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一个古老的组织誓言保守人类起源的秘密,竭尽全力寻找一个自远古时代便已存在的宿敌,这个庞大的威胁具有消灭人类族群的邪恶力量, 而所有一切物种本质谜团的线索,都指向失落的神话之城亚特兰蒂斯 从事自闭症研究的遗传学家凯特,无意中发现智人突变转化的关键要素 亚特兰蒂斯 ,竟也是1918年杀死全球五千万人超级传染病西班牙流感的始作俑者,却因此莫名遭到神秘组织伊麻里的追缉。 在地下反恐探员大卫的协助下,两人发现伊麻里掌握人类自古至今的历史进化秘密,与其背后的恐怖动机。原本互不信赖的凯特和大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携手合作,一起解决这桩危及全世界的跨国阴谋,而亘古以来关于人类进化的*谜底也即将揭开。
《罗兰之歌》,法兰西史诗,写于公元11世纪,作者不详,是中世纪英雄史诗之一,讲述了法兰西皇帝查理出征西班牙,贵族加纳隆嫉恨将领罗兰,叛变后与敌军勾结,在山谷中重兵埋伏,罗兰率领的军队陷入敌军圈套,仓促应战,全军覆没,罗兰自己也壮烈牺牲。查理大帝闻讯赶来,歼灭了敌军,处死了加纳隆,为英勇的罗兰报仇雪恨。 《罗兰之歌》是欧洲“纪功歌”的杰出代表,在吟游诗人口中吟唱了一百多年,以查理大帝的勇将罗兰的英雄事迹为基础,在民间传说中掺入了当时的社会内容和宗教神秘色彩,后世人用神奇的语言把一段史实谱写成了一部辉煌的传奇。
《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发表于 1989年的6月至2001年3月期间的文学评论集。90年代的文学可谓现象迭出,话题众多,王干当时作为《钟山》杂志的编辑,深入参与其中,及时写作,及时传递当代文学的最新动向,这成就了他颇具现场感的写作,成为王干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90年代中国文学备忘录》像一本散装的90年代文学史,自然如初,保存着当时原始的信息和资料,更有现场感和真实感。本书分为三辑:《专论》、《个案》、《声音》,《专论》是就一些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作的专门论述,写于不同时期。《个案》是对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研究和论述。《声音》全是对话的实录,保存当时的观点碰撞、众声喧哗的文学氛围。
《深蓝的故事四部曲》是深蓝非虚构作品集结之作。在书中,我们得以见证深蓝的成长与坚守,七年来,他的文笔愈加细腻成熟,但始终不渲染、不夸张,只是以诚恳平实的语言将从警期间亲历的故事娓娓道来: 《深蓝的故事1》:既有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深思,对养老问题的哭笑不得,也有医闹与“碰瓷”乱象、反映赌博害人的案件。 《深蓝的故事2:局中人》:收录为抓捕罪犯不惜“卧底”11年的三大队队长程兵,连续潜伏60小时殉职的周警长,为帮女友戒毒、自己当了警察的林所长等人震撼人心的故事。 《深蓝的故事3:未终局》:记录下两件在办案者多年追查下破获的大案,揭开错综复杂的真相与隐秘的人心。此外,还讨论了原生家庭,少年犯回归社会等热点话题。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书中多数故事都与“家”有关,有互相支撑,为了家人改过自
《顾城诗全集》收编了所有顾城抄留于存档中的诗歌,以及顾乡十余年来收集到的发表过或未发表的诗歌2100余首。作者为这些作品附上大量注释,既有对写作背景的交代,也有对诗歌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变化的因果交代。除了诗歌作品外,书中还收录了顾城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诗歌手稿以及书法绘画作品。
书号:9787573015686 书名:《苏东坡时代》—— 儒家王朝的士大夫 定价:11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自从惨痛的长岛机长事件后,乘客参观驾驶舱的活动被中止,但此前,乘客曾经可以参观。当然,参观活动限于巡航状态下,气流稳定、没有摇晃的时候,这时空姐会带领许多人来到驾驶舱。 ??有趣的是,乘客们的提问内容几乎都一样。“现在没人握着操纵盘,飞机不会偏航吗?”“机长和副驾驶两个人一起操控飞机吗?”“不会和其它飞机相撞吗?”“遇到过可怕的事情吗?”“到了目的地你们都干什么呀?”“工资比总经理多吗?”
白蕉是20世纪中国书法帖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写兰亦驰名海上。在“白蕉热”日益高涨的当下,人们关注点多停留于其书画方面的成就,而对其诗词方面的成就尚未充分挖掘。作为民国诗、书、画俱佳的文人,他一生从事文艺,所作诗词甚多,尤擅五言古体诗,有“五字长城”之目。其词作婉约清空,被林庚白评为“几欲突过古人”。此外,白蕉亦曾作新诗,于1929年出版《白蕉》新诗集,颇受瞩目。可惜的是,白蕉先生生前没有自编诗词集,亦未闻有自存编定稿,传世诗词作品甚为零散,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本书计划收录目前搜集到的白蕉旧体诗词和新诗,共计一千余首,以全面展示白蕉先生的诗词创作,留存文献,以为白蕉诗词整理补白,弥补未成体系的遗憾。
《诗经》是中国 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 “雅” “颂”三大类。本书原名《诗经直解》,是明代万历初年大学士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以朱熹的《诗集传》为蓝本,为年幼的皇帝讲解《诗经》的讲本。原书以明代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很好的国学入门读本。编注者对《诗经》原文和直解(张居正讲评)部分进行新式标点,并补充了注释、今译,定名为《张居正讲评〈诗经〉皇家读本》。
苏轼的文学思想与欧阳修一脉相承。他的诗现存两千七百余首,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旷达的处事态度,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还将北宋诗wen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了词的领域,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苏轼的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朦胧诗经典》简介:作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诗歌新思潮,朦胧诗“崛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那个时代是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时代,思想解放是时代的主基调,朦胧诗则是诗界的思想解放之声。朦胧诗在艺术维度和精神维度上全然不同于当时的主流诗歌,它大量使用现代派诗歌的手法,它肯定个体存在的价值……这些使它在青年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因对于当时主流诗坛的叛逆,朦胧诗在诗歌界引发激烈争议。三十年来,随着朦胧诗完成了它的经典化过程,它在诗歌史上的价值已经得到公认,在这一过程中,学界对于朦胧诗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北岛、舒婷等著的《朦胧诗经典》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收入了众多为读者传诵的朦胧诗经典之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较精简的选本。
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系列,是本社的品牌。它融工具书和文学赏析读物为一体,开创了中国辞书新品种。文学鉴赏辞典在中国出版界一度形成热点,成为有品牌效应和名牌品位、形成系列的精品图书。 《唐诗鉴赏辞典》为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部。选收唐诗名篇1105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全书约180万字。另配有唐代诗人和历代有关书画作品及《诗人小传》等多种附录。
本书收录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陈独秀、钱玄同致胡适等信札13通、梁启超致胡适信札11通,香港著名收藏机构翰墨轩收藏的李大钊致胡适信札1通、周作人致李大钊信札2通。这批信札是胡适后人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嘉德春拍公开拍卖,最终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翰墨轩分别收藏,现由两家收藏机构联合将这批藏品“合璧”出版。这批信札主要写于1920-1921年间,是《新青年》编辑同人之间关于办刊和当时一些思潮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思想界的情况,这批信札又是这几位名家信札中的精品,因此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属第一次正式公开影印出版这批书信手迹,编者为此写了背景介绍、释文和注解。
诗人刘川1994年至今的诗歌精选。刘川的诗“充满了嘲讽,戏谑,却给人一本正经之感,仿佛这样的想法早已根植于他的天性深处,没有任何夸饰,也没有任何基于智力上的沾沾自喜,有的只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无边无际的悲凉”(张执浩语)。本书所收诗歌,全面反映了刘川之诗的严肃的戏谑、发自内心的悲凉,以及2005年以来诗写的变化:不求诸笔墨、典籍、见闻、知识,而是反观自心。于细微无声处,留下阵阵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