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晓,1934年出生于山东滕州,童年迁居徐州。幼承家训,笃志翰墨。1960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茶学系,留校任教。现为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徐州市艺术馆名誉馆长、浙江省高校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钱江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
印章按内容与使用功能可分为一类是具有凭信功能的印章,以官印、私印及斋馆室名印为代表;另一类是人们表达祈福愿望以及寄托情怀的印章,这类印章被称为闲章。闲章相对于姓名印、斋馆印来讲,不仅印文内容精彩,而且更符合篆刻创作情感与艺术的表现。 战国古玺印中出现的吉语印大约是最早的闲章类型,如“敬事”、 “正行无私”、“千秋万世昌”等,这类印章造型多样,章法灵活。到了汉代,吉语印更是为寻常百姓所接受。人们常常在印面上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也有两面均刻吉语的。内容多为“日利”、“长乐”等,也有像“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等稍长的文句。一般都是为祈求平安吉祥而铸刻的。 自宋以降,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书画鉴藏风气的盛行,开始出现了收藏章与闲章相结合的情形,如米芾的“笔精墨妙”等印,进一步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撰有总序,以明白书之编撰宗旨;有专论,以研究各卷所涉印章的学术、艺术问题;其中部分卷有年表,以提供各卷所收印章、印人、印事的研究素材;有印人传,以提供流派印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材料、著述等资料,以便读者对印人有更多的了解。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册,分为凡例、图版。
赵孟頫,元代书画家,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以行书、楷书*精。其书学宗“二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行书用笔温润圆劲,内含筋骨,流美于外,点画精到细腻,结字严谨简静,体态妍美。赵孟频一生研二王书法,其字既秀美又劲健,用笔结字处处示人以法,是学王行书的好典范。 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词从唐起步,因受唐诗影响,起点就很高,两宋达到高峰,出现很多词人,到全兀明清时期,也出现了元好问、萨都剌、陈维崧、纳兰性德等名家。他们的词语言精妙、寓意深刻、情调健康、意境开阔、脍炙人口,也是学习古代诗词的作品。 中国书法与诗词都属于艺术范畴,二者本质都是美。这二美有其内在联系,诗词的美可以领先自身,可以迁移到书法上来,书法艺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韩愈《石鼓歌》不仅讴歌石鼓字体独特、笔画奇古的艺术价值,而且抒发石鼓不被重视,长期埋没的感叹。设喻贴切,寓意委婉的《石鼓歌》被元代大书家鲜于枢多次书写,表现其对石鼓文及韩愈诗的激赏。 鲜于枢和赵孟頫是元代崇尚魏、晋古法,共倡复古书学主张的代表书家,对后世影响很大。“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俗骨无仙丹”前人对学习魏、晋传统的不易早有论述。先让我们看几则前人对鲜于、赵学习古法的评述。 先看对赵孟頫的评论。 沈尹默曾说: “从赵(孟頫)学王(羲之),是一种不易走通的路……因为赵有习气,笔一沾染便终身摆脱不掉。” 陈子庄说: 一王一羲之一有着古隶的根底,秀丽中有着拙厚之处,……赵一孟頫一专学王字中的秀丽,并推向,因此
按《康熙字典》的部首检字法编纂而成,分列“部首索引”和“检字表”。同部首的字按画数多少先后排列。 全书收入楷书繁体字头六千零五十字,按篆体重文计算约三万四千多字。篆体中分裂小篆、摹印、简文、玺文、金文、甲骨等字体。 本书编写过程中,引用、参照的书籍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印文字征》、《汉印分韵合编》、《简牍帛书字典》、《战国楚简文字编》、《古玺文编》、《古玺汇编》、《古陶字汇》、《古文字类编》、《金文编》、《甲骨文编》、《清人篆隶字汇》、《中国篆刻大字典》等。某些字头,在诸种篆体工具书中未邮的,我们或采用了民间久已流传、约定俗成的习惯写法,或根据“六书”的原则,适当地使用了偏旁部首拼凑组合的办法,将它们收录在书中,并用符号“○”标出,以供参考。
《篆真字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小学)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 者 启功著 出版时间 20210301 I S B N 9787570217564 定价 29.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集王羲之书元曲百首》精选了王羲之行草书为范本,由经典元曲为内容,集成大众常见的书法作品形式。作者于魁荣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主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兼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市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