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 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 ,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本书为当代 书法家崔寒柏撰写的书法随笔文集。崔寒柏幼年习书,经历丰富,兼修文理,畅游中西,历经数十年所学、所览、所思、所悟,形成了深厚独特的书风和鲜明生动的文风。这些书法随笔,立意新颖出奇,表达精准鲜活,题目看似司空见惯,但细读下来,让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恍然有悟,形容妙处,常让人拍案叫 。这些文章是专业的,它们是一位书法实践者数十年思想的灵光乍现;这些文章也是普及的,它们可以让一个不懂书法的人由此踏入书法的门径。
北宋是书法 重要的转折时期,而苏轼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文章将苏轼的书法实践与书学观念放在北宋中晚期的书学环境中进行观察,由苏轼早年学书经历入手,探讨了他书法风格上所受到的影响,并对苏轼书学相关基础问题进行了梳理。文中对几篇流传深广,影响久远的苏轼论书文字着墨尤多,在讨论中力图还原其发言的语境,追索文字间的意旨所在,并由此进一步抉别辨析他与并世诸贤在书学观念上的异同。通过对相关史料与文本的分析,对苏轼“尚意”书风旗手的标签式形象进行了质疑与剖析,认为他在书学观念上较多受到前辈欧阳修、蔡襄的影响,不止并不激进,反而较同时人显得 为传统与保守。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 碑帖”系列之一。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 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刻立,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为楷书大字“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碑阳楷书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二行。此碑结体严谨,笔画斩钉截铁,字法险峻。本书节选《张猛龙碑》,选取曾经孙退谷、伊秉绶等人收藏过的拓本为底本,并从朱翼安藏本、王瓘藏本、崇烈称为“天下 精本”、狄平子批注本等四种拓本中,逐一选字,择优补入,为区别于其他版本,编者谨将本书称之为“选字本”。
《书法空间论》为白砥经典著作。本书以汉字造型观念与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融汇西方形式理念,对书法的空间构成(结字、布白、行气等)及其与作品呈现之关系进行了系统解析,是当代书法空间研究奠基之作,对书法创作及理论研究有重要启示。该著于2005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后学界争相购买, 版后一书难求。现由作者结合近十年创作与研究成果修订,增补了大量资料,提出了 新 完善的观点。
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 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 ,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本书为当代 书法家崔寒柏撰写的书法随笔文集。崔寒柏幼年习书,经历丰富,兼修文理,畅游中西,历经数十年所学、所览、所思、所悟,形成了深厚独特的书风和鲜明生动的文风。这些书法随笔,立意新颖出奇,表达精准鲜活,题目看似司空见惯,但细读下来,让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恍然有悟,形容妙处,常让人拍案叫 。这些文章是专业的,它们是一位书法实践者数十年思想的灵光乍现;这些文章也是普及的,它们可以让一个不懂书法的人由此踏入书法的门径。
本书先总体上讲述颜真卿《勤礼碑》书法艺术特色与临习指要,接着分别讲述颜真卿《勤礼碑》的用笔、结字和章法。其中的用笔部分进一步讲解八种基本笔画的用笔特点,结字部分进一步讲解各种结构类型的结字特点。在此基础上,各部分再分别选取典型例字、字组、字行做精细入微地剖析与示范,通过精细的观察,以精微的图解方式将例字、字组、字行的外在形貌以解码方式转换成细腻的技法信息。在版面处理上,将每个例字或字组、字行的解码分成上下两栏:上栏是主栏,容纳基本形式技法内容的图示与剖析,并有易错提醒、重点提示;下栏为辅栏,放入一些巧妙的技法内容,解释一些必要的技法概念;下栏右侧对接有相应的二维码,可同步扫看示范讲解视频。
《周培纳楷书入门详解版:笔画 结构 实战 控笔训练(全4册)》由周培纳书
《兰亭序》为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被历代后世誉为天下行书。古往今来,众多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无不临写《兰亭序》,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及至唐代,酷爱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命朝中大臣冯承素等人钩摹,令褚遂良、虞世南等书家临写。如今真迹已逝,此三人临摹《兰亭序》流传有绪,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 国运昌,书学盛,临[书圣]字者亦格外增多,为便于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欣赏王羲之等人的法帖。本书为这三件国宝的的放大本,以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品鉴。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书法代表作。 包括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2.书法艺术赏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3.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将书法作品与学艺经历相结合进行梳理。4.书法史论研究成果精华。从书法家的各种著作中选择 重要、 代表性的进行介绍。5.书法家的艺术人生简历。6.书法家的学书方法和对书法发展的看法。7.书法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关其学术、艺术成就的定位。8.有关书法家书法作品的鉴定、收藏和市场买卖情况。
《颜真卿书法字帖大全》是一本颜体书帖合集。主要收集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重要的行、楷书名帖,为大家集中展示了颜体书法的大面貌,便于喜欢颜体的书家对颜体书法的临摹与研究。读者可以从时间发展,看到颜真卿书体的学与变,直观感受颜真卿书法的形成、发展以及艺术魅力。 本书将颜真卿的字帖分为楷书与行书两个大部分,分别理出了颜真卿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碑帖,并对每一个碑帖都进行了简单扼要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明了其创作背景与基本特点,方便大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本书 适合学习与研究颜真卿书法的广大读者作为学习研究资料使用。
趙孟頫在《蘭亭十二.一跋》中說:;日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古人由于交通、通信、印刷等的相對落後,一件書法佳構能真正睹其真容,置諸案頭供臨習的機會并不是人人都有。至如《淳化閣帖》那樣的彙刻帖,也多是『分賜大臣』,到元代趟孟頫時,已是一套難求了。趙孟頫之言,已足見欲得佳碑帖敷行之不易。 現代印刷技術空前發達,其印製法帖逼真之程度,遠過古人雙鈎填墨及彙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與縮小,更可全方位地展現書作的精神風采。這是極方便于書法的學習的。鑒于此,我們選编了一套放大本法帖。首輯、第二輯中包括《大盂鼎銘文》、《散氏盤銘文》、《毛公鼎銘文》、《虢季子白盤銘文》、《張玄墓志》、《崔敬邕墓志》、《張芝冠軍等五帖》、《鍾繇薦季直表》、全旦示表》、《王義之傳本墨迹》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他所撰并书的《刘明仲墨竹赋》楷行兼备,以楷书为主。略带行笔,别具特色。
本书《何绍基通临史晨碑》是将册页《汉史晨奏祀孔子庙碑》高清还原复制,原本为何绍基太史临本,由其孙何维朴题耑、其子何庆涵题跋,本书将何绍基所临史晨碑高清复制本,内页依旧还原原本,保留原本题签题跋等, 能体现出何绍基在书写时博大的力量感和斑驳的历史感,高度还原其书写原貌后可以看出其笔法精细微妙、细节纤毫毕现,读者也 能清晰了解其中用笔的变化和用墨的技巧。本册为放大册,史晨碑为东汉中晚期的代表,偏重于规矩和法度,属于较成熟的作品。 其特点是字型工稳、笔法严格、结构匀称、意态端庄。 后世临碑者,多以史晨碑视为学写隶书的入门范本。本册内容由责编挑选出用笔、用墨较为突出,且特点明显的的字组进行放大,使 加清晰的例字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墨色变化感受名家碑帖带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