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典是在日本东京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近代篆刻字典》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 本字典收集中国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被称为“三堂印谱”之《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中之印影。 本字典共涉篆刻家三百四十余人,收录首字三千三百余字,所收印影约四万五千枚,字后皆注明作者。 本字典印文之序,大致按篆刻家年代之序排列。检字表及索引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本字典所收印影,均按原大剪贴。 书末附《印小人传》,由潘国彦同志编。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沙孟海编著的《印学史》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
篆刻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一门传统艺术,其实篆刻艺术的载体——印章,其最初是作为实用品而存在的,最早使用印章的人可能是做陶器的工匠,他们做好泥坯后习惯性地在上面做个记号。后来,人们之间出于联系的方便,派人互传信函,那个时候的信函是写在竹木筒上的,用绳子连缀起来,写好后卷起承相成一批,为了防止在送信的途中被人私拆偷看,拿一块湿泥放绳结上,然手用一个印按在上面,留下一个印记,这样如果印记被破坏,就表示看信函的内容可能被泄漏了,这个印记叫做封泥。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向广大篆刻爱好者介绍了一系列篆刻入门知识,让读者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演变、流派等常识,提供了新手入门所必需的文字、材料、工具、技法等知识,以历史的脉络去了解各个朝代的印章风格,把明清的篆刻名家一一介绍给读者,并探索他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抄经”或“写经”。本书以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其用笔凝重沉着,结构平稳端正,转折处干净利落,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邓散木著的这本《篆刻学》是《人美文库》 之一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知识性的内容,介绍了 文字的由来,篆书的演变,印章的种类、流派等。下 编为技法性的内容,包括篆体字的书法,印章的章法 、刀法、印石材料的分类以及其他辅材料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