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三迹》是“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中的一册,主要收入了日本古代书法家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等人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字形流畅优美,充分显示了书法家所具有的深厚的书法造诣。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作品,不助于人们对古代日本书法的特色有一个了解,同时亦可作为临帖使用。
《书法入门讲座》字贴系列。在本套字贴中编者所体现出的分析方式与量化意识,其实正暗合着我们正在极力提倡的《科学的学习观》时代目标。台湾惠风堂出版社洪能仕兄作为本套入门教材的组织者与倡导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西泠印社准备在大陆推出本套教材,当然也有较为细致的考虑。早在十五年前,拙著就在台湾惠风堂出版。 本书为系列入门讲座之一,编辑的模式和其他讲座相同。到于内容的纲领分成基本笔法部分,特殊表现的笔法、结构的特征,相同的字不同的写法四部分。希望透过分析的方法,相信更能事半功倍,很快找到原碑的菁华,原作者的匠心,否则初学者光是照本宣科临贴,要领较难全盘掌握。
清道人所临之《毛公鼎》大抵与《散氏盘》时间相近,面貌一致。金文拓本字小,难于临摹,平日所见如吴昌硕临本多出于己意,罗振玉篆法谨严。李氏临本气韵高古,朴拙中有天趣,现将两种金文临本分别出版,以期对广大金文爱好者有借鉴与研究之益。
《丁立人印钮:石开篆刻》为丁立人先生印钮,石开先生篆刻的组合,两位先生都是当代艺术大家,有很强的影响力。丁立人先生的印钮古朴自然,有上古气息。石开先生的篆刻生动流畅耐人寻味。《丁立人印钮:石开篆刻》的欣赏性、收藏性、艺术性在当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学术性强。
17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曲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秀的著作之一”。 《傅山的世界》就是从傅山入手,去探讨这一时期书法之演变的。所以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本
本书采用授课的形式主要讲述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起源、特点、用途、分类、技法、创作、欣赏等人们生活中用印和刻印常常需要了解的知识,文字通俗易懂,图版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