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界泰斗沈鹏先生体系完整的书法讲演集。共收录讲稿十九篇,另有两篇附录。为使作者的语气、神情、课堂氛围跃然纸上,令人有亲聆师授之感,促膝长谈之情,编者尊重其语言特色,尽量保留了漫谈式的表述。 《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从 书学 的概念讲起,讲想象力,讲自我的发现和肯定,讲诗歌与书法,讲书法相对文字内容而独立存在,讲 美 与 丑 ,谈古今、论中西,词锋雄健,汪洋恣肆。
《诗仙归来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稿的鉴定与探析》集中收录了该帖归国前后诸位名家从笔法墨色、纸张成分直至历史考据的鉴定和多位书法评论家关于其艺术价值的探讨文章,以及重要报刊的相关报道。通过此书,既可以了解李白生平交游活动、《王历阳帖》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还可以学习领会各名家对于古帖的鉴定方法和鉴定知识,更可以从《王历阳帖》流传归国中体悟国宝回归的艰辛历程和相关专家学者等人拳拳的报国之情。
《论摄影》是苏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论文集之一;它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桑塔格深入地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由此,谈论摄影亦成为讨论世界的一种方式。《论摄影》初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
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书法,临习传统碑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三千年的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名迹法书、书法精品。文征明(公元一四七○~一五五九年,),初名璧,字征明,以字行,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吴门书派的中心人物。文征明书法[力追右军]、[规模宋元],其行书[仿苏黄米及圣教],达到[可比肩赵文敏]、[神理超妙]的艺术境界。其书非常工稳,具典型的江南书风。如行书《滕王阁序》,点画精到,结构,血脉贯通,笔法稳健,几乎无懈可击。其技法上的完备,足使初学者效法。现将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答陈汝玉书》帖本放大,明显泐损之处略加修正,意在给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收藏、鉴赏、临摹和揣摩研习之佳本。
近代书法大师、草圣于右任先生三十年代初创制与倡导的标准草书是中国近代书法艺术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与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标准草书在海内外书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草字过了格,神仙认不识的草书得以重新展现辉煌绚烂的艺术生命。沈道荣先生整理编辑的这部《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典》出版了。这是广习研究标准草书人士盼望已久的大好事。在此表示庆贺。沈先生用了三年多时间,从大量的于右任书法碑帖资料中和于右任的入室弟子胡公石先生编著的《标准草书字汇》中选定了一万八千余标准草书范字(含少部分非标准草书),编成这部字典得到了屈北大先生、胡熙民先生的认可与支持,这也充分体现了沈先生对标准草书的热爱,对宏扬标准草书事业一片心血的贡献。--中国标准草书学社陈墨石
蜂鸟网是大的中文影像生活门户网站,拥有近500万注册网友。《蜂鸟摄影学院单反摄影宝典》作为蜂鸟网成立12周年的献礼之作,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影友和网友的热捧,获得了读者的一致肯定。作为该书的继续与扩展,本次蜂鸟网再次集结了网站的资源和网站数十位资深网友精湛的作品,共同创作了《蜂鸟摄影学院单反摄影宝典》(第2卷)。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如果说《蜂鸟摄影学院单反摄影宝典》卷让影友迈入了摄影艺术的门槛,那么第2卷将使你真正领略摄影艺术的真髓。摄影诞生175年来,尽管器材和设备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但是其最核心的技术:构图、用光、色彩却始终就没有改变过。也只有完全掌握了这技术,才能让你在摄影创作上得到飞跃。《蜂鸟摄影学院单反摄影宝典》第2卷以构图、用光、色彩作为篇章,15个章节的内容不仅非常详细
本书是一本全面解析NikonD610强大功能、实拍设置技巧及各类拍摄题材实战技法的实用类书籍,将官方手册中没讲清楚的内容以及抽象的功能描述,以实拍测试、精美照片展示、文字详解的形式讲明白、讲清楚。在相机功能及拍摄参数设置方面,本书不仅针对NikonD610相机结构、菜单功能以及光圈、快门速度、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测光模式、对焦模式、拍摄模式等设置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更有详细的菜单操作图示,即使是没有任何摄影基础的初学者也能够根据这样的图示,玩转相机的菜单及功能设置。在镜头与附件方面,本书针对数款适合该相机配套使用的高素质镜头进行了详细点评,同时对常用附件的功能、使用技巧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以便各位读者有选择地购买相关镜头、附件,与NikonD610配合使用拍摄出更漂亮的照片。在实战技术方面,本书以大量精
居延新简, 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破城子遗址。两汉时期, 此地是居延都尉甲渠候官的军事驻地。居延新简的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一些完整的册书和精美的书法作品大都集中在东汉初年的建武年间。《简帛书法大系 居延新简书法》四册,即从居延新简中精选而出。《居延新简书法(一)》遴选了破城子遗址开采的16个探方中的简牍,可一窥当时戍边的情况。我们选取了既具书法特色,又具时代特点的书法精品,可供简牍书法爱好者把玩临摹,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冰雪雕塑艺术是兼具艺术家灵慧与大自然神奇的结晶,她以其独特的质感魅力与表现形式使这一年轻的艺术名扬天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冰雪雕塑艺术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袤的黑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批喜爱并勇于尝试这种艺术的冰雪艺术家。每当寒冬来临,我们的冰雪艺术家在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中,从文化视角审视冰雪资源,在不断探索挖掘其历史渊源、总结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艺术。在他们追求和完成艺术创作的同时,又带动了黑土地的艺术、人文、商业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讲述对冰雪雕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着重介绍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的分类和冰雪雕塑的设计、制作及优秀冰雪雕塑艺术作品的赏析。本书面向高校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
帖以“十七”二字领首,故名。唐太宗好书法,尤重王羲之,得王字三千纸,以丈二为一卷,此其一。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今刻本134行,1160字(内杂楷书4行20字)。帖收王羲之函札27(一作29)通,多为与益州刺史周抚者。传刻拓本甚多,者为明初张正蒙长跋本,为吴宽所藏,曾归张伯英,现藏上海图书馆。又清初姜宸英旧藏王时敏等各家跋本,流入日本。又陶祖光卷装本今藏故宫博物馆。又河南开封博物馆藏有涿州冯氏旧藏宋拓一本。另有文徵明朱释唐人临本、刘铁云跋唐人临本等传。
学习书法要从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规律等基础入手。为了让书法初学者更好、更快地掌握楷书的书写方法,闫锐敏编著的《毛笔楷书入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从基础入手,主要讲解每一个笔画、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并在每一个笔画、偏旁部首的空心字里标注了用笔的方向,用简单对仗的语言总结了楷书书写的结构规律,每一个部分均有例字展示,方便读者更好地领会书写的要领,练就一手漂亮的楷书。《毛笔楷书入门》在内容和形式上非常适合书法初学者、书法老师、书法爱好者和老年大学的学生学习和临摹,是学校、书法培训机构、青少年宫等单位的教材选择。
被誉为“晚清国宝”的西周青铜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曾轰动一时。而这块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有人认为作器者为夨,又称作夨人盘。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时,扬州徐约齐以重金购自歙州程氏,后又归於扬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铸此盘,也有铭文拓本传世。嘉庆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寿时,新任两江总督阿毓宝从扬州盐商购得此盘贡入内府。历经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逊清内务府清查时,发现於养心殿库房。《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