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畅销二十年的当代书论经典佳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繁体字版)、知识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日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日文版)、台湾典藏出版,常年畅销不衰,已近20多次印刷,创全国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纪录。此次推出的《书法有法》(彩色珍藏版)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自《书法有法》首版以来20年后的珍藏纪念版。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馈赠的经典书品。 这本书是关于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性思考性研究著作。作者用一根书法之 法 作为线索,串联了中国书法中诸多璀璨的珍珠,探秘和研究了诸如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 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 八分书 楷则 ,什么是书法中的 势 , 五字 执笔法 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 屋漏痕 折钗股 意在笔先 等) 究竟何指, 笔法 图解细释,书
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本书为徐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为了考生学习要求而编绘的线描人物写生画稿。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人物线描是其传统优势项目,因其摈拚了光影的表面效果,关注人物的内在结构要素, 因此各大美院将其列为入学考试的推荐项目。全书收入其写生示范作品50余件,分别编选了男女青年和老人的各种站姿、坐姿,并附有步骤讲解和考试要点。该书面向美术入学考试考生和低年级需要进行基础课训练的美术专业学生,内容富有层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一本很好的美术教学范本。
《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一书作者邱振中先生依凭对有关细节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将书写技法放在历史变迁中进行解析,揭示了书法形式构成的种种奥秘,以及汉字书写与生俱来的规定与可能性。本书围绕笔法、章法、结构三个方面展开,构建了相关的形态理论。其中笔法和章法理论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已对书法领域的教学、创作、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字结构研究面对的材料无限复杂,费时尤长,它的完成标志着书法形态学基础部分的完成。作为一部跨越四十年的重要理论著作,《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的出版不仅完整呈现了邱振中关于书法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将为书法领域的创作、教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提供新的众多的可能,有重要学术价值。
《山阴道上》将出版增补版,其缘由有三:一是原著已经问世八年,原本就印敷不多,至今渐罄,读者祗能从网上售书店买二手书,所以出版社也需要考虑再版了。二是原著的黑白图版效果不甚佳,对於看惯了当下高清高仿原图印刷物的读者来说,实在是落後於时代了。书法艺术说到底还是视觉艺术,图像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故此次在图版品质上做了很大的改进。三是时隔八年,原著上编中某些研究札记,如今已扩展成论文了。如《 兰亭序 真迹下落考》成论文《文献中所见的 兰亭序 》;《 临河叙 的“多出”文字是谁写的》成论文《 兰亭序 多出 临河叙 文字及其内容之考察》等等。这些年来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或札记,如《唐人书仪与王羲之尺牍之关系》等论文,《略说 平安帖 》《 大报帖 与 妹至帖 的并案考察》等札记。此外,还收录了一些旧文如《评徐先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书法传统与现代审美》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的书学文章集,本书分为“思想理念“展览评审”“散云论书”“临摹创作”四个部分,凝聚了张旭光先生30多年在书法教学、评审、创作上的成果。张旭光先生倡导“重读经典”,主张“以现代审美意识开掘书法传统的现代洪流,使创作既从传统长河的源头而来,又站在时代潮头之上,既古又新,走向未来”,提出了“到位与味道”“发展新帖学”“激活唐楷”“唤醒大草”等一些重要观点,对当代书法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平实,实用性、指导性、思想性强,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参赛者的重要参考读物。
《集王圣教序碑》这个纪念性的作品,经过复杂而富有戏剧性的演进,逐步蜕变成一个无可争议、可以代表王字书法 成就的经典之一。然而并不像人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集王圣教序碑》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是一件王字的书法名品。这个过程与传为王羲之书迹的另一经典《兰亭序》的遭遇恰恰相反。本书的目标是按照《集王圣教序碑》生成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再现该碑由 经典到书法名典的道路。这会帮助我们正确了解在王羲之经典化的过程中,《集王圣教序碑》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 ——罗丰本书为考古学者罗丰对“行世法书 石刻”《集王圣教序碑》所做的全面考察,梳理了由唐至清人们“以王羲之的名义”推动该碑经典化的历程。他不只关注文字、书法, 考索了碑的形制、花纹、石材,以及碑的物质存在同书法和碑文内容的关系;从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角
《日本书道史》是作者长期于中日两国讲授书法,并从事相关文化研究之成果。全书以30万字篇幅,对日本书法发展历程及相关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配以日本历代著名书家高清作品图80余幅,是追溯中日书法文化渊源,了解日本书法发展嬗变及中日书法交流的重要著作。同时,亦可为于更广阔视野中审视中国书法精神内核、风格流变、未来走向提供参考。
“书法主义文献丛书”研究和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墨与书法的现代发展,是全面记载跨世纪中国书法现代进程的最重要文献,也是中国书法和现代水墨艺术交融的新艺术形态的完整记录。丛书虽以“书法主义文献”命名,但它更多的是将书法置于当代文化和未来开放的角度以及与世界对话的视角,是回顾和展望并置的文化前沿丛书。在对外艺术交流中,对介绍中国现代艺术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传播价值。 本书记载了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与著名书法理论家的重要论文,是世纪最重要的思想交锋汇集。
《魏碑大观》收录了南北朝时期众多名碑、墓志、造像等,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石刻书法艺术。本书内容丰富,是学习魏碑书法的上佳范本。
《赵孟頫诗文全集》,是作者任道斌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他曾于1985年整理了《赵孟頫集》,2009年又辑集部分佚文,更名为《赵孟頫文集》。在此后的14年间主编《赵孟頫书画全集》,期间欣赏了一些过去无缘寓目的海内外博物馆散藏之赵孟頫作品,对这些传世的,散见于地方史志、书画著录和文集笔记中的赵孟頫相关诗文作品做了订讹纠缪,并补充信札及书画题跋二十通,保存旧序,作为此次《赵孟頫全集》的整体内容。全集分十卷,另有外集、续集、补遗、信札、附录等部分,让世人可以分享元代文化名人赵孟頫的艺文,为元代艺术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于右任的书法艺术,大体上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以魏碑为基础,自辟蹊径,在行楷书中开拓自己的新路。中年变法,专攻草书,融会了章草、今草、狂草各体的精髓,参以魏碑的笔意而有刨新,愈到暮年,愈能随意挥洒,皆成佳构,成为晚清以来杰出的书法大家。
本书对古典诗、词和对联中的平仄规律、用韵原则、句式特点、对仗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解析,并以古今书家书法作品为例,呈现了不同的书法创作形式。
本书是笔者研究论书诗过程中产生的对于书法史的感悟札记的集合。论书诗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的书法审美观念、折射书法思潮、透露书坛活动信息,以歌咏书法为主题的诗歌。其中包括纯粹评论书法之诗,亦包括那些虽是歌咏书家和文房四宝,内容却能涉及书法审美思想的诗歌。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既有学术性又兼具普及性、趣味性,为书法史、书法理论及书法批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又对书法学习与书法鉴赏具有指导意义,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书坛打开了另一扇门。
在书法目前,《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前者称为“小爨”后者称为“大爨”。《爨龙颜碑》书法雄强茂美,结体以方整为主,但转折外已使用圆转笔法,而不像《爨宝子碑》那样如矩形的折角,更具有楷书的特征。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推其为“神品第一”“古今楷法第一”“隶楷极则”。二爨书法笔刀道劲,像刀斧击凿而成,是研究我国书法由隶变楷的重要文献。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写和创作经验,分别从多种角度剖析讲解临写技巧。从它们的用笔、结体、点画、横画、撇画、捺画、竖画、折画、章法及大小“二爨”之联系和比较;怎样临摹、欣赏大小“二爨”的一本技法精讲导学教程。较好的再现了作者祖辈留下的清末《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品像较好的三张高清拓片,是书法爱好者的不错范本,能极大的提高书法作者的艺术
颜真卿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体至今仍被当作书法教学的典范。然而,颜真卿的书风似乎并不具有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魅力,古往今来的评论家们,习惯用中正、准确、庄重、严峻、强劲这些词来描述颜真卿的书法,却很少用“优雅”或“美”来形容他的风格。本书从这个角度展开研究,探寻书法风格被赋予的重要的道德意义和政治意义。书中展示了颜真卿不同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借此勾画出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生命轨迹,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为何在北宋的士大夫间备受追捧和赞誉,进而探寻什么是书法风格中的政治以及书法如何被用来陈述政治观点。也可以说本书讲述的是中国文化目前的一段微妙、世故而英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将这种阐释作为达成自己政治意图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