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的传统色为蓝本,通过国风的画风方式,重新创作了100余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并将其集结成册。作品的画风优美、颜色绚丽,让观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一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能够勾起读者无限的遐想。而对设计师而言,书中又提供了不同与传统色的色值,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本书内容活泼,适合绝大多数插画师跟读者阅读、模仿。本书采用了8开的巨幅开本,完美的呈现了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全书特种纸印刷,优选还原作品的色彩,同时也提升了全书的质感。
推荐语 作为同类研究中的作品,《图写真形》是对分散在整部《道藏》里的诸多道教图像的一次综合性考察,包括绘画、图形、绘图和版画等不同媒介。不独是书中的海量资料令人瞩目,作者梳理视觉材料时所展现的敏锐分辨力使得本书更为可贵。本书为道教图像研究新领域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它将成为一部有关道教图像的性质及其运用的作品。 ——汪悦进( Eugene Wang ) 哈佛大学 《图写真形》是对中国宗教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即道教艺术的性质及其文化融摄的一项具有开创性和综合性的研究。黄士珊的解读水平及其对细节所倾注的一丝不苟的关注,可谓史无前例;她从文化史的角度分析道教艺术作品,并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资料,展现出道教艺术异于佛教艺术之处。这本著作不仅仅是对道
本书从色彩和光影的基本概念讲起,介绍了如何将它们应用于艺术创作中。本书通过深入探讨色彩的构成、色彩搭配原则、光影类型和材质塑造等内容,帮助读者掌握运用色彩和光影来创作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的技巧。 书中包括大量实例和教程,有助于读者 好地了解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于实际的艺术创作中。通过经验分享和实例解析,读者能够学习到如何使用色彩和光影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何通过对光影的精细运用来突出画面的重点和主题,以及如何将色彩和光影结合起来,创造出 加细腻和复杂的视觉效果。 本书适合美术专业的在校生、设计从业者和爱好者阅读,同时也适合作为绘画培训机构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为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巫鸿的部以中文出版的当代艺术论文集。文集收集了作者近年来重要的艺术批评论文15篇,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展览两个维度出发,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明快的理论气质和平实的写作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文本。文集通过大量史实和配图回答了诸如为什么当代艺术是“当代”?中国当代艺术有什么独特之处?什么是“实验性”展览?作品和展场的关系何在?等诸多问题,这些不仅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的人所必需涉足的课题,也是关注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现状最合适的途径。作者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展览两个维度出发,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明快的理论气质和平实的写作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文本。
《民俗艺术学》(作者陶思炎)系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最终成果,主要研究了民俗艺术学的体系论、方法论、类型论、特征论等基本理论范畴,内容涉及民俗艺术史、民俗艺术批评、民俗艺术研究、民俗艺术专题保护等方面,是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学科建设性专著。
简而言之,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具体地说,它以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解决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渴望。从史前时代的石质工具,到当今 前沿的数码产品,设计的故事是人类创新和巧思的历史,不断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设计的故事》一书中,两位作者夏洛特·菲尔与彼得·菲尔追溯设计的发展历程,揭示出这项独特而广泛创意活动在当下及未来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该书配图精美, 以如此宏大的体量,讲述精彩、多元的设计故事,时间跨度从其 早的起源直至现在。对于任何对设计、设计的历史和设计的未来感兴趣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不可错过的读物。
《显现美学》回击当代前卫艺术对审美的挑战,认为即使观念艺术也并未摆脱、反而强化了“显现”。“美学应以‘显现’概念为起点”。动名词“显现”旨在强调审美时效性,即感知主体在“此时与此地”专注的“诸显象间游戏”。海德堡大学教授、伽达默尔弟子布不纳(Rüdiger Bubner)发表评论说:本书是“危险领域的动人篇章”,以“显现”概念开启了其他问题的广阔空间,建立了美学的新世纪。基尔大学教授海德布林克(Ludger Heidbrink)指出,“泽尔这本书是对常识之变容的机智而精致的辩护”。伽姆(Gerhard Gamm)则称“泽尔相当灵活地重构了艺术作品的形式自律问题以及接受方式问题”。该书2005年即由法瑞尔(JohFarrell)译成英文出版,得到国际学界广泛重视。
该书为读者介绍了如何从形象语言中选择配色、如何捕捉形象配色的特征、创造该配色的技巧以及要创造该配色形象该使用什么样的色彩等内容。 坐标上的形象可以通过代表性的配色案例来加以表现,所以配色形象坐标能够有效捕捉配色的整体形象。理解了整体形象之后就能够准确表达出相应的形象。可以说本书是把握整体认识、掌握相关技巧的最合适的一部著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被认为是艺术 的一个 重要的时刻,其关注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这本书按时间顺序完整详实地梳理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等各个方面。本书采用了新颖的每十年一章节的结构,读者能够轻松地将作品定位到具体的历史时间轴中,同时也能对作品进行完整的讨论,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 为深刻的理解。与许多介绍文艺复兴艺术史的书籍不同,本书没有强调艺术家的个人传记,而是将焦点集中在具体的作品上,讨论了作品的制作手段、图像的制作场所、赞助人的关注点、以及作品的 观者的期望和反应。本书提供的新观点和新视角将为未来的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奠定基础。
以《白丝带》与《爱》于三年内接连夺下金棕榈奖、欧洲电影奖以及金球奖的奥地利导演哈内克,不仅打破影史纪录,其美学风格、人性刻画、执导功力、视电影为艺术的坚持,皆已让他成为当代十分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
《典藏云冈》是 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云冈石窟全集》的精华本。该书精选云冈石窟 代表性的造像艺术精品编辑成册,附有对其文化历史背景、雕刻艺术手法的深度解析,再现了云冈石窟的艺术精华,同时也代表了云冈石窟研究达到的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