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书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2018年重点推出的书法碑帖类图书,近期将陆续面世。全书采用大八开彩色印刷,由名家主编,选本精良、图版清晰、释文严谨、技法非常不错、印装精美。该系列书分为:天卷·真书、地卷·草书、玄卷·隶书、黄卷·篆书、宇卷·行书五个大的序列,每个序列包含多部分卷,其中天卷·真书30卷和玄卷·隶书12卷将早上市。 天卷·真书系列由北碑名家孙伯翔先生主编,后附孙先生名作《怎样写魏碑体》等真书技法和历代集评文章;玄卷·隶书系列由隶书名家有名学者华人德先生主编,附有华先生有名隶书研究文章和技法讲解,以及历代集评文章,方便读者欣赏、学习、临摹。
赵之谦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亦是“海上画派”的先驱。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书法上,他 是清代碑学理论的 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 位在正、篆、隶、行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其实赵之谦的行书才是其作品之重心。 本书搜集赵之谦行书小品尺牍近三十帧,俱为其中晚年的精彩之作,其书体均已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浑厚质朴中见飘逸,洒脱自如,色彩浓艳,笔力雄健,其笔上溯秦汉,下开风气,篆隶行融会贯通,将结构之美化臻到了一个 。 的再现了一代大家赵之谦的书法艺术风貌。
1918年,李叔同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出家以后的弘一大师,其各式书法作品众多,或立轴,或横披,或对联;所书内容多与佛教有关,或佛经,或偈句,或佛号。他十分善于用联语书写的方式来达到传弘佛学思想,激励众生长养慈悲之心,明辨为人正道的目的。2018年是弘一大师出家100周年。为纪念这位曾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及佛教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高僧大德,今特从弘一大师众多书法中选出嘉言100联,以表无限景仰之情。这些联语,以人生修养为主题,兼及佛教文化智慧,选自刘质平旧藏弘一大师手书格言联句、《华严集联三百》和弘一大师日常用于结缘的联句。
对二王书法的深入研究是传承书法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二王问题的深入,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帖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单主张从点画的具体形迹上去模仿二王,而且须了解历史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去全面剖析二王书的成因,并由此去探讨二王书风的当代意义。 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如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微观地讲,还包括当时的笔墨工具的制作情况等。《二王书风探微》只是提供了一些参考的信息与资料,对传统的理解不是通过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文中疏陋之处,也请方家予以指导批评。
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联系列之一,精选了历代经典碑帖的字体,集成了经典对联,在集联中兼顾了原来碑帖的艺术风格,保持气息贯通,章法严谨,是书法爱好者、对联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对书法临摹之后的楹联创作提供了方便的临摹范本。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的十月,欧阳修到滁州任知州。知州是古代官名,“知”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欧阳修被派到滁州管理当地的民政。滁州在安徽省东部,距现今安徽省会合肥约有一百四五十公里。欧阳修在滁州做官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但就在这短短两年时间中,他留下了大量讴歌滁州山水的诗文,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便是其中之一。欧阳修为什么要到滁州?滁州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欧阳修为她如此动容?《醉翁亭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欧阳修生平。
叶片红编文的这本《古文观止繁体手抄本》为竖排繁体书写,所选用的《古文观止》由现在活跃在硬笔书坛的能手干晓敏书写,并对其间添加字的点注、文句的白话译文等形式来丰富图书的含量。这本通过书写、阅读、赏析于一身的字帖,真正地开拓了硬笔书法字帖的新风尚。
《大字本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主编以于右任《标准草书·草圣千文》为蓝本,创编了《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把于右任先生确立的69种标准草书代表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形联部首,编写成易学易记、合辙押韵的歌诀,采用印刷体与标准草书集字相互对照的大字本形式编排,并辅之以歌诀释义、书写提示和可供拓展练习用的标准草书例字,内容丰富而实用。为了便于读者检索标准草书例字的来源,书后专门收录了1936年出版的《标准草书·草圣千文》双钩本。《大字本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适宜草书初学者特别是中老年读者临习使用,是广大草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对草书大家也有重要的借鉴、参考和收藏价值。本书由魏秋芳,和平,孟繁荣,张学鹏主编。
《隶书艺术》一书是隶书是孙敏四十余年学书之心得。全书通过总起、发展概述、技法分解、习书要点、欣赏举例和创作示范等几个章节来呈现隶书艺术的精髓。全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精练,适合爱好者学书入门和普通读者欣赏之用。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来者对书法美的追求有了自觉的性质,在书法中注入了前人没有的艺术因素,但并不总是如通常说的那种不断,更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历来评价书法,时常使用过分抽象的、不确定的词语。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同中国语言习惯中的模糊性有着关连但是也同中国书法的抽象性分不开。再是历来的书法史在谈到某家某派时,偏重师承关系;谈师承是必要的,但有时失于简单化,陷入线性思维的模式。就其现实意义来说,不免束缚创造意识。如何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我们应当做得比古人更好些。我们要把特定书法家的活动看做是社会本质与书法本体的一个
『永師真蹟八百本,海東一卷逃劫灰。兒童相見不相識,少小離鄉老大回。』啟功先生於一九八九年四月在日本京都小川家獲觀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蹟本後,在其《千字文說》中作了一段補記:『(此卷所用)蓋敦煌一種薄質硬黃紙,經裝裱見水時即呈此色。其字每逢下筆墨痕濃重處時有墨聚如黍粒,斜映窗光,猶有内亮之色,更可知絕非鉤描之蹟矣』。先生以初唐人臨本作爲參照,證明京都小川家所藏本乃智永真蹟,幷寫下了上述詩句。 智永,生卒年不詳,南朝陳與隋朝間僧人,名法極,會稽人,爲王羲之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後。因與兄孝賓棄家入道,爲吳興(今浙江湖州)永欣寺禪師,人稱『智永禪師』或『永禪師』。智永初從蕭子雲研習書法,後以先祖二王爲宗,長住永欣寺閣樓三十年,閉門習書,發誓『書不成,不下樓』。智永習書三十年
《中国书法艺术通鉴》嵬集了众多经典,仅其风格面貌便是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博大而丰厚。它们的审美内蕴要比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所涵盖的还要宽广,它可以从审美的这一极走向另一极,譬如:既有雄浑也有秀丽,既有空灵也有充盈,既有柔美也有古奥,既有平静也有狂放,既有华丽也有丑拙(此丑不是真丑——是傅山之丑,是怪石之丑),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面对这似乎无所不包的种种审美格调中的件件珍品,你具有足够欣赏它们的审美潜质、知识储备吗? 欣赏是主体与客体在统一的审美和弦上所弹奏出来的美妙之音,若不具有这种潜质,那所发之音,就是不和谐的甚至是乱弹琴。 欣赏亦如一个赏花者,先看到花朵艳美的色彩,而后闻到淡雅的芳香;进而由玫瑰联想到了爱情,由红梅联想到了坚贞,由牡丹联想到了富贵。这种艺术式的通感,即是由形
被唐太宗称之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的虞世南是初唐家之一,他的书法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本书汇集了虞世南传世经典书法多幅,并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法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文徵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荣宝斋书法集字系列丛书》精选历代传世之经典书法碑帖为范本,由历代诗文、联语等内容中挑选优美辞句,辑成对联这种常见的书法形式,以期对书法爱好者由书法临摹到创作的转化提供帮助。《爨龙颜碑爨宝子碑集句》为丛书之一,收录了《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两部碑帖。
于右任1927年前后即着手研究草书,1931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致力于草书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他借用历代草书名家艺术成果的结晶,将历代草书作了系统的整理,并以《千字文》为底本,确定“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条标准,经过反复甄别、筛选,撷取前人的精华,研究了草书结构规律,给形体多变的草书定型归类,于1936年出版了《标准草书草圣千文》,成为书法史上草书发展的一个划时代的成果。并在以后不断修订、充实研究成果,数次修订再版,形成《标准草书》。在研究订定标准草书的数十年中,于右任还总结归纳出汉字简省约定俗成的符号,找出了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令人惊异的对应规律,这应该是于右任对汉字改革所做的贡献。 本书据1948年中华书局修订六版影印,适合书法爱好者研究、学习、临摹。
于右任1927年前后即着手研究草书,1931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致力于草书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他借用历代草书名家艺术成果的结晶,将历代草书作了系统的整理,并以《千字文》为底本,确定“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条标准,经过反复甄别、筛选,撷取前人的精华,研究了草书结构规律,给形体多变的草书定型归类,于1936年出版了《标准草书草圣千文》,成为书法史上草书发展的一个划时代的成果。并在以后不断修订、充实研究成果,数次修订再版,形成《标准草书》。在研究订定标准草书的数十年中,于右任还总结归纳出汉字简省约定俗成的符号,找出了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令人惊异的对应规律,这应该是于右任对汉字改革所做的贡献。 本书据1948年中华书局修订六版影印,适合书法爱好者研究、学习、临摹。
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欧阳询,字信本。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最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