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三迹》是“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中的一册,主要收入了日本古代书法家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等人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字形流畅优美,充分显示了书法家所具有的深厚的书法造诣。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作品,不助于人们对古代日本书法的特色有一个了解,同时亦可作为临帖使用。
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继承前人结构规律充实发展而成的。本次编印之新书与原书的主要不同是:一、增加释译。每类满城风雨则之后增加了百字以内的白话释译。释译包括解释该法原意;注明选 错、写错之例字,对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及读音;指出和改正黄氏错讹,增加了各类字的书写指导。二、增加了大楷例字。为提高本书的临摹功能,增加了由书法家房弘毅书写的欧体大楷例字。字径为七厘米,以反白印刷,呈显碑拓效果。三、增加欧阳询例字。在保留黄氏原有例字的同时,还增加了从区阳询书法中选取的例字,便于读者临摹、参考。在集字时,尽量选用欧阳询楷书,缺字者以相近之字替代,或以其他古人楷书补充
书法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源远流长。 我国历史上书法家灿若群星,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流传千古。 小楷作为楷书的一种,始于汉末三国魏晋之际。在印刷文字还不方便的时代,通行的正式郑重文书都需要以小楷书写。自隋唐以来,直至清代,都把小楷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若不及格必将名落孙山,因而,小楷书法自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于小楷通行年代已久,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长于小楷的书法名家,以及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小楷作品,如魏国钟繇书《宣示表》,东晋王羲之书《乐毅论》、《黄庭经》,唐代钟绍京书《灵飞经》,元代赵孟頻书《汲黯传》、《道德经》,以及明代文征明书《真赏斋铭有叙》,王宠书《圣主得贤臣颂》,祝允明书《醉翁亭记》、《前后出师表
本书由书法家卢中南书写,内容选取了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和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显示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卢先生以婉润端庄的欧体楷书书写,书中还附有释文和注释,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和学习。在练字的同时亦可诵读《心经》来修心,感受其理论的博大精深。
《晋唐小楷九种》,此本集二王及世南、褚遂良小楷法书九种,旧题“宋拓越州石氏本”,经铁保、张体信、欧阳辅递藏。翁方纲审定为合越州石氏本与《秘阁续帖》而成,多为文氏《停云馆帖》所祖,《曹娥》、《破邪》尤为妙品。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共四十一开,册高三十三·五厘米,宽十七·五厘米。帖三十三开,帖芯高二十七·七厘米,宽十三·四厘米。
黄宾虹一生嗜古玺成癖,终生致力于古玺印的收集与整理,对近代古玺印的研究贡献巨大。本次出版《黄宾虹集古玺印存》底本由邹涛先生提供,原书四册,内有蓝色版框。横七点五厘米,竖十二点五厘米,书口有『滨虹集印存』或『滨虹集印』字样,其中收录黄宾虹所藏古玺一百四十九枚,多数有黄宾虹手批注释或钮式说明。此次出版,合四册为一册。
吴小如著作顿丰。自一九四五年开始,已发表、出版小说、戏曲及诗词研究著作近二十种。其代表著作有《古典小说漫稿》、《古典诗文述略》、《古啦诗词札丛》、《古文精读举隅》、《读书丛札》、《中国文史工具数据书举要》、《京剧老生流派综说》、《昊小如戏曲文录》、《昊小如讲孟子》,近年出版的还行《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皓首学术随笔--昊小如卷》、《书廊信步》、《莎斋笔记》、《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吴小如手录宋词》、《昊小如录书斋联语》等。
《篆刻自学与欣赏》由“篆刻自学”和“篆刻欣赏”两部分组成。分讲授了篆刻的刀法及书法、章法、边款等技巧。第二部分讲授篆刻艺术的章法美、刀法美、书法美、字法美、时代美、流派美、意境美、款式美、形象美、边款美、钮首美、材料美等十二个方面。是一部受到篆刻界好评的篆刻普及与提高之教材。
历代书法家爱好抄写《般若心经》,如欧阳询、赵孟頫、苏轼、董其昌、邓石如、弘一法师、赵朴初等都曾留下《般若心经》墨宝。本书作者以篆隶书抄写,并附弘一法师说《心经》及《般若心经》历代各种经典译本,具有的艺术和文献价值。
楷书名家欧颜柳赵的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临习学的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和速成捷径。但由于这些经典之作的原著是用毛笔写成的,硬笔书法爱好者难以描摹练习,深得家碑帖的运笔要诀,在此基础上巧用钢笔,惟妙惟肖地临摹了这家的经典之作,每位名家的临摹作品之前还专门撰写了对名家技法要领的独到理解和解析,是硬笔书法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本书对学有所成的书法家,也有重要参考和收藏价值。
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发展到清代乾嘉年间,出现了以丁敬为代表的西泠八家.他们对金石学都有较深的研究,在吸取秦汉印精华的同时,将权量、诏版、镜铭、陶砖、摩崖、石刻等金石文字的丰富营养,溶化在自己的篆刻作品中,一洗过去纤巧婉丽的作风,创立了雄健苍古的浙派风格。二百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印坛。近代中家如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等,无不受共影响。 西泠八家又分前四家和后四家。前四家是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后四家为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关于前四家的篆刻艺术,罗子先生已作过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西泠后四家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此册《竹山堂连句》,系绢本,原为大幅,后改装成册,现为十五开,各开大小稍有出入。楷书,字大二寸许。为颜真卿六十六岁时所书。但亦以伪为迹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宋米友仁鉴定跋,并绍兴连印。元有张氏珍玩。明入朱?晋府收藏,后有王世贞藏印。清初归梁清标,曾刻入秋碧堂帖。嗣经安岐、铁保等递藏。墨缘汇观曾著录。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遒劲雄逸而时时吐姿媚,真蚕头鼠尾得意笔。大较与《家庙》颉顽。而此乃手迹,又当远胜之。〗清安岐《墨缘汇观》:[结字端严,运笔裕如,有天然沉着之气。』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此联句书其大字虽近于《家庙》诸碑之样,而波磔间已用古藤古钗之脚,则是精熟争坐行书而用于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