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1829—1884),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师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别出时俗。其篆隶作品笔锋锐利。表现出来的美妙感觉,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大家墨宝:赵之谦隶书最美的字》便节选了他的隶书,能够让读者从中领略其墨宝的神韵。
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为了配合中小学的毛笔字教学,我们编辑了一套《教学习字帖》。这一本选用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多宝塔碑》中的字作范本,主要通过用笔、结字的分析和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这种书体的书写方法。这套教材也适合于师范学校学生及广大书法爱好者使用。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一张出色的毛笔字,就是一件艺术品,它能焕发出艺术的魅力,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这对于青少年的美育和素质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多作辅导演示,少讲理论知识;对年级较高的学生,则可以辅导与讲解、启发结合进行。此外,还须注意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使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坚持学写。本着[百花齐放]的精神,对于他们所选用的范本,可不作统
我大致制作了这样一根项链: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八分书』『楷则』,什么是书法中的『势』,『五字执笔法』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屋漏痕』『折钗股』『意在笔先』等)究竟何 指,『笔法』图解细释,书写工具、姿势与书法发展的关系,『章草』与书法演变终止的关系,提出『美化』与『隶化』的概念,『完法』『尚法』『变法』『无法』阶段的划分,『帖学』与『碑学』的实质,历目前主要书家书写风格破解,『书画同源』的本意,何谓『文人画』,书法和绘画的分界线,等等。因此,这本书不是教科书,而是『寻』古来书法之『本』的书。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经典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这套欧、颜、柳、赵、苏、黄、唐七体楷书标准习字帖与间架结构习字贴的首编人柳溥庆先生(一九○○--一九七四)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印刷印钞专家,总工程师,一生从事美术印刷钞工作。他利用十多年业余时间,在中国历代书法家书论的基础上,研究又好又快地书写楷书的规律,并将总结出编印出欧、颜、柳三体标准习字贴及柳楷书间架结构习字贴出版。『十年动乱』后,其长女柳伦继承柳老遗愿续编其他多体标准习字帖。这套字贴自一九六二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积累发行数千万册,至今长销不衰,受到书法爱好者与习字者的欢迎。
这是一本通俗、实用,既保持了艺术的高品位,又能使一般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的篆刻学习用书。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讲授系统全面、图文并茂,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委员王志安教授精心编著。全书共十章。书中除了介绍篆刻的基本知识以及篆法、章法和刀法等方面的技法、技巧之外,还先后对数十位篆刻名家的近800方篆刻精品进行赏析或提供临摹。是篆刻初学者与爱好者的指导用书,也可供相关院校学员自学篆刻参考。
《毛笔书法(考级)辅导教程》丛书是根据广大考生和中小学生的学习书法需要,结合考级特点精心编写的。本书从实际出发,在内容编排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书法各级的考核要求,对书法作品的结体规律、章法布局、落款方法以及范字的用笔特点、结字规律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临习指导。 本丛书的范字选自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赵孟頫的《胆巴碑》、《妙严寺记》,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以及汉隶《史晨碑》、《曹全碑》。这些经典的作品最能代表书家、书体的风格,因此它们也是后人择帖的。 《毛笔书法(考级)辅导教程》丛书分为欧阳询楷书《九成宫碑》、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颜真卿楷书《勤礼碑》、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赵孟烦楷书《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二百六十字,是汉代佛经中最短的一部,因其旨意精微且便于持诵而流傅极广。本经有数种译本,而以唐代玄奘所译最焉通行。历代书家书写《心经》者极多,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迹。 溥儒(一八九六—一九六三),字心畲,虢西山居士,清宗室,道光帝曾孙,工诗文书童,为一代名家。溥儒笃信佛教,侍规至孝,此卷《心经》,是为其母刺血而书,清正端庄,是稀世珍品,现藏塞北“故宫博物院”。今将此《心经》墨迹影印出版,书法受好者在抄习监摹的同时,心体会其中蕴含的中莘傅统美德。
《文房四宝小词典》这本书主要分为词目录、正文两大部分,书中按笔划分类,对字词句,作了详细的介绍,内容详细,一目了然,使学生加强去字词的理解,全书逻辑清晰、内容适度易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书家墨场必携》书家墨场挥毫,好写古典诗文。本书选取最脍灸人口的部分古典诗文,按句、联、词、文五部分编排,便于书家临场取用。关于题跋,参见姊妹篇《书画题跋》。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近十年来,汉字的硬笔书写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硬笔书法字帖也越来越受到书法爱好者的喜欢。为了更好地给广大读者提供的硬笔字帖范本,规范和推动硬笔书法的健康发展,我们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联合策划、编辑出版了这套当代硬笔书法名家”中国传统经典名篇系列”丛书。 为使这套硬笔字帖具有更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组织了全国读者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硬笔书法名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广泛的《老子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孝经,礼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朱子语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古文观止》等经典名篇为书写内容。全套钢笔字帖是以楷书为主,部分行楷,每本字帖最后还配有作者创作的不同形制的硬
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毛公鼎铭文》是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要求,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的需要而编辑了《毛公鼎铭文》。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近十年来,汉字的硬笔书写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硬笔书法字帖也越来越受到书法爱好者的喜欢。为了更好地给广大读者提供的硬笔字帖范本,规范和推动硬笔书法的健康发展,我们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联合策划、编辑出版了这套当代硬笔书法名家”中国传统经典名篇系列”丛书。 为使这套硬笔字帖具有更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组织了全国读者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硬笔书法名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广泛的《老子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孝经,礼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朱子语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古文观止》等经典名篇为书写内容。全套钢笔字帖是以楷书为主,部分行楷,每本字帖最后还配有作者创作的不同形制的硬
《孙过庭书谱》包括了南中咏雁(唐)韦承庆、山中(唐)王勃、鹿柴(唐)王维、山居秋暝(其一)(唐)王维、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续座右铭(唐)白居易、秋风引(唐)刘禹锡、八阵图(唐)杜甫、春夜喜雨(节选)(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中秋(唐)杜牧、金谷园(唐)杜牧、与诸子登岘山(其一)(唐)孟浩然……等等。
本字典是在日本东京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近代篆刻字典》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 本字典收集中国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被称为“三堂印谱”之《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中之印影。 本字典共涉篆刻家三百四十余人,收录首字三千三百余字,所收印影约四万五千枚,字后皆注明作者。 本字典印文之序,大致按篆刻家年代之序排列。检字表及索引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本字典所收印影,均按原大剪贴。 书末附《印小人传》,由潘国彦同志编。
作为2014年入学中国美术学院的新生,当你们还未从初入象山——这个中国入选国家最美建筑的大学山水校园的激越中平静下来之时,就将收到来自这个具有八十六年历史的悠长脉络的文化礼物:一支狼毫毛笔,一支兼毫毛笔,一百张左右的元书纸,一瓶“曹素功”墨汁,一册智永《真草千字文》字帖以及相关的辅导材料。 在这样一个数字媒体、网络阅读的时代,这样一份来自你们梦寐以求的学院的馈赠,也许让你新奇,也许你并不为意,因为这个物系列拈连的文化意象:笔、墨、纸、砚,是那般悠远,悠远得有如博物馆和祖辈生活那般飘忽玄深。在你们匆忙而努力的学习生涯中,在你们竭尽全力的文化和专业的双向奔袭中,似乎都没有在意这个物系列。当然,中国书画专业的同学们除外。现在,这个物系列被作为学院见面礼交到你们手上,你们可会萌发些许
本书详尽介绍了柳公权《玄秘塔碑》的笔法、间架结构、章法、落款方法和示意图以及裁纸方法及书法常识等。
关于篆刻技法的问题,众说绘坛。余从事书画、篆刻30多年,刻印一万余方,根据实际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并参考古人的篆刻艺术特点,撰写了些书。窃以为任何技法、任何艺术创作,若生搬硬套都是不合适的,只有用适合于自己的篆刻语言,去进行构思与创作,才能出成果。基于此,这本集子从技法入门,以提高创作水准为要旨,揭开“篆”与“刻”的秘密,抓住简明、扼要、精到之特点,力求使每个篆刻爱好者知其在,又知其所以然,在自觉的审美理念与艺术逻辑的推导下,有一把刀、一块石头就能刻印、创作。并以此为基础,对篆刻艺术的兴趣、爱好、素养、思维诸方面提高到一个相当的层次。有些知识是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所以书中列入了大量篆刻名家的印例,目的是帮助读者去参,去领悟。该书尽力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准则下步步推进,它既有
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祜三年(公元一O五一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公元一一O七年)。世居太原(今属山西省),后迁襄阳(今属湖北省)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初名「黻」,四十一岁后改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传说他从小聪慧,六岁日读律诗百首,七八岁学颜真卿书法,能作大字。十余岁写碑,旁人称赞他有李邕笔意。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一一O四年),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人亦呼为「米颠」。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赏。作诗文不肯剽袭前人语以奇险为工。 米芾平生对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宋史》本传说他"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宣和书谱》说他:"大抵书仿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籀,隶宜官,晚年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谓善书者
唐代把中国农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空前的繁荣,艺苑在盛唐丰腴土壤的培育下万紫千红、硕果累累,其中代表了汉语言艺术的唐诗和代表了汉文字艺术的唐楷,构筑了两座楷模后世的艺术丰碑。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大家。他刚直不阿、忠贞不二的人格之美和一身的凛凛正气奠定了他艺术创造的人性基础。人品和艺品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鹄的,颜真卿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指归和文化索求,树立了文人士大夫的光辉典范。颜真卿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在于:改变了晋以来以二王为代表的典雅流美的书风独步艺林的局面,开创了庄重又不板滞、流畅又不轻佻,厚重雄强、大气磅礴的书艺新境界,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中国书法审美价值和艺术语汇。"颜体",以丰腴刚健、质朴、敦厚的大书风确立了自己在中国书法史上不可
赵孟頫精于儒学、道学、佛学,又善诗、词。工于书、画与治印。在这些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其中,书法成就是最突出的,而在书法中,楷书又是最为人称道的。赵孟頫坚持主张学习传统,以二王书法为宗,形成了温润闲雅、柔秀流畅的面貌。 在赵孟頫传世的诸多楷书中,本书以《胆巴碑》作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他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