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书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2018年重点推出的书法碑帖类图书,近期将陆续面世。全书采用大八开彩色印刷,由名家主编,选本精良、图版清晰、释文严谨、技法非常不错、印装精美。该系列书分为:天卷·真书、地卷·草书、玄卷·隶书、黄卷·篆书、宇卷·行书五个大的序列,每个序列包含多部分卷,其中天卷·真书30卷和玄卷·隶书12卷将早上市。 天卷·真书系列由北碑名家孙伯翔先生主编,后附孙先生名作《怎样写魏碑体》等真书技法和历代集评文章;玄卷·隶书系列由隶书名家有名学者华人德先生主编,附有华先生有名隶书研究文章和技法讲解,以及历代集评文章,方便读者欣赏、学习、临摹。
马泉(瑔),字清源,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清徐县,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为该校首届毕业生;1962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同年在北京画院进修班学习传统人物、山水,两年后在院任专职画家。 马泉先生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秘书长、副会长,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人物画室主任,北京长鸿美术学校校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顾问、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美国世界华人文化联合名誉会长、旧金山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马泉先生擅长中国人物画,尤擅画中国历史故事和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兼能山水、花卉、书法、篆刻,并对中国旧体诗词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马泉先生曾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受邀参加全国省、市级以上画展三百余次并多次获奖;绘画作品曾在美国、法国
石鼓文,在十个状似鼓形的石礅上分刻十首四言叙事韵文,内容记述秦国国君当时游猎之事。其制作年代,经考证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遗物。千余年湮没无闻,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石鼓文自重见天日至今,一直受到文人墨客
《历代名家小楷大观3:王羲之黄庭坚》选择传世善本为蓝本,充分运用现代电脑技术,对古代名家小楷法帖适度放大,传真呈现,使其形体面貌、书法细节淋漓尽致地展放在读者面前。原大呈现读者回归原帖,追学原帖的书法神韵。同时,书中还提供了简繁并陈的释文,编排了具有很强针对性、指导性、可读性的专论文章,为读者营造临习氛围,指点学习路径。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的十月,欧阳修到滁州任知州。知州是古代官名,“知”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欧阳修被派到滁州管理当地的民政。滁州在安徽省东部,距现今安徽省会合肥约有一百四五十公里。欧阳修在滁州做官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但就在这短短两年时间中,他留下了大量讴歌滁州山水的诗文,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便是其中之一。欧阳修为什么要到滁州?滁州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欧阳修为她如此动容?《醉翁亭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欧阳修生平。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来者对书法美的追求有了自觉的性质,在书法中注入了前人没有的艺术因素,但并不总是如通常说的那种不断,更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历来评价书法,时常使用过分抽象的、不确定的词语。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同中国语言习惯中的模糊性有着关连但是也同中国书法的抽象性分不开。再是历来的书法史在谈到某家某派时,偏重师承关系;谈师承是必要的,但有时失于简单化,陷入线性思维的模式。就其现实意义来说,不免束缚创造意识。如何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我们应当做得比古人更好些。我们要把特定书法家的活动看做是社会本质与书法本体的一个
《松雪斋文集/艺文丛刊》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文集,《松雪斋文集/艺文丛刊》收录了赵孟頫记、传、文、制等各类题材文章三百余篇,其中主要依据是传世刊刻的赵孟頫各个版本的文集,此外,点校者又根据流传的各类文献,进行辑佚、搜集、编排工作,辑得新发现赵孟頫文三十余篇。《松雪斋文集/艺文丛刊》以繁体竖排印行,既尊重赵孟頫已有刊定文献的体例,又有新的补充,是研究赵孟頫书画和元代文学基础性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海上书法家周慧珺先生以高超的书法艺术驰誉当今,其书法沉着痛快、凌厉雄迈,有丈夫风气。其草书《千字文》是周先生为数不多的草书巨制,十几年前所做精品,所作延续了她一贯的周氏书风,沉郁痛快,苍厚奇崛。草法谨严,用笔藏露互见,万毫齐力,举重若轻,笔笔到位。今将其重新编辑出版,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
于右任于1 9 4 3 年,以其晚年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草书写文天祥旷世名作《正气歌》全文,一气呵成,文天祥的壮烈情怀、肝胆照人的气节与精神发诸笔端。 于右任书写本书的《千字文》,已步入人书俱老阶段,其书艺已臻至炉火纯青、出神入画的境界。通卷笔力雄豪劲健,沉厚圆融,以中锋浑朴之笔,合理运用折锋、断笔、破毫等多种笔法;其布局结构匠心独运,熔章草、今草古今百家于一炉,大气磅礴,雄奇伟岸,堪称于氏草书代表之作。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又称“米襄阳”“米南宫”。因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遇石称“兄”,因而人称“米癫”。祖籍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宋书法家、画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书画自成一家,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家。米芾传世书法墨迹主要有《苕溪帖》《蜀素帖》等。 米芾对书法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米芾的用笔特点,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
2014年度选题初步确定本丛书为30种,今扩为40种。此次撤销5种,增加15种。 此次提交的15种包括《石鼓文》《泰山刻石》《晋唐五代名家墨迹选》《王羲献之尺牍》《王羲之十七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爨宝子碑》《龙门四品》《郑文公碑》《董美人墓志》《智永真草千字文》《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文徵明西苑诗》《董其昌濬路马湖记》《王铎赠汤若望诗册》。这些碑帖法书也都是中国书法目前的经典作品。 “中国书法经典”已出版10种。本丛书的出版,旨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套具有版本价值的中国书法经典,延伸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书法产品线,打造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书法图书品牌。
《中国历代进士书法》汇集了中国历代进士名家的书法佳作和书法理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有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华。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书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科举考试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促进了书法的普及和发展,因为历代进士的书法特质也反映了历代书法的发展,代表了书法这个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 那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进士们,当别人悲伤和哭泣时,会收敛起自己的得意和笑脸,用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温暖的双手去抚慰那些受折磨和创伤的心灵,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暂时解脱,求得灵魂的真实平静。研究历代进士的书法意义重大。
《荣宝斋书法集字系列丛书》精选历代传世之经典书法碑帖为范本,由历代诗文、联语等内容中挑选优美辞句,辑成对联这种常见的书法形式,以期对书法爱好者由书法临摹到创作的转化提供帮助。《爨龙颜碑爨宝子碑集句》为丛书之一,收录了《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两部碑帖。
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欧阳询,字信本。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米芾书《离骚经》系行楷,原墨迹为纸本册页。凡二十六开,每开二幅,每幅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幅纵三十五点五公分,横三十一点二公分。其书正如册末题跋中所云“昔之评芾书者,曰超迈入神,曰沉着痛快,此册殆兼有其美,余固以端庄流丽目之。石渠宝笈藏米书多矣,无出此右者,即以米书论亦当推为后来居上” 。实属米书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