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典收录首字近三千个,按部首排列,书前有部首索引和检字表,使用者可按笔画检字。本书共收集印影近两万枚,是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三堂印谱》中的印影,全书五百多页,每页按竖行编排,共有六行,在行的上方标着该行所篆刻的字,每个字的印影数量不一,少者一个,多者几十个,如“南”字,有五十一个,字下都注明篆刻者的名字,一个篆刻者可以有一个或好多个同一字的不同字体或样式的印影,一行中如出现另一字,则用圆圈将其圈在内以作标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阅,使用十分方便。 这是一本供初学篆刻者或爱好篆刻的青少年使用的字典,许多有名的篆刻家的印影汇集其中,同一个字有同一个篆刻家的不同风格的字体印影,亦有许多不同篆刻家的印影可供参考。本书64开本,厚薄合适,便于携带,方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诸体皆胜,书家法帖品类众多,本书旨在对历代诸家法帖的甄选,展现名家书艺风貌。本书以行书手卷和尺牍作品为主,综合展现书家不同状态下的书艺造诣。
这本《中国书法百家档案》由孙鹤著,选取中国书法史上一百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以知人论世为指导思想,简明介绍他们的背景与成就,有史有论,溯往论今,翔实生动,深入浅出。《中国书法百家档案》所论百位书家,以时代先后为顺序,一方面体现汉字与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自然进程,另一方面集中展示了这一进程中百位书法大家在中国书法史上继承古法与体变革新的不可替代的衔接作用。固然,千年书法,岂止百家?渊源流变,有主有从而已。
本书是写给非书法专业的普通读者看的。它所讲述的中国书法艺术知识,是每一位使用汉字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在概览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汉字起源和书法源流之后,作者以金文、石刻、墨迹等历代书法杰作为根据,细说中国书法的潮流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师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和书法技巧。讲述均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中,并采取了放眼全球的大文化视角。此外,作者还注意打通专业界限,做到历览经典,贯通古今,细述常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脉络清晰。 本书在版面安排上分为主、偏栏两大部分。主栏以书法史为线索进行理论阐释;偏栏辅益以时代文化背景、相关艺术常识,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天性,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长寿。以长寿为幸福的观念早在商代就有记载。《尚书·洪范》中云,“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五福中以寿为先,寿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之一。在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自然寿命极其短暂,这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因素,给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自古以来期望健康长寿、延长生命就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的途径,成为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是一份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工作学习中较多使用的是硬笔快写字。为了使人们在书写时掌握这些规则和法度,作者特意编写了这本快写技法书。读者只要熟练掌握本书介绍的各种快写技法,主能使自己的快写字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书法实践和研究,博览众长而编写的。本书的特点是浅显易懂,实用性强。技法介绍文字和字例结合,系统详细,讲求规范性和现代性,所有范字均按简体字书写,偏傍部首的符号一改传统草法中一符多用的状况,一符一用,避免错字的产生。为了便于读者检索和临写,还附录了国家新公布的3500个常用字的快写范字。每个范字下面用简繁两体注解,使不识繁体字的读者可以学会识繁写简。
怀素(737-799),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于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有《千字文》、《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韦应物(七三七至七九一),字义博士乐兆杜陵(今西安市》人,宫至苏州刺史,有惠政,人称韦苏州,性行高洁,诗如其人,长于五言,诗风[原于曹刘,参于鲍谢],古澹清幽,闲静简远,是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旗手,后世将其与陶潜并称为陶韦,将其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唐代田园山水诗家(见《唐四家诗集》,有全早苏州集》十卷传世,存诗五百七十首。以其数量而论,仅次于元稹,而超过李商隐,足以班列唐代诗人前八席。白居易尝受其诗风影响并高度赞誉:[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旧唐书·白居易传》惜唐书无传,而今据其夫妇墓志可得补备其行事及家世之阙(参见二○○七年十一月四日《文汇报·学林》)
本书对书法艺术、书法创作及书法流派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当代书法创作流派的格局划分以及划分的学理基点详加说明,重点阐述了当代三个书法创作流派(“古典派”、“现代派”、“学院派”)的历史发展、理论演变,对它们的流派观念定位、流派理论体系(包括创作规范)以及流派理论的前瞻性进行了学理上的考察,性四个方面对各流派作出了反思与评价。本书对研究当代书法的现状及发展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书针对书法书写形式上的一些分类,分为常见和常用到的横式的写法,在书写这些形式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问题,编者汇集了大量的作品来举例和分析,以便帮助书法爱好者能够正确和快速的掌握学习的敲门,早日成功。
本书由名家书写的毛笔楷书字帖,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由名家书写的毛笔楷书字帖,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由名家书写的毛笔楷书字帖,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
祝竹,原名庭顺,号竹斋,一九四二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一九六一年起,先后师从南京艺术学院丁吉甫、罗叔子先生学习篆刻,又受扬州印坛名宿蔡巨川、孙龙父等先生指授。祝竹洽印垂五十年,早岁曾临摹秦漠印千枚,规矩精严而迭宕多姿,至今不少懈怠,论者谓为渐人胜境云。中年以后习绘画,专攻花卉,兼及金石碑版之学,曾点校钱大昕《潜揅堂金石文跋尾》、《潜揅堂金石目录》等占籍。着有《中国篆刻史》、《汉印技法解析》、《祝竹印谱》等。
孙过庭工文辞,擅草书,师法二王,宋代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谱》,孙过庭撰并书于垂拱三年(687),历来被誉为“词翰双绝”: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后人学习草书之上佳范本。本书所刊纸本墨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门记》全名《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结字工整,具有温和、典雅的特色,整篇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如《元史》本传所云。 《仇锷墓志铭》赵孟頫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句号锷撰书的墓志铭。引首为赵孟頫篆书24字。其中原书八字已损缺,后系他人补书。墓志铭全文192行,满行6字,根据对照,尚有部分缺损。全卷高37.2厘米,横千余厘米,卷后有众多名人题跋,现藏于日本京都阳明文库。这件墨迹书于元延祐六年(1320年),当属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赵书妩媚甜润不同。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用友蚊子的文明古国之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名著。演戏书法临摹碑帖是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本书精选有代表性的例字,标注笔顺,以为附页,附于后。希望对临习者有所帮助。
本书原帖范字和基本技法的内容由龙友负责,书家及其作品评介与文本阅读理解的内容由王玉池承担。全书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希望能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传统碑帖的“良师益友”。
本书是练习毛笔书法的工具书。
本书教授读者学写毛笔字。