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
    •   ( 2322 条评论 )
    • 薛龙春 /2023-10-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书名取自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 二王之外有书,斯可与论书 ,此话被后人看作 碑学 与 帖学 分庭抗礼的标志性宣言。作者通过对碑学历史反思性的研究,深度梳理了清代 碑学 的脉络、旨趣与实践。 清初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从汉隶到楷书的石刻文字书体(铭石书),被视为古代书法学习的新资源,进入学者、书家等文化精英的视野,甚至成为经典。包世臣、康有为的鼓噪下,用 碑学 来笼统地指称石刻书迹的学习,风气渐盛,并与 帖学 对举。而 碑学 的含义涉及书体的演变,书法观念、趣味的异同等等,长期以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描述代表人物的书法活动,通过揭橥 碑学 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细节,深化了我们将碑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思考。

    • ¥60 ¥120 折扣:5折
    • 中国汉字设计史
    •   ( 1126 条评论 )
    • 陈楠 /2021-08-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从设计学的维度系统讲解中国汉字设计史的专业著作。以汉字设计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脉络开篇,结合设计学、传播学和美学的宏观视角,通过研究与分析,挖掘潜藏于汉字艺术审美与信息传播功能背后的思维与方法。将研究视域扩大到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各种文字形态,将汉字从纯粹的美术学或文字学中独立出来,在 设计学 的维度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与参考。

    • ¥68.2 ¥386 折扣:1.8折
    •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   ( 1332 条评论 )
    • 刘小晴 /2020-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完全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史上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 蒐辑甚博 , 间附己说,亦极典雅 ;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 细加补

    • ¥54 ¥108 折扣:5折
    • 书法有法(彩色20周年纪念版)
    •   ( 1092 条评论 )
    • 孙晓云 /2022-04-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这是一本畅销二十年的当代书论经典佳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繁体字版)、知识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日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日文版)、台湾典藏出版,常年畅销不衰,已近20多次印刷,创全国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纪录。此次推出的《书法有法》(彩色珍藏版)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自《书法有法》首版以来20年后的珍藏纪念版。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馈赠的经典书品。 这本书是关于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究性思考性研究著作。作者用一根书法之 法 作为线索,串联了中国书法中诸多璀璨的珍珠,探秘和研究了诸如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 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 八分书 楷则 ,什么是书法中的 势 , 五字 执笔法 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 屋漏痕 折钗股 意在笔先 等) 究竟何指, 笔法 图解细释,书

    • ¥61.4 ¥128 折扣:4.8折
    •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
    •   ( 944 条评论 )
    • (美)韩文彬 著, 王磊,霍司佳 译 /2024-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主张在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中,对中国摩崖文字开展综合研究。《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 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极具建设性的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宗教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高峰。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国书法史观
    •   ( 416 条评论 )
    • 卢甫圣 /2021-03-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是卢甫圣先生*的书法史著作。不同于其他的同类型作品,本书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史料铺陈和时间梳理,而是着重从三个维度揭示中国书法的独特价值:一,从语意到语境,即从满足于揭示书法的抽象意义拓展为关注书法发展的语境,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阐发书法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二,从视野到视角,即不同于宏观地铺陈、告诉读者能够看到那些人和作品,更注重于揭示观察这些对象的视角与立场,具体的语境和视角将会带来对对象乃至整个书法史不同的解读。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通过基于具体语境,带有特定方法与视角的观察,可以捕捉在客观的历史资料背后,不同时期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问题和个人禀赋,所作出的流动、变化的、既体现规律又充满个性的精神性解读。全书分八个章节,十余万字,精选配图三百余张,涉及作品兼顾代表性与偶

    • ¥69 ¥138 折扣:5折
    •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宣和书谱 宣和画谱
    •   ( 83 条评论 )
    • [宋]佚名 撰;林宗毛 点校;曹旭 审定 /202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宣和书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编纂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大型著录文献,主要收录魏晋至赵宋书家一百九十七人,书帖一千三百四十四幅。《宣和书谱》于书法各体都作叙论,叙述其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叙论之后,以世代为序,系以历代书家小传及其代表作品。该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更使得此书在体制上似一部魏晋至赵宋间书家的通史。通过这部 通史 ,魏晋至赵宋间书家的因袭传承、书迹的流播演变、书风的时代迁移,后人都能一览无遗。因此,《宣和书谱》无论是对于研究我国北宋及其以前的书法发展和书帖流传,还是对于研究我国书法专科著录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宣和画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编纂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大型著录文献,主要收录上自魏晋,下至北宋的画家二百三十一人,绘画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宣

    • ¥79 ¥158 折扣:5折
    • 订正六书通
    •   ( 20 条评论 )
    • (明)闵齐伋 辑 ,(清) 毕弘述 篆订 /2024-12-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订正六书通》,原名《六书通》,明末闵齐伋撰,后经毕弘述撰定付梓印行,因以 订正 冠诸原书前,易名《订正六书通》,大致仿《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部分,编次《说文》,而以篆文别体之字类从于下,是一本保存字体、研究汉字字体演变及书法篆刻的工具书,是古文字研究和书法学习的重要资料。此书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字的不同形体,尤其是此书引用的古器物和秦汉印章,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古体字,能够为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订正六书通》行世后,毕弘述之孙毕星海在嘉庆年间又广收博采,成《六书通摭遗》,补充了前代字书﹑器物以及当时人的研究成果,成为《订正六书通》的有益补充,使《六书通》得以完璧。本书包括《六书通》和《六书通摭遗》。我社曾于1981年以清光绪六年(1878年)刻本为底本影印出版,此后

    • ¥84 ¥168 折扣:5折
    •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稿
    •   ( 100 条评论 )
    • 姜寿田 /2023-09-30/ 上海书画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是在《中国书法史绎 本体卷》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本书试图在魏晋南北朝宏阔的文化历史与哲学审美背景下来探究阐释魏晋南北书法的递嬗与深层结构及本体化建构。由于其间充斥着复杂的非单一化的书法本体与形上情神纠葛与勾连,从而显示出魏晋南北朝书法历史的内在复杂性与多元性。 本著试图在书法史写作建构中,实现一种由述史考据到艺术史的转变,力证述史考据并不是书史写作的唯一方式。书法史作为现代人文学科,应是开放多元的,并且应该是在整合多元学科的基础上,饶具现代学术活力的人文学料。当然,从学科归类上,它应属于艺术史,而不应该是一般历史学的附庸。应该承认,关于这一点,在当代书法学术界并不是自明的。

    • ¥61.4 ¥128 折扣:4.8折
    • 玩印探情——文人篆刻艺术史文集
    •   ( 231 条评论 )
    • 黄惇 /2024-02-2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篆刻艺术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和艺术价值。 元代的文人篆刻艺术,长期以来是篆刻艺术史研究的空白。作者以元初赵孟頫、吾丘衍为基点,将文人篆刻艺术的自觉时代从明中期的旧说向前推进了二百年;勾勒了从元末到明嘉靖年间文人篆刻发展史实的线索,并利用新发现的文物,突破了以往关于文彭篆刻研究的局限。作者还以艺术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徽籍印人的社会属性、地位变化、经济来源和生存方式,探讨他们中的职业印人如何接受文人篆刻的艺术审美,逐渐融入文人篆刻家中,并成为晚明文人篆刻史上的重要力量。在清代的讨论中,突出了 印从书出 印外求印 两论对晚清诸家篆刻创作的影响,体现了作者论从史出、史从论入的治学方法。 近现代篆刻艺术是古代文人篆刻艺术的承续和转型。文集还收录了关于齐白石、黄宾虹

    • ¥84 ¥168 折扣:5折
    • 邓散木书艺集粹(全六册) (央视《读书》推荐)
    •   ( 169 条评论 )
    • 邓散木 /2020-11-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邓散木书艺集粹》集合了邓散木先生6本经典书艺著作,包括了书法、篆刻的理论和技法,以 《书法学习》《草书写法》《邓散木教你写硬笔楷书》《邓散木教你写硬笔行草》《说文解字部首校释》《篆刻学》 的逻辑排序,统一设计风格,查错修图,集合成套编辑出版。无论是对书法篆刻的专业学习者或是爱好者都是一份的学习资料。

    • ¥75.8 ¥158 折扣:4.8折
    • 中国简帛书体研究
    •   ( 33 条评论 )
    • 陈松长 /2024-01-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中国简帛书体研究》:简帛作为近些年出土文献的重中之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简帛不仅改写了中国的文献史、思想史,也对书法史的认识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书体的历代流变上弥补了很多缺失的链条。同时,正如碑学对于清代书法的冲击一样,简帛书法也正成为新一代书法的取法对象。本书从书法史研究的角度,对已出土或已出版的简帛文字材料予以条分缕析,并借助其进行书体分析和个案研究,展示和描述了从战国到魏晋时期简帛书体的演变轨迹与具体特征,以期给学术界和书法界提供生动翔实的简帛书体分类资料,推动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 ¥57.6 ¥128 折扣:4.5折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 23 条评论 )
    • 大江 编著 /2024-08-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关系的理论专著。 书画同源 即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最重要的论题之一,广为人知,深入人心。由于中国书法对中国绘画特色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自古以来,这一论题一直不断受到书法家、画家、书画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相关资料极为丰富,但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有学者对这一论题做过广泛的资料搜集、梳理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该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内涵博大精深,与此相关资料的梳理和研究是该书的另一大重点。经精心选择,该书共收录古今著名画家、书家、学者400余人900余条相关语录,并对其中精义以 辨析 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阐发。 辨析 结合绘画史实,不作空谈、玄谈。47幅图例与文字说明使该著的重要论点更为鲜明。该著论题涉及中

    • ¥59 ¥118 折扣:5折
    • 刘熙载:书概
    •   ( 18 条评论 )
    • 徐利明 /2022-04-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刘熙载:书概》是为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 其一,《书概》是《艺概》的一部分,汇集了刘熙载一生中关于书法艺术的卓见确论。《书概》共计收录246 条论书札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本书从著者介绍、版本源流考述、正文注释、白话文翻译、书学思想评述等方面作立体的研究。尤其是版本源流考述,要求注评者尽力查考、明辨其源流与优劣,并在注释时,随正文附校勘记,对其各版本间的异同作出真伪、优劣之评议,并提出自己的明确判断。

    • ¥71 ¥148 折扣:4.8折
    • 为艺术战:书法高考优秀考生作品评析
    •   ( 533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当今书法高考培训教师及考生专业水平逐年提升,各院校招生要求不断更新,考生竞争愈发激烈。为此,我社根据书法高考真题整理了35所院校(含各省统考)的38份考试模拟试题,出版《为艺术战 书法高考优秀考生作品评析》一书。本书包含了在历年书法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69位考生作品,其中有近40人曾获得各院校状元,另邀请38位名师示范并对考题进行解析,书后附《2020年全国高校书法招生情况汇总表》,详细统计了2020年100余所招收书法专业的高校招生情况。本书比较全面的展现了当今书法高考的现状,为高考考生提供了指导方向,同时对研究当下书法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料。

    • ¥75 ¥150 折扣:5折
    • 清华简字迹研究
    •   ( 46 条评论 )
    • 李松儒 /2024-01-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清华简字迹研究》:清华简的公布,丰富了我们对战国简尤其是古书简的认识。本书即是利用现代笔迹学原理,以清华简的抄写者为中心,对清华简一至七册各篇字迹进行分类研究。对清华简字迹特征的分析主要从竹简形制、概貌特征、运笔特征、文字写法及用法、篇题、标识符号、竹简的校补、编联等方面进行。通过对竹简形制及编联的研究,可以考察当时古书简制作流程及书写制度;利用书手的个人书写特征对简文进行释读、对残文进行复原,可以提高文字释读的准确率;利用文字写法、用字情况分析文本,可以推测简文抄本与底本的关系;利用文字写法的地域特征,可以考察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相互渗透现象;通过对书手数量的分析,可以考察当时社会掌握文字的书手之间的关系,以及专职书手群的相关情况等。

    • ¥80.1 ¥178 折扣:4.5折
    • 战国楚简书风研究(上、下)
    •   ( 7 条评论 )
    • 朱友舟|责编:尹奎友|总主编:陈松长 /2023-06-01/ 山东画报
    • 本书在广泛占有战国楚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书法学、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图像、表格加文字的形式,对楚简书法的笔法系统、结构法则、时代风尚、地域特点和书手的个性风格等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研究,进而阐明楚简书风兴盛的原因及其对秦汉隶书和草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楚地巫、道之风盛行,大篆金文解体加速,促使楚简书法在战国五系文字书法中形成了华藻奇诡、浪漫多姿的独特面貌。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纠正先秦书法局限于铭刻文字而无墨迹的片面认识,同进也将为楚简书法创造性转换提供鲜活的参考范例和学理依据。

    • ¥83.9 ¥218 折扣:3.8折
    •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
    •   ( 49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苏立文 /2022-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 ¥66.2 ¥118 折扣:5.6折
    • 千载书范——周汝昌话兰亭
    •   ( 45 条评论 )
    • 周汝昌 著, 周伦玲 编 /2024-04-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版本流传众多。本书是当代国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关于《兰亭序》帖版本研究文章的集结,显示了他在书学研究尤其王羲之书法研究方面所下的深功。数十年来周汝昌先生费尽心力搜集各种版本的《兰亭序》,十分可观,包括石印、影印、墨拓诸多今已稀见的遗迹,逐字逐画地仔细比较详勘,大致源流脉络、优劣得失,略已清楚在心;而且周先生还专心临写《兰亭序》,以至能够 背临 ,不失其形神笔致。正是花费如此之多的心力,周汝昌先生才在《兰亭序》的研究上独具手眼,自成一家,填补了系统研究《兰亭序》版本的一大空白,对王羲之书法研究和中国书法史的研究都深具价值。本书文笔精练生动,深入浅出,对千年来的《兰亭序》版本流传之谜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条分缕析,丝丝入扣,在存在学术争议的

    • ¥66.2 ¥138 折扣:4.8折
    • 顿还旧观(以王羲之为中心的魏晋尺牍法帖研究)(精)
    •   ( 68 条评论 )
    • 祁小春|责编:罗仕通//杨雨瑶 /2023-10-01/ 浙江人美
    • 本书是关于王羲之尺牍作品之考证的专著,作者是 的王学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祁小春老师。作者从本体研究、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王羲之书法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时代特征等情况,并相应配有大量的王羲之书法作品插图。全书论述充分,引证详实,是一本关于王羲之研究比较有特色的著作。

    • ¥56.7 ¥108 折扣:5.2折
    • 艺舟双楫笺注
    •   ( 51 条评论 )
    • (清) 包世臣著 ; 金丹笺注 /2024-01-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艺舟双楫》是清代学者包世臣最为重要的学术著作,是一部兼文稿、自述、信札、题跋、诗词、传记、答问、笔记、行状、墓表的汇集著作,集中反映了包世臣的文学艺术思想。所谓双楫,是指 文 和 书 二楫。全书共计九卷,分别为论文四卷、论书二卷、附录三卷。特别是其论书部份,曾在晚清书坛产生极大影响,包世臣亦被视为清代碑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艺舟双楫》问世以来,今人排印本有几种,但有校勘记的本子未见,而注释本仅为其书论部分,有 艺舟单橹 之嫌。本书试图集校勘、注释、评析三者为一体,为学术研究和文献研究提供一部校勘严密、评注权威、印刷精美的古籍 善本 ,以为方便读者阅读和研究。本书作为古籍整理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以及重要的艺术批评和学术研究价值。

    • ¥90.2 ¥188 折扣:4.8折
    • 山阴道上 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增补修订版)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正版
    •   ( 68 条评论 )
    • 祁小春 /2017-08-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山阴道上》将出版增补版,其缘由有三:一是原著已经问世八年,原本就印敷不多,至今渐罄,读者祗能从网上售书店买二手书,所以出版社也需要考虑再版了。二是原著的黑白图版效果不甚佳,对於看惯了当下高清高仿原图印刷物的读者来说,实在是落後於时代了。书法艺术说到底还是视觉艺术,图像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故此次在图版品质上做了很大的改进。三是时隔八年,原著上编中某些研究札记,如今已扩展成论文了。如《 兰亭序 真迹下落考》成论文《文献中所见的 兰亭序 》;《 临河叙 的“多出”文字是谁写的》成论文《 兰亭序 多出 临河叙 文字及其内容之考察》等等。这些年来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或札记,如《唐人书仪与王羲之尺牍之关系》等论文,《略说 平安帖 》《 大报帖 与 妹至帖 的并案考察》等札记。此外,还收录了一些旧文如《评徐先

    • ¥50.6 ¥98 折扣:5.2折
    • 永字八法 书法艺术讲义(增订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   ( 7 条评论 )
    • 周汝昌 /2021-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学习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构、风格,而用笔是关键。甚至可以说,学书法就是学用笔——笔法。“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为例,概括总结出的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堪称书法学习的基本法则,也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更是理解“书”之有“法”的必修课。本书即以“永字八法”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了书法学习的方法、书学理论与书法美学。 《永字八法》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书法艺术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阐述了“永字八法”的基本内涵和在书写中的应用,可谓是“答疑解惑”篇。如果说上编是“入门”,那种中编《书道圣经》则是“进阶”——追溯书法的源流,剖析书法美学中的几个关键词,如沉著、劲险、明利、遒媚等等,从更宏观的角度阐释了书法艺术的历史与美学。

    • ¥70.7 ¥126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