和学习的平台。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物保护学会和本会分支机构,以及广大植保科技工作者对本届年会非常重视,积极报名参会和投文,经编委会审阅,共录用300多篇论文和摘要,论文内容涉及外来生物入侵及植物检疫、植物病害、农业害虫、农田草害、农田鼠害、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