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有一(1916-1985)是20世纪下半叶日本杰出的书法艺术家,被誉为日本战后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井上有一自称 书鬼 ,为书法倾其一生,朝斯夕斯、念兹在兹。他探研着诸多超常规的创作形式,最终开拓出自成一派的书法世界。 他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书法的认知和理解。井上有一不只是书写,更是走向了 写的行为 ,与当时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遥相呼应。但是他的作品并非仅仅停留于艺术表现的方式和技巧,而是呈揭出别具一格的东方大美,深撼人心。他的书法对西方艺术、对中国当代书法,甚至整个当代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贯穿井上有一整个创作生涯的112件经典作品,并按照不同的创作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字形式进行介绍,力图将最为真实的井上有一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进一步深入探究他的精神界域和艺术境地。
1979年 马圈湾汉简 的出土,除了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也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可谓汉代隶书中较为恣纵的 变体 ,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合集)一函三册,精选其中近二百支,分类编排,放大精印,附有释文,以为临习之资。
本书为《书法自学丛帖》中篆隶上、中、下三本的套装,内容包含了自甲骨文到清代吴昌硕以来篆隶书经典作品。本次对三本进行了修订,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前提下更换了质量较差图版,对文字重新审定,相比于老版本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篆隶书学习的读者,我们推出了篆隶的套装本,为读者临摹学习的范本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本书为《书法自学丛帖》中行草上、中、下三本的套装,内容包含了自汉简到明代王铎以来行草书经典作品。本次对三本进行了修订,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前提下更换了质量较差图版,对文字重新审定,尤其是释文的内容及排版做了很大改进,相比于老版本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行草书学习的读者,我们推出了行草的套装本,为读者临摹学习的范本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汉三国卷,共计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一)》《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二)》《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三)》《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汉三国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合辑以古代经典诗词为内容,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历代经典碑帖草书范字集合在2000余幅书法作品中。力求风格统一,行气流畅,章法形式多样,既可直接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又可为其书法创作提供借鉴,集书法与文学价值于一身。 本集为《经典碑帖集字创作蓝本》系列的合辑本,内容分为《菜根谭》、《小窗幽记》、《人间词话》、《文心雕龙》、山水诗、爱国诗、游仙诗、题画诗、书论、画论、小品文、《世说新语》、律诗、绝句、宋词、曲赋短文等文章,分别以行书和草书的形式呈现,为8册的合辑本。本合辑本拟采用较好的纸张印刷,盒套设计成可以手提的形式以方便购买者使用。
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晋至宋元卷,共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一)》《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二)》《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三)》《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晋至宋元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吴湖帆(1894 1968),江苏吴县人,吴大澂嗣孙。工画山水、花卉,亦工行楷书,收藏宏富,精鉴别,善填词。又精鉴定,民国二十三年(1934)、民国三十五年(1946)任故宫博物院审定委员,家中收藏宏富,继承祖父吴大澂、外祖沈韵初及妻潘静淑家藏品外,大力搜罗金石、书画、碑帖,藏有黄公望《剩山图》、吴镇《渔父图》等剧迹。1956年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曾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本书遴选吴湖帆的精品书画扇面80余件,并作释文,对其中的部分込作局部放大编排。
本书为《书法自学丛帖》中正书上、中、下三本的套装,内容包含了自东晋王羲之以来到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经典作品。本次对三本进行了修订,在保留原有作品的前提下,按照年代顺序重新排列,显得更加系统,更换了质量较差图版,对文字重新审定,相比于老版本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楷书学习的读者,我们推出了正书的套装本,为读者临摹学习的范本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本书是 入古出新 当代古玺印风展 的作品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副院长尹海龙老师主编,收录当代50余位艺术家的古玺风格篆刻、书法、印屏,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感受。本书是对当下篆刻界古玺印风格创作的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对篆刻学习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毛泽东同志在近代文学史上是一座值得世人仰望的高峰。本书精选了毛泽东同志在世时公开发表的诗词三十九首,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具有很强的普及意义。《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前身上海书画社于1977年8月刊刻的木版雕刻书,是继木刻雕版《共产党宣言》之后又一本发扬中国特色传统雕版印刷工艺的书籍,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特影印出版该书,具有很高的纪念意义。
嘉树堂为上海著名收藏家陈郁先生的堂号。嘉树堂所藏中国古代善本碑帖,均为名碑精拓、旧拓,流传有序,来历清楚,又多经名家题跋、收藏,为该碑国内顶级拓本,无论在艺术性还是文献价值上均可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公藏单位媲美。此次精选嘉树堂藏品,可以使孤本珍本化身千百,提供给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隋太仆卿元公墓志铭及其妻姬夫人墓志铭,清嘉庆年间出土于陕西咸宁,是与董美人、常丑奴、尉富娘等墓志精品比肩齐名的佳作。武进陆耀遹《金石续编》中称之 文辞雅驯,书法严杰,北宗也。而结体审正,一洗南北朝纤俗之习。世重欧虞书,此为先导矣 。后来各家,也多有 书法缜密、文词华美 , 上收北朝之劲拔、下启李唐之秀整 等美誉。故虽至今尚未知其书者姓名,但仍堪称中国古代碑志书刻菁华中的白眉双璧。
《晚清四大家印谱》为方约(节庵)20世纪50年代编辑吴让之、赵之谦、胡匊邻、吴昌硕四家刻印而成。其中吴让之师慎轩印稿122方、赵之谦苦兼室印賸70方、胡匊邻晚翠亭印辑102方、吴昌硕削觚庐印选102方,且多为四家代表之作。是谱钤盖精良,笔画传神,边款拓墨均匀,字口清晰,为不可多得之珍本佳谱。
上海博物馆图书馆是国内重要的碑帖收藏机构之一,其所藏碑帖数量宏富,精品众多,大部分出自戚叔玉、吴湖帆、孙伯渊、徐森玉、李荫轩等名家旧藏。 本书为浙江省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图书馆联合举办 金石书画(第六期) 上海博物馆图书馆藏善本碑帖特展 配套图录,收录先秦至五代81种珍稀善本碑帖,依照刊刻及铸造的时间为序,分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其中刻帖单列。 该书收录碑帖涉及钟鼎款识、碑碣、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帖、杂刻7大门类,囊括篆、隶、楷、行4种书体,其中宋拓本3件、明拓本14件、存世清代初拓本18件。此书高清、完整反映80余种善本碑帖全方位信息,对每种善本的封面、题签、跋尾、藏印、重点书影图像进行高清刊布。同时开篇附有 主编导读 ,书末 图版说明 对每本碑帖的尺寸、装帧、递藏、孤本珍本进行
隋代墓志除了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外,还有着非常高的书法价值。隋代一统南北朝,下启唐代,处在这个过渡时期的书法也有着这时期独特的风貌。由于墓志保存相对完整,字迹清晰,对于书法欣赏与学习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资料。近数十年来,墓志出土日多,以陕西西安地区及河南洛阳地区为大宗,其他如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等地亦均有出土。今自一百五十余种隋代墓志之中精选书法较精者八十种,辑为十册。墓志或以书法风格分类,或以家族分类。所有选用的墓志拓片均为精拓原件拍摄,先为墓志整拓图,次为墓志原大裁剪图,少数志盖特殊者亦排有原大图。旨在为书法爱好者及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书法资料。 本辑汇集了《隋代墓志精粹六:杨纪墓志、杨文愻墓志、杨孝偡墓志、杨素墓志、杨文端墓志、杨矩墓志、杨文思墓志》《隋代墓志精粹
《玉门关 地湾汉简书法(合集)》为 简帛书法大系 新出西北汉简图书。本书一函三册,其中册、第二册为精选玉门关汉简,第三册为精选的地湾汉简。 玉门关汉简是玉门关遗址(亦称 小方盘城 )及周边烽隧发掘出土的汉晋简牍729枚,内容涉及玉门关位置、出入关制度、中原与西域关系、西北边防制度、丝路交通等,可弥补过去敦煌出土汉简的诸多内容,对玉门关址的探索以及两汉玉门关功能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玉门关汉简时间跨度长,书体多样,内容丰富,我们精选了其中书法优美、保存完好的简牍约一百五十支,可作为书法爱好者临习使用。 地湾简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而获得的简牍材料,所见年号集中于公元前81年至公元27年,属昭帝至光武帝始时期内,是肩水候官的各种原始文书档案,记录了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