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前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继承了自干宝《搜神记》,唐、宋传奇以来的历代文言小说传统,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闻名于世,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明珠。全书共有小说近五百篇,个个精彩,显示出作者 聊斋先生 蒲松龄的才华之高。蒲松龄从二十几岁开始撰写《聊斋志异》,三十岁时初步成书,此后四十年间不断撰写新篇章,终写成这部巨著。本书从《聊斋志异》原著中挑选的八十余篇小说,都堪称艺术精品,以文学古籍刊行社手稿影印本为底本,参照康熙抄本、铸雪斋抄本、异史本、青柯亭本修订,特邀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聊斋》学会(筹)副会长、秘书长、聊斋学与中国小说研究中心现任主任李桂奎参与选篇、导读撰写及内容审订,以精粹的语言帮助广大读者认识名著《聊斋志异》。此外,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原著一百回,约成书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小说广泛吸取了民间传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演绎成了以姜子牙佐周伐纣为背景,阐、截二教斗法为主线,众神魔斗智斗勇、各逞神通、演阵斗法的精彩神话故事。几百年来,广为流传,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佳作。
《搜神记》系东晋文学家干宝创作的志怪小说集。全书现存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当时的一些琐闻杂记和民间传说,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也代表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极高成就。
三言二拍 是我国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凌濛初所撰的五本著名话本、拟话本小说集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其中, 三言 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本书四十卷,每卷一篇。 二拍 则共有八十卷(篇), 三言二拍 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三言二拍精选集》从 三言二拍 五部作品中精选、编注了近30 篇古代白话小说,以飨读者。其中, 三言 的底本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天许斋、兼善堂、叶敬池刊本; 二拍 的底本则选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并多种现行版本编辑而成,为了保留原作精髓,本次编辑,严格遵从原文,部分字词及用法依循了旧作,力求在保留原文原貌的基础上,更方便当今读者的阅读。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小说以江湖郎中老残的游历为线索,串联起晚清社会的一幅幅社会众生相,展开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书写。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虽不入仕途,但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现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印行版本超过186种,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他出生望族,自幼聪颖,又擅长音乐绘画,年纪轻轻名动京城。 《到唐朝寻找王维》这本书中,诗人商震带我们重返王维生活的盛唐,走进王维的生活,用开阔的笔触描述了王维的成长经历、求仕,与同时代诗人杜甫、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交往,与裴迪亦父亦兄亦知己的情谊……从中可以看到诗佛王维的成长轨迹及思想变迁,了解王维丰富、复杂而又和谐的精神人格。 每章末尾附有作者与王维的“对话”,这也是1262年来,王维首次和现代诗诗人对话。
《显微镜下的孟浩然》作者通过考究孟浩然作为一个诗人和隐者的人生境遇和精神世界,来探究唐朝的“烟火气”和唐朝人的微观日常生活。作者通过考究孟浩然纷杂的朋友圈、他的家乡襄阳、生平游历足迹等方面,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细致的孟浩然。孟浩然并非是个纯粹的隐士,他嗜酒如命、爱好美食,还是个剑术高手,本书将一改人们对孟浩然的刻板印象。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目前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