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画牡丹从临摹入手无疑是一种快捷之路,学习前人的经验与方法,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绘画要领,同时也能在不及长的时间里收到的效果。本书是一本写意牡丹教学辅导书,主要介绍写意牡丹的花头、花苞、枝叶的画法。
《荣宝斋画谱(113):写意人物部分(现代篇)》以学术性、普及性和高品位拉近了画家和美术爱好者的距离。专业画家都从出版的《荣宝斋画谱》中来了解名家作品的艺术特色,使其起到了相互交流、了解和学习的作用。
《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获奖作者精品集》汇集了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50位获奖作者的200余幅精品力作,新秀云集,名家荟萃。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出近年来新一代工笔画家的崭新面貌。
书画既与佛教有着这般的因缘,历代书画家所创作的带有禅意的作品,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颐富先生近年搜求历代禅意书画,并邀同好者共辑一册,其慧心可鉴。《古今禅意书画集珍》计为一百四十余幅,远自明人,近到当代,或为名家,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释氏,所作皆与佛教有涉。
《历代名家册页:陈洪绶》收集了明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陈洪绶的人物、花鸟、山水部分册页精品,以工笔、兼工代写的绘画形式表现。“花鸟山水,无不精绝,尤长人物”,与北方的崔子忠齐名,被称为“南陈北崔”,其画风清润高古。
杨耀忠,从学生时代起就拜师上海著名画家房介复、乔木先生,并积极研学虚谷、任伯年、新罗山人画风,专攻花鸟画,作品清雅,明快,融传统画风与现代画风于一体,有较强的现代生活气息。多次在全国、上海等地区的画展中展出并获奖。多次在解放报、文汇报、新闻报、新民晚报、劳动报等报刊发表,花鸟作品被上海教育电视台摄制播放、著有《杨耀忠中国画集》,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系列—《杨耀忠画集》。并被收录于“上海书画家名典”、“上海市现代书画家名录”。《百花百鸟图》收录了杨耀忠四十多年的花鸟画作品,供绘画爱好者赏析。
《工笔重彩画法》是介绍工笔重彩类画法的技法书。书中讲解十分细致,先从鹤的基本习性和特点开始讲解,然后讲解鹤局部画法,包括头、足、羽毛的画法。然后分四到五步讲解创作画法步骤。书中鹤的形象皆源自于作者关岩的写生。《工笔重彩画法》所选作品画风俊美、造型优美、功力深厚。
本集作者刘继卣同志是近三十年中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家之一。他画翎毛走兽,秉承家学,吸收外法,画风新颖,别具一格。
《馆藏精品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共3张)/东方画谱》突破传统意义的画谱、画册形式,以八开折叠的方式,原色、原迹、高清的面貌呈现,整体全面且完整,局部精彩而丰富。“精品馆藏选”囊括了海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的经典中国画藏品,以博物馆为单位,分集推出,以飨读者。
宗夫人武平梅在《画家宗其香传》一书前言中讲到:“每一种事业都有开路先锋。在美术上是徐悲鸿先生提出把西洋绘画的优点融入中国画中。这一思想成为宗其香对如何发展美术事业的执著追求。”在《纪念宗其香》一书编后感中,她进一步说:“徐先生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他为之追求一生。他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对西画的色彩表现能力不断深入研究,再把二者融合起来。他知道这是徐悲鸿先生的奋斗方向,也是对他的要求,所以他创造了很多先人没有的绘画方法。”这些话是对宗其香艺术道路的准确概括。
《张之仁书画选集》里的作品倾注着之仁兄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深热爱之情,也反映了他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宝贵结晶。
《于永茂山水画选》是于永茂的山水画集,教授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于永茂的作品,最明确的是表现了一种理想与追求把虚幻的梦想变为可以身在其中的生活图景,以慰藉当代人苦苦寻觅的焦虑心灵。因此他构造成的水墨图景与乡土家园都被赋予了一层理想化的色彩,更具自然的原生气息:细雨霏霏的南方山区,江水澄明,远山青黛,树木繁茂而绿意盎然,其中掩映着村舍、屋宇……是宁静的、安详的,又是生机盎然、温馨亲切与诗情画意的。
她的山水画,立足于寻回失落的文心,从临摹四王入手,上追沈周、文征明、元四家,也临过五代北宋大家之作,但不是一味模仿,更非纯任主观,向壁虚造,而是致力于两种功夫。一、理论与实践互证,认真研究某些文人画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比如研究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论与其实际造诣的矛盾,从而摆脱浅学者阐释的迷惑与遮蔽,培养了对山水的敏锐感受与精微表现的能力。二、写生与临摹互证,以师造化与师古人互动。像许多20世纪的画家一样,她养成了写生的习惯,善于在写生的概括中,参证古人的创作理念与观察方法,理解画理,删拨大要,经营情境,提炼笔墨。对细部关系的悟入微际,是她的一大优点。潘一见所画的山水,除去临摹而外,无非两种,一种是写生山水,另一种是诗意山水。写生山水,多感悟自然,也有取舍加工,诗意山水则表达理想,
《张之仁书画选集》里的作品倾注着之仁兄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深热爱之情,也反映了他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宝贵结晶。
石涛(1642-约1707)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相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广西全县人。石涛是中国绘画杰出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之一,清初画坛华新罗派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了自己苍郁姿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笔墨。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在技巧上他动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柘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对中国绘画理论的贡献是他的以禅说画的《苦瓜和尚画语录》,这是他长期绘画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其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堪称我国绘画美学史上一部极具理论个性和创见精神的经典之作。是集所刊20页山水作品均为博物馆收藏,这些作品
关于书画鉴定,它和任何一门学问一样,只有打好坚实的材料基础,才能盖出美轮美奂的建筑来。近几年来,《怎样鉴定书画》作者张珩在从事传世书画的著录工作,估计将收重要作品六千件。此外还一部约收两万件的存目和书画家及收藏家的印谱。将这些形象及文字资料印出来后,除了可为传世书画作一个较全面的记录,为美术史提供资料外,还能将可以说明鉴定问题的实例罗列出来。倘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出它的规律,当能对书画鉴定有所帮助。
明治花鸟画在现代东方艺术的土地上,是一束珍贵的花朵。它除了提供我们理解现代日本艺术发展的历程,也能帮助我们在追寻自己民族艺术的创新征途中,发挥了借鉴的作用。《画好国画:明治花鸟画》选的画,多数是明治二十年(1887前)前后的各家代表作品,而这些被选进画册中的作品,都是日本天皇宫中的精藏,一直到最近才移交给东京国立博物馆代为保管,由此可知道这批花鸟画在日本艺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