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山擅长工笔花鸟,功力深厚,画风独特,观其作如临其境。作品中鹅鸭、雀鸽、蜂蝶、竹菊、荷莆、草石等,皆在其笔下生趣,相得益彰。“工笔画” 是相对于“写意画”而言,其重在“工”,“工”即“细致、精巧”之意,所以,一直以来,工笔画就是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完成创作。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国宝在线:一片江南》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远的历史,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热爱“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的中华大地,少年时代就开始在宣纸上学画江南山水,以后有幸在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工作。昌明的时代更使我们这一代有开展学术研究的良好条件。作博士研究生,让我重新梳理过去所学的知识,看了许多古代画论和作品,心静了,怀虚了,气顺了,知识也丰富了,对传统的认识自然得到了升华。
郭传璋早年师从祁井西、李鹤筹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并研习宋元明清诸家绘画及画论,传统功力深厚。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经常深入名山大川,接受大自然特别是黄山的启迪。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画研究丛书:书画同源(黄宾虹)》主要是针对黄宾虹的作品,对其书画艺术中的书画同源的命题的研究。
何家英,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家津帖,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粹:何家英》选入何先生工笔人物画作品五十余幅,供广大美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欣赏借鉴。
该书是由中国画研究院和我社共同编辑出版的一本绘画艺术作品。其内容包括水墨论坛、水墨记忆、水墨视点、水墨人物、水墨新作等。全书共有20余篇文章,近200幅作品。本书图文并貌、内容新颖、艺术性强,是广大美术爱好者的可读之物。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上行者、寿道士等。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花鸟画精品集》收录作品均为任伯年花鸟画中的精品之作,作品涉及各个年代,有的作品我们确实是难得一见。
《中国画技法通解》丛书是普及型的技法读物。每一册,以一个题材为主,解析一种技法,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分成若干个教程,循序渐进,使初学者一步一步地熟悉技法、掌握技法,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更高境界。
书画同源是历来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广受评述的一个观点,主要谈论了书法与绘画的同根性,不仅如此,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性,曾经成为文人画兴起的重要论据。任军伟编著的《书画同源(徐渭)》是“中国画研究丛书”之一。《中国画研究丛书:书画同源(徐渭)》关注的,正是徐渭悲剧人生下书画同源的艺术及其成就。
《名家抉微》丛书,是一套集技法赏析与收藏参考双重功能的美术读物,所录作品均为近现代名家的精品佳作,作品真实可靠。《名作抉微:陈少梅·山水》为该丛书之《陈少梅山水》,较为集中地展示了大师陈少梅在表现山水方面的独门绝技,从中可以探讨技法,更可以领略大家风采。
本书用科学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谈其发现、源流、版别、珍稀,并以一泉一文形式撰搞成篇。
本社曾出版了一套《中国画自学丛书》,深受读者欢迎,但自学中国画的朋友们,更渴望我们能提供比较丰富的名家作品作为临习范画。因此,我们经过广泛征集,新编选了这套《花鸟画谱》此套画谱包括梅、兰、竹、菊、木本花卉、草本花卉、虫鱼、蔬果、禽鸟、猛兽、小动物等十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选入了古代,近现代诸名家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100幅,有工笔、小写意和大写意,这些作品有的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功力,有的在新技法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尤其所选的一些古代画家的作品,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品质和高超的笔墨技巧。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基础和条件从中选择临摹学习,我们真诚地希望本套画谱能成为广大花鸟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这本《没骨花鸟技法全解》由吕少英编绘,为“中国画名家技法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没骨花鸟画历史发展综述及经典作品;没骨花卉的笔法与墨法;常见花卉、禽鸟及草虫的画法;没骨花鸟画笔墨技法的画法步骤;作品欣赏。
本社曾出版了一套《中国画自学丛书》,深受读者欢迎,但自学中国画的朋友们,更渴望我们能提供比较丰富的名家作品作为临习范画。因此,我们经过广泛征集,新编选了这套《花鸟画谱》此套画谱包括梅、兰、竹、菊、木本花卉、草本花卉、虫鱼、蔬果、禽鸟、猛兽、小动物等十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选入了古代,近现代诸名家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100幅,有工笔、小写意和大写意,这些作品有的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功力,有的在新技法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尤其所选的一些古代画家的作品,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品质和高超的笔墨技巧。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基础和条件从中选择临摹学习,我们真诚地希望本套画谱能成为广大花鸟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学明》主要内容包括:元霄忆、惠风归咏图、说法图、家山高、江上送别、雅集图、藕风、步月图、今又重阳、故乡细雨、清风、家山高凉亭、小院清风蛙声、放鹤亭南山寻仙图、月夜月下归僧、和风婴戏图、双寿图、儿孙绕膝戏竹马、得财图、绿荫、奇文共赏图等。
画画必须掌握绘画技法,但是,对于技法以外的知识修养恐怕比懂得技法的道理更为重要。其实,技法所透露出来的素养气质何尝不是来自于知识修养。就以这本画册来说,它要告诉读者的就是怎样画人物和人物画怎样画。我以为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而在概念上却是又有区别的。前者是关于画人物的技法问题,后者则是对于表现对象的认识、见解、个人的艺术思想、审美意趣即牵涉到题材范围创作路子的问题。炳鑫老友的作品,在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相当高的功力和造诣。
书画同源是历来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广受评述的一个观点,主要谈论了书法与绘画的同根性,不仅如此,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性,曾经成为文人画兴起的重要论据。任军伟编著的《书画同源(徐渭)》是“中国画研究丛书”之一。《中国画研究丛书:书画同源(徐渭)》关注的,正是徐渭悲剧人生下书画同源的艺术及其成就。
禅是何物?禅与国画又有何干系?《中国画文库:国画与禅》中国画文库中的一本,将告诉读者绘画,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上与参禅相通,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执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