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中册)》是《书法自学丛帖》中的一本,从读者自学篆隶之用,为使自学者有所依循 爱好书法,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缺乏师资指导、选购范本的困难,我们编纂出版了这一套《书法自学丛帖》。 整套《丛帖》由〔正书〕、〔行书〕、〔篆隶〕三大部分组成,但彼此独立,自成体系,读者可按需选备。
本书是复旦文博系沃兴华先生数十年来书法创作、研究的经验之谈,对于书法入门指导,或是传统书法理论学习而言,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作者书法功底深厚,学问亦佳,且极具胆识与魄力,数十年来潜心探寻当代书法的创新之道,故能自成一家。本书主在归纳、分析历代书论,而时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围绕着 书法技法 这一主题展开的各个章节、话题,无不切合实践,故本书的务实性很强。行文贯穿了书法创作整体性和两重性并重的观念:点、线、面,局部与整体,点画的直曲、疾涩,结体的正侧、收放,章法的正形与负形等等 书中十分注意揭示这些存在于书法技法之中的,对立而和谐、相反而相成的内在关系,时有精彩之论。 书名 新论 ,既是相对于旧作而言的,又强调了本书立论的新颖与独到,作者希望通过系统地梳理传统书法技法理论
1979年《马圈湾汉简》的出土,除却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马圈湾汉简》可谓汉代隶书中*为恣纵的 变体 ,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今选其中精佳者分类编排,放大精印,以为临习之资。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始于汉代,从隶书发展而来,是早期的草书。章草字字独立,保留了隶书中波磔的写法,是书体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书法 有重要意义。 郑晓华主编的《章草实用字典》收历代章草字迹,字迹或从墨迹本中选出,或从碑刻中拓下,收录有皇象、赵孟頫、宋克等书家字迹。 本书的编纂,从新的角度入手,在单字方面着重于篆书的常见字,在字例方面突出形体结构的代表性、特色性和普遍性,对文字的初形及发展的特点尽可能作兼互的处理。 本书附有音序、笔画、部首多种索引查检方式,既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 书法工具书,又可作为平面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用各体书法的字库类工具书。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 颜鲁公 。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 颜体 ,其行草作品《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称为 颜书三稿 ,以纸本和刻本形式保留至今。 三稿 的创作背景均不相同,也体现在境遇下颜真卿的书写状态。 本书为我社碑帖名品的又一全新主题 全本实临解密系列。此系列的第四本为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实临解密,作者翁志飞作为中青年书家代表具有较高的临摹创作能力,全书通过一比一实临与原帖比对出版,共计115条,每条后均附有临摹的视频,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以达到实物图书配合视频教学的目的。 本书由前言、单字解析、实临对照、临摹范本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通过文章梳理颜真卿生
《怎样把字写好 汉字书法源流、美学与技巧及其优秀传统》阅读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学生与教师,简明扼要和浅显地阐述了汉字毛笔书法的发展源流、美学与技巧三个方面的优秀传统。美学有书法形质美和韵致美的具体标准;技巧包括坐姿、执笔方法、运笔要点、章法安排、题款印章及范本碑帖与如何选用笔墨纸砚等具体要点。对已有相当书法基础的书者,可选读有关美学章节和今日书坛流行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的探讨,这里的独特见解将让你耳目一新。第七章是专为学习硬笔字的人而写的;第八章是为帮助读者了解书内格律诗的格律要求而写的。
《草书字典》是一部书法艺术工具书,与文字工具书有别,故不合正体之异体字亦加以收录。《草书字典》收录历代法书上起先秦,下迄近代,多以影印件直接剪辑。历代法书、碑帖中的单字原迹大小相差悬殊,为使有限的篇幅能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收辑多有收缩。
本书收录王家葵先生近年来撰写的读碑笔记六十篇。作者以随笔的体裁,对古代碑文及其中提及的事件进行考证和引申,融汇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知识,历史文献、图像材料融为一体。精细的考据和大胆的猜想,言出有据的轶闻掌故,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作者以其博学与睿见,把读者带进引人入胜的碑文乾坤。 作者王家葵先生长期致力于本草文献研究、道教典籍校勘、书法篆刻品藻、金石书画考鉴,擅长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抽丝剥茧、层层寻绎,并加以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阅读本书不仅能增添对书法史的认识与理解,对开阔书法研究视角、补充书法史料、增进书法与其它学科的融通亦能有所助益。
1979年《马圈湾汉简》的出土,除却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马圈湾汉简》可谓汉代隶书中*为恣纵的 变体 ,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今选其中精佳者分类编排,放大精印,以为临习之资。
肩水金关汉简包括了大量的出入关文书和军事屯戍的记载,还有大量涉及当时西北边地政治、经济、文化 交通、民族、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两汉西部边疆的*手资料。从书法艺术上讲,简牍文字跨越数百年,其中包含的各类书体如小篆、古隶、八分、隶草、章草、今草等等,既是我们观摩欣赏的书法艺术珍品,又是书法爱好者临摹传承的范本,还是研究汉字演变和书法史的实物资料。 本社选编了《肩水金关汉简书法》四册,精选可供临写的包含各类书体的肩水金关汉简约三百支,作为 简帛书法大系 的一种,希望对简牍书法爱好者鉴赏临摹有所裨益。 本册为第四册。
1979年《马圈湾汉简》的出土,除却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马圈湾汉简》可谓汉代隶书中*为恣纵的 变体 ,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本。今选其中精佳者分类编排,放大精印,以为临习之资。
历代小楷精粹 魏晋隋唐卷主要收录这一时代著名书家如钟繇、王献之的小楷作品以及唐灵飞经等作品。全书本着拓宽书法史小楷作品范围的目的,虽每种作品只收录代表性数页,但全书涉猎点众多,为读者在小楷的书写与研究中提出更多的可能性与借鉴作用。
《中国书法教程·行书教程》主要内容包括行书概说,行书的源流演变,行书的特点,行书书论辑要,行书名作赏析,行书基本技巧的分析与训练,碑帖临摹,创作初阶。
本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楷书教程》《行书教程》《隶书教程》《篆书教程》《草书教程》《篆刻教程》。目前,图书市场上的同类书基本上是纯学术的研究读物,不接地气。本书结合技法教程阐述理论话题,将各种书体讲解透彻。作者为卢中南、叶培贵、赵宏等著名学者,具有权威性。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楷书教程(中国书法教程)》。
本书包括篆书概说、篆刻源流演变、边款艺术、印纽艺术、印谱的辑集、篆书的识用与书写、篆书需要的器具等十章,涉及篆刻的理论与实践,且配有千余枚高清原大的历代经典印章彩色插图,全面对篆刻的历史、创作和其涵盖的各个方面的元素进行了专业的讲解,是一本值得各个阶段的篆刻学习者阅读的专业读物。
无法改变,无法转移,只能保持静止不动,这就是静物。厨房用具、桌椅、乐器、花卉以及蔬菜这些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东西,都能成为我们画面的主题。对于摄影师来说,摄影不在于看见,更重在发掘。资深的摄影师认为:将生活中看似平凡的静物用非凡的手法表现出来,才真正考验摄影者的功力与修养。这本《静物摄影艺术》,就是教你如何发掘和拍摄静物的摄影指导书。 《静物摄影艺术》详尽地介绍了静物的起源、象征意义以及表达方式,并从摄影技术的角度阐述了静物摄影的技巧、用光与实践等基本法则。更重要的是,本书从静物摄影的题材与影像元素入手,引导读者如何去观察、发掘,并用自己的视觉表达出来。通过解读精彩作品,作者与读者分享了众多美学、心理、视觉表现层面的创作心得,适合各类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参考阅读。
历代小楷精粹 清 民国卷主要收录朱耷、刘墉、翁方纲、吴昌硕、弘一、沙孟海、白蕉等的小楷作品以及这些人在画作中的题跋。全书本着拓宽书法史小楷作品范围的目的,虽每种作品只收录代表性数页,但全书涉猎点众多,为读者在小楷的书写与研究中提出更多的可能性与借鉴作用。
《田英章毛笔楷书字汇》是田英章毛笔楷书字汇。《田英章毛笔楷书字汇》是以繁写、碑写、帖写为主的,专业性字典式的字帖;是一本直观、方便,融临摹与查找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其集字与书写水平在目前的书法图书类均可称出类拔萃。《田英章毛笔楷书字汇》主要由田英章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繁体字抄写编辑而成,约有2500字。在这2500字中,将会出现一些异体字,但是这些异体字都是学书者经常见到和使用的异体字,也就是历代书家们的碑写或帖写,是我们在书法实践中的“惯用字”。
吴昌硕于书、篆刻皆精,对我国篆刻艺术有重大影响,本书是对吴昌硕篆刻艺术的总结,为读者集中展示他的艺术成果。本书收字头近两千个,字体约万枚,每个字头下收吴老各个时期、各种结体的篆书字迹。本书选字丰富、典型,集中展示了吴昌硕篆书艺术的发展源流。 本字典所列字头采用简体字,但字范仍保留书家字迹原貌。附有音序、笔画多种索引查检方式,既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推荐书法工具书,又可作为平面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用书法的字库类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