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人归之春善古文字训诂学,在从事篆刻外,爱好研究石鼓。经数十年之积累,对石鼓文的研究成果颇丰,现汇聚成集。本书记叙石鼓文考释的历史概况、石鼓文拓片的摹录收藏,及杨沂孙、萧退庵等书法家的临习情况,并选载归之春已发表的石鼓文考释论文及近作,结合研究成果,书中有集石鼓文古诗及石鼓文书楹联若干。
篆刻是一种诉诸视觉的造型艺术。它以汉字(主要是篆字)为造型依据,运用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印章这一表现形式来展示构图、线条等种种美感,因而我们通常又称之为“印章艺术”。本着通俗浅近、简明概要的宗旨,将对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体会整理出来,写成了这样一本小册子。这是一本普及教材,主要是为了满足初学篆刻的青年爱好者了解玺印、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
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刻印面重要,边款也不可偏废。手边备一本专门讲授边款刻法的教程无疑会起到增益作用。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篆刻艺术边款创作的实用教材,内容涉及边款流变、边款刀法、边款章法与风格、边款方向及边款语言等各个方面,脉络清晰,图例丰富,特别是对单刀楷书边款的刀法及边款创作技法做了详实的解构,兼具实操性与学理性,对于篆刻爱好者拓宽篆刻审美维度及提高边款创作能力都有积极的帮助。本书内容皆来自作者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可谓实用性与理论性兼具。
作者是上海书法篆刻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数年来潜心书法篆刻,佳作迭出。吴先生还勤于笔耕,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篆刻五十讲》,是吴先生的处女作,初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后数次改版,累计印数超过十几万册。此书前26讲介绍印史,后24讲品析大家,收录示范古印千余方,由习作试刀到独立创作,以雅洁的行文、层层剥笋的手法,引导初学者步入艺术堂奥。兼具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是公认的刻印引路好书之一。目前推出的是作者增订本。
本辞典系介绍中国篆刻史事及篆刻艺术的专业性辞书。全书分辞部、字部及附录三部分,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有关篆刻辞汇的解释和相关资料,以及汉字在历代印作中的不同篆体、章法和刀法。本详词典可供印学研究者、篆刻家、篆刻爱好者使用,亦可为书法、金石学、考古学、文字学以及艺术史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本辞典条部分包括篆刻史事、篆刻术语、篆廖理论、篆廖著作、印章制度、印章类别、篆刻技法、篆刻流派、篆刻家、篆刻材料及用具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部分条目,共收四千七百余条。 本辞典所收篆刻词汇皆以史书、美术论著及笔记杂考等多种原始资料为基础,结合书证、溯源、并吸收现代辞书注释进行释义。 本辞典计收入常用汉字印字约二千字,古玺、汉印及其以下历代印拓约三万余方。 为保持印章的完整性,本部所收印字均
《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以系统的架构、翔实的史料,辨析入里地阐述了篆刻艺术的复兴时代——明清以降的流派时代及其艺术精神,堪称是作者韩天衡、张炜羽数十年学术思想的结晶。 《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主要有以下四点特色: 一、以“推陈出新”的史学观念,建构五百来篆刻流派发展史的框架。 二、以篆刻发展和流派孳变视角遴选篆刻艺术家。 三、体例严谨,脉络梳理清晰,编排主次分明。 四、引入新见资料,体现研究成果。
清代匠作则例已见者约七十种,内容涉及四十余作,是有关建筑、工艺美术及手工业的文献资料。本编按作汇录,各成专辑,除为校勘、标点外,并试分类排比,草拟概述。 此册辑录佛作得976条,门神作得33条,可供研究民间传统雕塑、绘书者作参考之用。
刘铁城(了痕)为中国书协会员,篆刻作品直追秦汉,古朴自然。金石味道浓厚,写意性强。《荣宝斋印谱当代系列:了痕篆刻选》收录了作者近期创作的书法篆刻精品。收录的篆刻作品形式多样,清新自然,耐人寻味。此书为荣宝斋出版社系列书,深受广大书法篆刻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