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前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继承了自干宝《搜神记》,唐、宋传奇以来的历代文言小说传统,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闻名于世,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明珠。全书共有小说近五百篇,个个精彩,显示出作者 聊斋先生 蒲松龄的才华之高。蒲松龄从二十几岁开始撰写《聊斋志异》,三十岁时初步成书,此后四十年间不断撰写新篇章,终写成这部巨著。本书从《聊斋志异》原著中挑选的八十余篇小说,都堪称艺术精品,以文学古籍刊行社手稿影印本为底本,参照康熙抄本、铸雪斋抄本、异史本、青柯亭本修订,特邀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聊斋》学会(筹)副会长、秘书长、聊斋学与中国小说研究中心现任主任李桂奎参与选篇、导读撰写及内容审订,以精粹的语言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名著《聊斋志异》。此外,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原著一百回,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小说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演绎成了以姜子牙佐周伐纣为背景,阐、截二教斗法为主线,众神魔斗智斗勇、各逞神通、演阵斗法的精彩神话故事。几百年来,广为流传,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佳作。
《官场现形记》为清末李伯元(即李宝嘉)所著,是晚清 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也是一经问世轰动社会的讽刺名著。本书共六十回,由三十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书中集中描写晚清官场的种种黑暗丑恶腐败情形,表现的人物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了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官场现形记》是普通百姓了解官场的教科书,也是官员警醒自己的启示录,更是全社会打击腐败维护官场清廉与正义的传世之宝。在当时及后世均有深远影响,有着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搜神记》系东晋文学家干宝创作的志怪小说集。全书现存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当时的一些琐闻杂记和民间传说,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也代表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极高成就。
《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及官绅的精神面貌,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和八股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如得意或失意于科场的举子,有清廉或贪腐的官场老手,有骗吃骗喝的书生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儒林外史》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眼光,更形成了一种手法,创造了一种小说结构形态,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杰作,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超越的地位。
品读古典诗词中的浪漫与哀愁,读一首诗,讲一段故事。 全书从每小节的引子,到文中引申,涵盖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歌赋近百首。 每个诗词歌赋,引出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诗词歌赋…… 书名取李清照的词:“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全书汇集从先秦到大清,各大家、各种类经典诗词歌赋,由作者解析创作而成。 书中有闲情,有深意,有情怀,也有故事,读来轻松愉悦。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小说以江湖郎中老残的游历为线索,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展开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书写。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虽不入仕途,但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现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印行版本超过186种,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三言二拍 是我国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凌濛初所撰的五本著名话本、拟话本小说集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其中, 三言 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本书四十卷,每卷一篇。 二拍 则共有八十卷(篇), 三言二拍 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三言二拍精选集》从 三言二拍 五部作品中精选、编注了近30 篇古代白话小说,以飨读者。其中, 三言 的底本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天许斋、兼善堂、叶敬池刊本; 二拍 的底本则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并多种现行版本编辑而成,为了保留原作精髓,本次编辑,严格遵从原文,部分字词及用法依循了旧作,力求在保留原文原貌的基础上,更方便当今读者的阅读。
《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回,是一部描绘古代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与追逐,并将矛头指向了黑暗的政治与迂腐的科举制度。小说一方面描写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种种荒诞与虚伪行为,讽刺那些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当时腐坏的社会风气,一方面塑造了很多不慕功名、追求自由、坚持自我的真名士,并在这些人身上寄予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小说对人物的刻画颇为深入细腻,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色彩的人物形象,如腐儒周进、范进,贪官污吏汤奉、王惠,八股迷马二先生、鲁编修,真名士王冕、杜少卿等。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儒林外史》也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品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北宋年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逐渐壮大,保一方百姓,后招安为宋朝征战,履立战功,但被权臣为一己之私谋杀,最后走向消亡的故事。小说生动刻画了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汉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并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作品问世后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