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特色的艺术传统。岭南地区的书法艺术跟全国一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岭南书史的古代研究多以品评、书论的形式,零散地记录广东书家的墨迹逸闻,不成系统。本书是广东书法史领域的研究著作,作为一部区域书法通史,它论述了岭南由秦汉到当代的书法发展,以时代为序,叙述各书家生平、作品与风格,以综观岭南书法的历史和现状、本质和特性,是岭南书法史研究的部重要专著。
“颜真卿《颜勤礼碑》集字临创”以颜真卿《勤礼碑》为编写范本。此碑能给人一种雄强厚重,气势磅礴之感。其笔势开张,四满方正,宽绰疏朗,却不松散。取法外拓,内含富丽,拙中见美。这些都是该碑帖的神韵所在,也充分展示了颜体的风范。施志伟编著的《颜勤礼碑·集字临创(楷书技法精讲精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所有集字为主体,逐字精讲临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技法要求。二是在技法点拨的同时以图示的方法,辅以各范字笔画的运笔走势轨迹,使书法教学更为直观易懂。本书可作为学校书法教学和书法自学者的教材或字帖。
《徐渭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为“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该系列囊括历史上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徐渭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为作者在多年搜集的徐渭、张瑞图书法作品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笔画目录,拼音目录。使读者对其书法艺术有直观了解,是手边查阅的实用工具,为读者提供临摹创作范本的同时也是书画鉴定、治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徐渭张瑞图行草书法字典》共三个部分,部分为书法字体汇编,第二部分为常用印章,第三部分为艺术年表。
《王茁中山王篆书孝经》为女书法家王茁的精品新作,书中以《孝经》为创作内容,以篆书书写而成。全篇书写流畅、结构严谨、造型丰富、秀气挺拔、结体尖细、到位,用笔熟练精妙、方折劲峭、平稳,字体疏密处理得当,线条圆熟优美。总体气象可谓神满气足,有如奔腾之水顺势而行,视觉上既流美又端凝,始终能吸引欣赏者的目光。
本书收录了黄庭坚的行草作品精华及释文。
马如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委员。
清代碑学巨擘邓石如,是一个被当时人誉为“四体书皆国朝”的书坛人家。其实“”与否,并不值得过份计较。事实上要诸体皆为,也有点勉为其难。但邓石如在清中期以一己之力开宗立派、登高一呼,使书法几千年帖学传统风气为之一变,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与种种可能溢美的“”相比,邓石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书法史上的历止人物,他的努力改变了书法的新航向,这也许是一个更高也更贴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