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诵读本(升级版)》是“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之一,流传广泛,大众认可度高,利于诵读。能够满足广大老师及中小学家长、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需求。《三字经》,世传为宋代王伯厚所作,考其内容,代有所增,署名王伯厚,盖沿用旧说,遵从习惯。《三字经》内容广泛,举凡教学、礼教、孝悌、天文、地理、历史纪年、问学次第、劝学故事,靡不赅备,有“袖中通鉴纲目”之称,王相作《三字经训诂》,贺兴思作《三字经注解备要》以广其传。章炳麟特重《三字经》,作《重订三字经》,流传不广。《百家姓》,相传为钱塘老儒作,收单姓、复姓五百零六个,功能是方便日用。王相有《百家姓考略》。《千字文》为周兴嗣次韵,全文1000字,无一重复。内容亦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方面,有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
管仲是春秋初期齐国人,早年穷困。经过商,出过仕,当过兵,然而都不成功。后与朋友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小白。齐襄公被弑后,小白与纠争位。管仲半道阻击小白,射中带钩。小白假装中箭,抢先一步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欲以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推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用鲍叔牙之计,将管仲囚于槛车,从鲁国引渡齐国,任命为相。管仲为相后,以卓越智慧与过人胆识,进行了划分都鄙、寓兵于民、发展农工商等一系列的内政、军政、财政改革,齐国迅速富强。那时王室衰微,戎狄交侵,在管仲策划下,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联合中原诸侯,北伐山戎,西逐狄人,南扼荆楚,平戎于王,对保存华夏种族与华夏文化,做出了不朽的历史性业绩。难怪后来孔子感叹,若是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成为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葵丘之会,齐桓公
墨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创建的墨家学派,不仅是学术团体,还是有着高度纪律性和强大行动力的严密组织,以其强大的现实干预能力,推行他们的社会理念和政治主张。当时天下之学,非儒即墨,墨子也被时人尊奉为与孔子齐名的圣贤。他所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思想,成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人的人文精神培养和人格塑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进行墨子叙事,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首先要处理那些碎片化的史料,考其正误,订其疏讹,取其尽可能正确和准确的部分作为叙事材料。其次,文本结构与行文逻辑也要有所考究。小说首先是叙事文学,没有故事,叙述便难以展开。后世所知专享与墨子相关的大事件,是《墨子·公输篇》所记载的阻楚救宋,其余全部都是碎片。面对如此散碎的材
萧何是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亲口表彰的“前汉三杰”:韩信是战必克,攻必取的超卓名将,张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谋士,相形之下,负责后勤补给的萧何,显得平淡得多。但事实上,少了没有故事的萧何,别人的故事大概就根本没有办法上演。萧何早年是基层官吏,从他的经历,可以了解古代地方政府运作的方式;后来萧何是大汉丞相,君权与相权的关系,从他和刘邦之间,也可以窥见许多端倪。萧何在秦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九章律》,深刻影响了中国法律史。本书用一组故事,为少年读者展示这一西汉初年的开国名臣形象。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目前横空出世的天才,其文位列“唐宋八大家”,诗词开一代风气,书法位列“宋四家”,绘画也造诣颇深。作为文人,苏轼占尽风流,得意千秋;作为官员,苏轼的大半生颠沛流离,落拓江湖。本书选取苏轼仕宦、交游、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小故事,讲述这位天才人物的一生及其成就,展现其旷达的人格魅力和身处逆境仍不气馁,在庙堂之上舍身为民的精神。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孽海花》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少年时即有诗名,十五岁赴长安求取功名,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曾外放济州,也曾出使塞外,在经历了张九龄罢相、安史之乱等打击之后,于蓝田辋川别业半官半隐。 王维诗画双绝,他的山水画深为后世推崇,他的诗寓情予景,浑融自然,不着痕迹。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诰之诗,诗中有一,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华文化讲堂注的《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共20卷。《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优选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次译注作者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四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即保留了蒙学读物的优点,又简洁流畅,易于记诵,是同类读物中的优秀之作。
......
《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仪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和《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但其风格则基本一致。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变化,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其次,语言口语化、大众化,运动不少方言土语,叙事写人恰到好处,鲁迅曾评价说:“《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少有信俗类世界遗产。本书讲述了妈祖的故事,语言流畅、故事跌宕起伏、画面叙事性强,充分体现了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警世通言》中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警世通言》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情》、《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也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篇章。
李汝珍的《镜花缘》是一部白话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前五十回描写秀才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三人游历海外各国的奇特经历及所见所闻,充满了异域奇幻色彩。后五十回侧重描述百位才女及其游艺活动,读之令人叹服。这样一部小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称《镜花缘》为理想小说,书中描写的海外诸国皆以《山海经》为依据,看似荒诞不经,却在讽世之中包蕴了作者对清明吏治与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有人称《镜花缘》为科学小说,其中所载医方,不仅发人之所未发,且屡试屡效。亦有人称《镜花缘》为炫才小说,其间涉及诸子百家、人物花鸟、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法,还有各样灯谜,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蹴球、斗草、投壶,各种百戏之类。凡此种种,虽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嫌,但也恰到好处地道出了《镜花缘》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